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中物料有两种计价方式,移动平均价(V)和标准价(S)。使用移动平均价时物料的价格跟随业务的发生而发生变化,而标准价则在一个会计期间中保持不变! 两种方式,哪一种更好呢?各自有什么优缺点呢?

SAP中的物料计价方式 SAP中的物料计价方式(1)

移动平均价优点

1) 物料入库就实现价格的调整,月底无需对差异进行处理: 每一次入库,系统按照"(库存价值 采购订单入库价值) / 总数量"调整物料价格,没有差异需要处理。

2) 仅在例外情况下物料的价格差异才会反映到差异科目:使用V价的物料,在特殊情况下会出现差异,例如当前库存为0,发票金额和订单金额有差异,差异金额计入差异科目。

3) 物料的收发都是实际成本: 通过物料凭证查看到的金额就是实际金额,反映了实际的采购和消耗;如果使用标准价,物料凭证中显示的是标准价金额,要月结后才能看到物料的实际成本。

移动平均价缺点

1) 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时,导致不同产品材料成本不一样: 例如,当期生产A产品消耗了100个材料X,生产B产品也消耗了100个相同的材料X,但是材料X计入A产品的成本和计入B产品的成本可能不一样。

2) 库存不足时发票校验可能形成差异,此差异无法自动分摊: 例如,发票数量为100,当前库存80个,发票差异为100.00,则有20.00的差异不能被库存吸收,计入差异科目;如果让库存全部吸收差异时可能导致价格偏差较大。

3) 发票差异可能导致移动平均价变化很大,从而导致价格失真:如果当前库存很少,发票存在差异,将差异全部调整的物料上的话,可能导致价格波动很大,价格失真。

4) 数据录入错误会导致严重后果:做采购订单时,如果金额错误,对于V价,货物入库时就更改了价格,随后的发料按照错误的价格执行,如果一个星期后发现问题,那纠正起来比较麻烦,因为这段时间内可能又有其他的入库、发料。

5) 不支持负库存管理: 有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启用负库存管理。假设库存为-3,单价为10.00,然后入库4个,单价为15.00。 按照V价计算原理,入库后库存金额为30.00,库存数量为1,这样单价就为30.00。事实上当库存为负数时,SAP不采用这种逻辑处理。当库存为负数,物料的入库按库存价入库(10.00),入库4个进入库存金额是40.00,这样剩余的20.00金额计入差异科目。因此,我们说V价不支持负库存管理,因为在负库存情况下,不按移动平均价计算公式来计算价格,也就是库存大于0才进行移动平均价的计算。

SAP中的物料计价方式 SAP中的物料计价方式(2)

标准价优点

1) 物料价格至少在一个期间内保持稳定: 物料价格不随采购入库或发票录入而发生变化,差异部分计入差异科目,月底统一处理。

2) 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不影响成本核算对象(如生产订单)的成本: 同一物料计入不同产品的单位成本都是一致的,都是标准成本;启用ML功能之后按"全月加权平均"进差异处理。

3) 以标准价格作为标杆实现成本控制:以标准价为参照,分析物料的差异形成原因,以实现成本控制。

标准价缺点

1) 原材料价格差异不能自动调整到期末库存或产成品上: 启用ML功能后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否则需要开发程序对差异进行处理,以实现实际成本核算。但是,通过物料凭证查看到的金额是标准价金额,不能反映入库金额,需要在物料账中去看。

2) 运行ML之后才能得到材料的实际成本: 如果物料消耗到生产类的成本中心,是以标准成本计入制造费用,运行ML之后,差异重估到成本中心,形成制造费用余额,这部分金额需要手工调整。

SAP中的物料计价方式 SAP中的物料计价方式(3)

移动平均价动态变化

移动平均价随着采购业务的发生而动态变化,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不同,也可能导致最终价格的不一样。

SAP中的物料计价方式 SAP中的物料计价方式(4)

上例中有足够的库存量吸收采购发票带来的价格差异,物料消耗成本是正确的实际成本。

SAP中的物料计价方式 SAP中的物料计价方式(5)

上例中收到发票时,库存只有50个,不能全部吸收采购发票差异,属于已经消耗部分应该承担的差异自动计入差异科目,月末需要对差异进行手工调整。一般可以定要好差异分摊逻辑,开发程序进行自动处理。

SAP中的物料计价方式 SAP中的物料计价方式(6)

上例中,让剩余的库存全部吸收采购发票差异,发票差异全部计入库存,但是造成了物料价格偏高,甚至离谱。

标准价差异处理流程

当前国内生产型企业基本都会启用物料分类账(ML)功能,对物料差异进行处理,以实现实际成本核算。ML在会计科目层处理差异,差异调整不会通过生产成本科目,而是根据BOM消耗关系,将原材料差异调整到半成品差异,再将半成品差异调整到产成品差异,最终调整到销售成本。ML激活实际成本组件划分后即可得到产品的实际成本构成。

SAP中的物料计价方式 SAP中的物料计价方式(7)

总结: 以上是移动平均价和标准价的优缺点介绍,那企业在实施SAP时,该如何选择物料的计价策略呢? SAP中半成品和产成品都是S价计价,只是原材料可以选择S价或V价。如果企业原材料种类不多,价格波动大,建议采用S价;如果原材料种类繁多,建议采用V价,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需要注意到是S价定价的物料过多时,会降低物料账(ML)的运行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