早上六点半出发,行程915公里,终于在晚上五点半,我到了沈丘高速口。除去中午吃饭时间和去了两次服务区,我差不多开了十个小时。

排队,注册河南的健康码,用了大约半个多小时。赶到锦江之星快捷酒店,又是一刻钟的扫码检查,紧接着就是吃饭,然后做核酸。据说外地人需要在三天之内完成两次核酸检测,不然,健康码就会变成黄码,可能会寸步难行。

核酸检测是在沈丘县医院做的。这是一家二甲医院,核酸检测费用每人24元。唐山的小区都在免费做核酸,即便是去医院里做,也只要3.4元。可能是各地的标准不一样吧。三月份我去襄阳,核酸检测是鼻拭子,每人40元。

这是我第一次来沈丘。感觉这个名字有些怪异,就查询一下。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043年,武王死后,其子成王继位,实行分封制。因武王伐纣时,其叔父、武王的弟弟季毂在牧野之战中立下大功,成王就于公元前1042年将季毂分封于今沈丘北部一带,建立项国,分封级别属于“子”,所以又称为项子国,都城在今沈丘县槐店镇西侧赵古台一带。同年,成王又将周文王的第十子、武王的另一弟弟聃季载分封于今沈丘南部一带,建立沈国,初封时为侯国,周厉王时贬为子国,改称为沈子国,都城在今安徽临泉县城西侧古城子。

公元前643年,项子国被鲁国所灭,从此,项子国不复存在,仅存“项”地名。

公元前506年,沈子国被蔡国所灭。都城改为“沈集”。

隋朝开皇三年(583年),褒信县改置沈州,同时改褒信县为沈丘县,属沈州,治所同在临泉西侧。“沈丘县”一名由此始。

沈丘县的“沈”字,不难理解,就是指过去的沈子国。这个“丘”字,意思为小土包。就像孔子的名字叫作孔丘。是因为孔子生下来的时候相貌比较奇特,脑袋是四旁高中间凹,就像鲁国的丘尼山一样,所以他父亲就把他取名叫做丘。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鲁国的一个将军,他已有九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在当时男尊女卑的情况下,女儿是受歧视的,而叔梁纥仅有一个儿子又是瘸子,所以,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他就和妻子一起多次到曲阜东南的尼丘山求天神另赐一子。后来,果然生下了孔子,叔梁纥认为这是在尼丘山上求来的,就给他取名为孔丘,字仲尼。沈丘地处平原,丘则很少见。这里的丘字,可能是废墟的意思。就像安阳的殷墟那样,表示废弃的意思。

现在的沈丘,可没有半点废墟的感觉。2018年8月1日,河南省政府常务会批准沈丘县退出贫困县。四年过去了,沈丘县有了些现代都市的样子。

信阳回沈丘(我到了周口的沈丘)(1)

信阳回沈丘(我到了周口的沈丘)(2)

信阳回沈丘(我到了周口的沈丘)(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