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是剧作家曹禺的成名作,代表作。它的发表是中国话剧里程碑式的事件,标志着中国话剧由探索走向成熟。自从发表之后,它就被改变成各种艺术形式,并且节选入高中语文课本,成为学生必读篇目。

沪剧《雷雨》剧照:

雷雨周朴园相认前后的心理变化(话剧雷雨周朴园与侍萍生育二子)(1)

黄梅戏《雷雨》剧照:

雷雨周朴园相认前后的心理变化(话剧雷雨周朴园与侍萍生育二子)(2)

京剧《雷雨》剧照:

雷雨周朴园相认前后的心理变化(话剧雷雨周朴园与侍萍生育二子)(3)

评弹《雷雨》剧照:

雷雨周朴园相认前后的心理变化(话剧雷雨周朴园与侍萍生育二子)(4)

芭蕾舞剧《雷雨》

雷雨周朴园相认前后的心理变化(话剧雷雨周朴园与侍萍生育二子)(5)

话剧《雷雨》

雷雨周朴园相认前后的心理变化(话剧雷雨周朴园与侍萍生育二子)(6)

《雷雨》作者曹禺原名万家宝。

雷雨周朴园相认前后的心理变化(话剧雷雨周朴园与侍萍生育二子)(7)

他出生于天津小白楼万公馆,那是天津市和平区东部的街区,如今是大沽北路与开封道交口处一带。

雷雨周朴园相认前后的心理变化(话剧雷雨周朴园与侍萍生育二子)(8)

曹禺故居

1928年考入南开大学,一年后,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二年级。在清华他潜心钻研戏剧,广泛阅读古希腊悲剧、莎士比亚、契诃夫、易卜生以及奥尼尔的剧作。

在学校里曹禺经常参加学校剧社演出,并且常常男扮女妆。

雷雨周朴园相认前后的心理变化(话剧雷雨周朴园与侍萍生育二子)(9)

1935年,根据莫里哀《吝啬鬼》改编的《财狂》演出剧照,右二为曹禺

《雷雨》完稿,曹禺刚刚23岁。《雷雨》发表震惊了当时戏剧界。清华大学毕业后,他以优异成绩升入研究院,从事戏剧研究。

两年后,25岁的曹禺到天津体验生活创作出话剧《日出》,26岁又创作了《原野》,30岁发表《北京人》,36岁创作了话剧《桥》,1948年又出版了电影剧本《艳阳天》,这些作品使曹禺享誉世界。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雷雨周朴园相认前后的心理变化(话剧雷雨周朴园与侍萍生育二子)(10)

《雷雨》的艺术成就有多高,我们就看一看曹禺随手设计的一个桥段,就可以略知一二了。

阔别30年,周朴园与侍萍相逢已然不识,如果从常理上来说,逻辑上似乎说不通,周朴园和侍萍毕竟曾经朝夕相处,耳鬓厮磨,并且结婚生有二子,即使侍萍韶华已逝风华不再,但是眉眼之间还是留存些许青春记忆,尤其是眼睛,更能持久地保持一个人的相貌特征。周朴园还是应该能够依稀记得侍萍的模样的。

正常情况下,当然不会。剧作家曹禺这个设计,正是他作为天才作家的高明之处。

一是因为在周朴园的意识里侍萍已然去世。

因此,他在家中依然保持着侍萍在世时摆设的用品和生活习惯,向别人昭示他作为上等人温情脉脉不忘旧情的形象,同时也给孩子作出了很好的表率。

再者,侍萍出现在他面确实太过突然,并且毕竟30年杳无音讯。如果周朴园见了一个陌生的下等仆人就往旧情人身上想,那才是真正的不合逻辑呢;并且也与周朴园社会地位、身份不相符合。

雷雨周朴园相认前后的心理变化(话剧雷雨周朴园与侍萍生育二子)(11)

二是因为侍萍外貌的确改变很大。

侍萍外貌改变之大,正是她这么多年遭遇不幸的明证。侍萍被周家扫地出门,嫁过两次,用她自己的话说都是些不体面的人家。侍萍的不幸不仅是物质生活上的,更是精神上的折磨。

初见面时,当周朴园向侍萍打听当年风闻一时的苏州梅小姐和周家大少爷风流韵事时,侍萍是带着自责、内疚的语气说的:未婚生育,那是件很丢人的事情。试想一个年轻的姑娘带着一个病得要死的孩子,那将是怎样的不幸!

侍萍容貌改变得越大,越是让周朴园认不出,越能说明鲁侍萍遭遇越深重,周朴园对侍萍的伤害越深重。苏东坡遭受贬谪内心凄怆,在《江城子》中写道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曹禺先生的创作或许受此启发!

《雷雨》不愧是话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这样一个看似矛盾的桥段设计就蕴藏了丰富的内含,它有助于刻画侍萍悲惨的形象,揭示周朴园道貌岸然、虚伪冷酷的丑恶嘴脸。

雷雨周朴园相认前后的心理变化(话剧雷雨周朴园与侍萍生育二子)(12)

关于写作,曹禺先生曾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叫“眼高手低”。意思是说,读书一定要读有思想、有品位的著作,而写,则要从基础做起,从低处做起。

曹禺先生的话道出了作文的真谛!

应试背景下,作文的重要无庸置疑,它是所有考试科目中分值最大的一道题,分值高达60分,江苏高考甚至高达70分!

但是中小学作文教育的现状怎么样呢?

教作文的语文老师90%以上是写不出一篇像样的作文来,上课时常常随便找一个题目往黑板上一写,收上来,胡乱地打一个分数,很多学生作文口水化、低幼化严重,即使到了高中,作文依然言而无物、言而无序、言而无味俯拾皆是。这样的作文怎么能在选拔性的高考考试中脱颖而出呢!

作文要从娃娃抓起,否则到了高中,学生精力和时间基本上都纠缠在数学、英语学科上,根本没有时间读书。数学是决定一个学生能否考上大学,而语文才是决定一个学生能够考上什么大学的问题。现在大学扩招,早已解决学生能否考上大学的问题,关键是考上什么大学问题。

清华北大的学生毕业之后就能拥有令人羡慕的薪资,普通高校出来的学生不仅工作难找,薪水更是少得可怜。学生之间的差距已经不是数理化了,而是语文,更主要体现在作文上面。

作文指导方面有写作经验和没有写作经验的老师有天壤之别,比如讲细节描写。

我有一次和小说家墨中白聊天,他的《六指猴》曾被命制为高考语文阅读题。墨中白说:

如何描写底层呢?他有一次买油条,扎油条师傅光着上身,皮肤上蒙了一层厚厚的油污和汗渍,找钱时,他拿起一枚硬币往胸前一拍,那枚硬币就粘在皮肤上了。

我把这个例子和学生一讲,学生对于细节的作用和描写的方法立即就掌握了。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套《大师们给孩子的写作课》:

雷雨周朴园相认前后的心理变化(话剧雷雨周朴园与侍萍生育二子)(13)

大师们给孩子的写作课

收录的都是可以称得上大师的文章和写作心得:

雷雨周朴园相认前后的心理变化(话剧雷雨周朴园与侍萍生育二子)(14)

这套《大师们给孩子的写作课》共4册,全书选取了丰子恺、林语堂、叶圣陶、冰心、贾平凹、席慕蓉、汪曾、宗璞、梭罗等国内外44位名家的经典篇目。

这套书除了选文好,易于学生模仿,文后还有方法指导,这个指导不仅是帮助学生领悟作文之法,还可以帮助学生增加鉴赏文章的知识储备,这块知识在中考、高考就是现代文阅读的考点。

雷雨周朴园相认前后的心理变化(话剧雷雨周朴园与侍萍生育二子)(15)

这篇散文好在哪里?后续的名篇赏析可以教孩子怎么组织语言去评价,而不是读完后只感觉这篇文章写的很优美。还教孩子活学活用

雷雨周朴园相认前后的心理变化(话剧雷雨周朴园与侍萍生育二子)(16)

看完名篇,让孩子通过观察,并结合实际生活,就能高效地动笔写起来。

这套教材印制时选取环保纸张,触感细腻且无异味。所用油墨也选取了高级油墨,印制颜色均匀、线条清晰,也不会产生刺鼻气味损害孩子的身体健康

雷雨周朴园相认前后的心理变化(话剧雷雨周朴园与侍萍生育二子)(17)

国学大师季羡林说:“‘作文秘诀’一类的书是靠不住的,要想写好文章,只能从多读多念中来。”这套书原价168,因为平台搞活动,所以商家给了全网最低价,现在只要69元,就可以让孩子接受大师的作文写作指导。

得作文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高考,作文必须从娃娃抓起,需要的请点击下方工具条购买,把大师带回家,辅导孩子写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