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不团结有传统?看这个网红家族,还有英国就懂了

中国自媒体上,有个欧洲最知名的网红家族“哈布斯堡家族”。

对历史知晓一点的知道这是神圣罗马帝国代名词,不知道的估计看的就是皇室绯闻,还有那用女人征服欧洲的花边趣事。

最后吹完牛调侃一句:这个家族是欧洲最大征服者,他们的利器就是联姻。

嗯嗯,这算确有其事,不过却没有道明根源,至于根源吗要看时代背景。

世界史英国(欧洲不团结有传统)(1)

(网红家族哈布斯堡)

话说在哈布斯堡家族最强盛时候,通过联姻和继承,在稳固基本盘奥地利基础上,渐渐控制了德意志和西班牙广袤的领土。

欧洲就那么大,今日德国、奥地利、西班牙和大多数中欧都成哈布斯堡家领土,其他国家咋办?

于是乎,北欧强悍的维京人有点担心,自己会不会成下一个,海峡对岸的英国也在想,这事不好办啊,至于法国,夹在中间更是难受无比!

大家都不舒服,咋办咧?总不能等神圣罗马帝国恢复罗马辉煌后再想办法啊!

世界史英国(欧洲不团结有传统)(2)

(极盛时的哈布斯堡王朝)

战争成了最佳手段!

恰在那时,欧陆宗教改革运动如火如荼进行,天主教面对新教崛起,两帮人争锋相对,斗的难解难分。宗教影响世俗,进而开始爆发冲突,引发了一段新时代开启,也意味着两帮人选边站队群殴。

中欧的神罗在哈布斯堡家族带领下,联合德国天主教邦国,还有不少附庸国组成同盟,对手则是,法国、北欧诸国、英国和俄国和不少德意志新教邦国。

欧洲史上著名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就此爆发。

实事求是说,这场宗教斗争,不过是以宗教为口号,标榜意识形态而进行的世俗战争。

欧陆无数国家,用近800万人的牺牲,换取斗地主的胜利,这被斗的地主就是“哈布斯堡王朝”。

斗争过后,实力绝冠欧洲的哈布斯堡家族扩张趋势减缓,欧洲恢复了均势。

世界史英国(欧洲不团结有传统)(3)

(三十年战争和混乱的欧洲)

均势的出现,是欧洲所有强国共同诉求。

谁如想统一欧洲,就是全欧公敌,必须打压,这也是后续拿破仑和希特勒的命运预演。

由此开始,欧陆形成了一个约定俗成规则,不能有一家独大出现。

这规则一出,就让欧陆成春秋战国时代,各国都弄伐交、伐战,彼此斗斗不休。如果按中国历史进程,参考欧洲史,其实欧洲统一节奏不会比华夏滞后多少,也会在一个强权崛起后归于一统。

至于原因吗也很简单,在民族分野还没鲜明时,统一难度更低,而且统一的意识形态基督教,早在罗马帝国时代就已传遍欧洲,这也是比华夏统一前更具优势的地方。

世界史英国(欧洲不团结有传统)(4)

(海峡护佑英帝国)

可惜,唯一可惜的是,欧洲有个另类国度,那就是英国。

大英帝国发源于英伦三岛。

这英伦三岛和欧陆隔海相望,最短距离不过34公里,就是这34公里的海峡注定了欧陆不能统一。因为统一的欧陆,不符合英国利益,而技术条件有限的年代,孤悬海外的英格兰又能通过强大的海军,深入影响欧洲,自己却不会被入侵。

海峡和海军,给了英国孤立与欧陆之外的底气和诉求,也给了他一个天然身份,那就是欧陆均势调和者,换个说法就是:搅屎棍。

特别是1588年通过海战,彻底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强大起来的英国,野心越发的凸显。

海峡宛如屏障,成就了英国超然的战略地缘地位和专注发展殖民地的可能。

欧陆太平时,他出来搞事,欧陆战乱时,他出来占便宜,这样的故事英国玩了几百年。

世界史英国(欧洲不团结有传统)(5)

(英国的海上霸图)

这一切,在拿破仑战争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公元1789年,伟大的法国大革命爆发,悲催的路易十六,并没有继承祖先荣光,太阳王奠定的王朝成为梦幻,自己也和夫人一起走上断头台!

法国国王走上断头台不可怕,可怕的是,法国资产阶级依旧不消停。

那个时候的他们,认为自己是先进文化,先进制度倡导者,进而升腾起历史使命感,在经济利益,和文化输出感召下,法国人走上了文化输出道路。

启蒙运动的思想光辉,如耀世的太阳,透过中世纪黑幕,配合科技之光,照亮欧洲。

革命之火,在欧洲蔓延,强悍的拿破仑,顺势而出为它加持。

无数君主制国家,面对异端法国瑟瑟发抖,《旧制度与大革命》,告诉我们,废除旧制度,让法国模式传遍欧陆,是当时法国最终诉求。

世界史英国(欧洲不团结有传统)(6)

(法国大革命)

这一切,在拿破仑节节胜利下,几乎就要实现。

可无数欧陆列强,会善罢甘休?远在海外的搅屎棍英国,会心甘情愿?

铁板一块的欧陆,不符合均势规则,也不符合英国利益,但拿破仑会害怕吗?

如此三问,层层递进,但拿破仑的回答很简单,战争!

公元1796年3月,26岁的拿破仑受命成法兰西共和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随后他带领部下们,步步进逼意大利,先战胜奥地利,扫清远征障碍,随后远征意大利大获成功!

拿破仑脚下的意大利,有着腐朽的教堂和贪婪的教士。

这群属于旧时代的人,是必须要打击的对象!他毫不客气的将这群人司法权剥夺,随后宣布取消意大利的关税,促进资产阶级发展,简而言之,他在用自己的方式,改造意大利。

本就摇摇欲坠的神权,在拿破仑面前俯首。

世界史英国(欧洲不团结有传统)(7)

(拿破仑)

一场欧洲无数平民参与的运动开始了。

废除旧制度,开创新时代,那个时候的法国就是欧陆灯塔。灯塔之所以存在,皆因为他能照亮黑暗,而身处黑暗中的各个欧陆国家们,当仁不让的成了拿破仑死敌。

三年后的1799年,通过雾月政变获得法国执政权的拿破仑,顺势又将自己化身成灯塔上的光亮。

他借助法国资产阶级支持,通过不断战争、文化输出,引爆了欧洲变革。

这十年,是拿破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十年,也是法国资本家赚的盆满钵满的十年,更是法国商品风靡欧陆的十年。

军事胜利、经济渗透、文化攻势、外交手腕、政治联姻。

一套组合拳下来,拿破仑离统一欧陆仅一步之遥。

如此局势,无疑让无数皇帝国王心惊胆战,拿破仑要是成功了,他们归于何处?

世界史英国(欧洲不团结有传统)(8)

(拿破仑帝国极盛期)

随法兰西共和国崛起同步而来的是,那不断联合起来对抗法国的同盟。

这群守旧派们,从1793起,用22年时间先后组成七次反法同盟,致力于打压这个能让欧洲统一的另类:法兰西

法兰西和拿破仑差点就成功了,如果没有英国!

那时的法国大军,欧陆无敌手,却难以撼动孤悬海外的英国,还有庞大的英国海军。

一个海峡,一只舰队成了拿破仑的噩梦。

除此之外,英国还有个优势,让法国望尘莫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发优势,让英国生产力极大提高,进而收获了无数金钱。

钱,成了英国的武器,他们在20多年时间内,用近15亿英镑资助反对法国的同盟和反对派,同时英国还亲自下场,用占尽优势的皇家海军,瘫痪了法国的对外贸易。

遥远的北美,他们和法国争锋相对,让法国卖了圣路易斯安娜。

近海的欧陆,他们封锁法国海岸线、港口,彻底切断了法国对外贸易网。

远近夹击下,即便陆军实力不济,英国依旧在削弱法国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失去了财富来源,陷入欧陆联合围攻的法国,拿破仑就算勇武无双,也双拳难敌四手。

最后结局已注定,复辟的法皇败在滑铁卢,成就了宵小威灵顿的威名,也让法国就此一蹶不振。

欧陆最接近统一的时刻,在英国干涉下,失败了。

世界史英国(欧洲不团结有传统)(9)

(被流放的帝王)

不过这不算终点。

随后岁月,欧洲进入《维也纳体系》时代,经历拿破仑战争后的欧洲国家,达成了共识。

旧王朝需要维护,旧秩序需要归整,统一是不被允许的,强权也是不能存在的。

至于这一切的极力推动者为谁?还是大英帝国!

如同一战后故事一样,这次,英国同样主张不要过分削弱法国,这观点还在维也纳会议上达成共识。

原来,欧陆均势理念,并不是英国一个国家的想法,而是所有国家的想法。

奥地利需要法国制衡英国,英国需要法国制衡欧陆,至于老大帝国沙俄,嗯,他们另有所图。

好吧,看看一战前格局,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轮回吧。

世界史英国(欧洲不团结有传统)(10)

(欧洲均势格局)

《维也纳体系》算成功吗?按结果而论,和平了四十年,算成功了。

可是这和平总是相对的,因为总有不甘心的国家跳出来争霸。

这不,公元1853年,沙俄按耐不住野心,将目光盯上了日落西山的奥斯曼土耳其。

对那时的俄国而言。

东边路远且阻,需要缓缓节奏,西边骨头太硬,有点啃不动,那就南边吧,肥肉可口又好啃,而且还有梦寐以求的出海口。

于是,欧陆战火重燃,胃口很大的北极熊,成了拿破仑战争后,第一个挑战均势格局的列强。

那时候,自以为还是欧陆宪兵,打败拿破仑关键力量的俄国人不会想到,他们一出马就撞上了铁板,曾经的盟友翻脸了!

世界史英国(欧洲不团结有传统)(11)

(克里米亚战争俄国一败涂地)

这铁板就是经过工业革命,还有大规模海外扩张,渐成世界第一的英国。

对,又是这个搅屎棍。

工业革命,让英国生产力大幅提升,也让英国商品成世界市场畅销货,进而让英国和奥斯曼土耳其经济联系越发紧密。

东亚有病夫中国,西亚有病夫奥斯曼,他们都是英国致力于开拓的市场。

市场,无疑是资本家命根子,俄国想断了英国市场,就是挑衅英帝国核心利益。

拥有这样诉求的除了英国还有紧随英国的法国,他们也需要市场和欧陆均势格局!

英法联合,还拉拢了奥地利、撒丁王国和奥斯曼土耳其,组团对垒沙俄。

自以为勇猛的北极熊,面对被工业革命武装的英法,顿觉生无可恋。

这群人咋滴这么厉害啊?

科技代差、军事代差下沙俄疲态尽显,原来貌似强大的帝国早已外强中干。

俄国战败成定局,也引发了后续俄国痛定思痛的农奴制改革,当然这是后话。

俄国,成了均势政策下又一个牺牲品,不过战败的后果却并不惨重。

至于理由吗?和法国战败后一样。

欧洲需要均势,法国需要俄国牵制渐渐壮大的德意志邦国,英国需要俄国平衡欧陆。

世界史英国(欧洲不团结有传统)(12)

(大英帝国)

离岸平衡搅屎棍,再一次玩弄了欧洲。

但是挑战者依旧层出不穷,而且一个比一个凶猛。

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消停了,往东方发展了,可欧洲核心中欧,还有远在美洲的北美,却崛起了新的强权。

那就是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而在后续统一的德国,和在北美洲猥琐发育近百年的美国。

这两个对手,终成大英帝国噩梦。

德国和美国,用两次轮番打击,终于让大英帝国霸业陨落。

失败者德国,因为英国的顽强,在一战和二战,两次败北,英国貌似保全了欧陆的均势格局,可战争却打掉了英国的底气。

一战,让英国从债权国变成债务国。

二战,则让英国彻底失去霸者地位。

至于新时代的霸主为谁?

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大号版的英国:美利坚,和破而复立的苏联!

然后就是漫长的冷战,和欧洲联盟的开启,顺带一提,超级大国之一的苏联,也解体了。

可欧洲真正统一,依旧遥遥无期,至于根源,继承了英国基因的美利坚,会轻易容许欧陆统一?

大号版,加强版的搅屎棍,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这不,英国混了几十年脱欧了,这应该算是盎格鲁-撒克逊人,骨子里的基因吧!

至于未来如何?不方便说了,各位可各抒己见!

世界史英国(欧洲不团结有传统)(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