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4月15日上午,在上海英租界戈登路一处洋房内,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的罗亦农,正和许多在上海的我党高级干部进行会谈,会谈结束后,其他我党干部先行离开,罗亦农当时正在收拾东西,没想到悲剧就在这时候发生了。

就在罗亦农起身准备走时,洋房中突然闯进来许多国民党特务,他们径直将罗亦农制服在地,随即押着罗亦农就走,就这样,罗亦农被捕了。

罗亦农被捕后,一个穿着妖艳的女子火急火燎地向组织急报:“党组织内部出了叛徒!”

这个妖艳女子便是朱德的前妻贺治华,罗亦农和我党干部开会的场所,便是贺治华的住址。

罗亦农被捕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周恩来的耳朵里,周恩来勃然大怒,指示陈赓一定要抓住出卖罗亦农的叛徒,在经过一番严密调查之后,陈赓说出了他的调查结果:“叛徒就是那个贼喊捉贼的贺治华!”

抗日战争中的十大特工(女特工贺治华急报内部有叛徒)(1)

贺治华

事实证明,出卖罗亦农的叛徒确实是朱德的前妻贺治华。

那么,这位贺治华到底是何许人也,她为什么要出卖罗亦农呢?她的下场又如何?我们今天的故事要从1903年开始说起。

书香世家的掌上明珠

1903年时,贺治华出生于四川省开江县普安镇宝塔坝罗家堰贺家庄,她从笑聪明伶俐,长相可人,因此深得长辈们的喜爱。

贺治华出生于书生世家,她的父亲贺德全曾在1897年高中秀才,贺德全思想开明,为人正派,在那个女人以裹小脚为美的时代,贺德全不仅反对给女儿贺治华缠足,还把女儿送进新式学堂读书,可以说,贺治华的父亲足称一位进步人士,而贺治华也深受父亲的影响。

在贺治华从新式学堂毕业以后,贺德全为了女儿能受到更好的教育,便送贺治华出国到国外读书,戴贺治华学成归来之时,已俨然是一位学识丰富,思想进步的进步女青年了。

1918年时,贺治华从海外学成归来,当时社会上科学与民主之风盛行,新文化运动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知识青年们无不渴望学习新思想、新知识,他们渴望找到打开封建桎梏的钥匙。

抗日战争中的十大特工(女特工贺治华急报内部有叛徒)(2)

新文化运动

贺治华作为开江县第一位留学归来的知识女青年,自然受到了当地知识青年们的追捧,在父亲的安排下,贺治华先是在开江县立女子学院教书,初到开江女院时,贺治华便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在当时,贺治华深受学生们追捧自不消说,到了一个怎样的程度呢?凡是贺治华开的课,课课必座无虚席,同乡人还给他取了个“开江之最”的雅号,由此可见贺治华的受欢迎程度之高。

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全国各地的爱国青年纷纷发起响应,眉州一代也为相应五四爱国运动而举行了声援大会,大会邀请了贺治华作为女性代表上台发言,贺治华也并未推辞,一番准备后便大大方方上了台。

演讲台上,贺治华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鼓动人们积极参与革命和解放运动,她将自己留洋期间的所知所学尽皆融汇于演讲当中,台下众人只听得如痴如醉,仿佛得窥新世界的大门。

当时眉山最高军政长官邓锡侯也受邀参与了此次声援大会,邓锡侯对贺治华此番演讲极为倾佩,他称贺治华的这次演讲“内容丰富,自己感到惭愧”,有了邓锡侯的肯定,贺治华也因此声名远扬,从此名声大噪。

抗日战争中的十大特工(女特工贺治华急报内部有叛徒)(3)

邓锡侯

走上堕落之路

然而,贺治华作为当时的杰出女性代表,她在忙于为新文化之风奔波时,她的哥哥贺厚中却十分担心妹妹的终身大事。

贺厚中是邓锡侯所部军官,他毕业于云南讲武堂,我们知道贺治华是朱德的前妻,而她与朱德之间的一段婚姻,便是由贺厚中牵线结成的。

当时贺厚中正在四川护国军任职,而朱德也正在护国军担任旅长一职,因此,贺厚中与朱德之间经常来往,贺厚中经常向朱德介绍自己的妹妹贺治华,在贺厚中的“美言”下,朱德心中对贺治华有着很好的印象。

后来朱德被调往上海工作,贺治华也因公前往上海,在贺厚中的介绍下,朱德和贺治华见了面。

贺治华对英武有为的朱德十分有好感,久而久之,贺治华便爱上了朱德,并对朱德展开了热烈的追求。

抗日战争中的十大特工(女特工贺治华急报内部有叛徒)(4)

朱德年轻时

一开始朱德并没有接受贺治华追求,不久后朱德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准备前往德国留学,贺治华竟追随着他一起来到德国,久而久之,朱德被她的心意所打动,最终决定和她结为连理,1922年冬天,朱德与贺治华在德国正式结为夫妻。

在外人看来,朱德与贺治华的结合可谓是“天造地设”,可对当事人来说则完全不是这样,朱德与贺治华之间不可磨灭的矛盾,在结婚后逐渐显露了出来。

在德国留学期间,朱德与妻子贺治华经常需要出席各种上流聚会,这对朱德而言只是因为革命需要,但对贺治华来说,她逐渐沉迷于这种纸醉金迷的场合不能自拔,她的革命热忱正逐渐被享乐主义所腐朽。

贺治华不仅在物质层面逐渐腐朽,她与朱德的婚姻关系也逐渐出现了裂痕,她开始嫌弃朱德过于老实木讷,不懂浪漫,两人生活期间,贺治华还经常对着朱德大吼大叫,这令朱德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抗日战争中的十大特工(女特工贺治华急报内部有叛徒)(5)

1025年7月时,朱德在进行一次革命活动时不幸被捕,被释后,德国政府将包括朱德在内的许多革命人士驱逐出境,其时贺治华已有孕在身,组织上考虑到贺治华行动不便的情况,便将他们夫妻二人安置到莫斯科郊外的一处农庄中居住。

1926年4月18日,贺治华为朱德生了一个女儿,朱德四十来岁喜得一女,他对此十分高兴,为女儿起名“四旬”。

可贺治华却嫌弃朱德起的名字太土气,她给女儿改了个洋气的名字“菲菲”,朱德虽然心头有气,却也没和她争。

1926年5月,由于国内革命形势风云变幻,组织上命令朱德回国以统领战局,当时朱德的女儿才刚出生一个月不到,他心底委实放不下妻女,但国内形势吃紧,朱德只好一咬牙,告别妻儿回国。

朱德本以为贺治华能好好照顾女儿,可没想到朱德才刚一回国,贺治华就托自己的妹妹把女儿送到老家,自己在苏联过上了纸醉金迷,无拘无束的生活。

抗日战争中的十大特工(女特工贺治华急报内部有叛徒)(6)

朱德

其实,有朱德在的时候,贺治华的举止还有所收敛,她心里其实巴不得朱德赶紧回国,这样自己也就没了约束,在她得知朱德将要回国时,她还生怕朱德带着她一起走,她可不想跟着丈夫一起回到动荡不安的中国,过天天担惊受怕的日子。

朱德回国,贺治华顿时感到前所未有的“自由”,此后她便频繁出入于各种高级场所,再没人能管得了她。

朱德回国后没多久,贺治华便在舞会上结识了在苏联留学的霍家新,霍家新是一名革命进步青年,也是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前往苏联学习先进知识和思想的。

霍家新和老实木讷的朱德不同,他风趣幽默,懂得浪漫,因此很得贺治华的欢心,同时,美貌妖冶的贺治华,也紧紧钩住了霍家新的魂,二人很快便坠入爱河。

一开始贺治华和霍家新还懂得收敛,可渐渐地,他们二人便开始公然在高级场合出双入对,贺治华也早将朱德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抗日战争中的十大特工(女特工贺治华急报内部有叛徒)(7)

同在苏联留学的朱德的好友不忍看朱德一直被蒙在鼓里,便写信将贺治华的事全都告诉了他,当时朱德正在国内进行革命活动,他收到信后顿觉五雷轰顶,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朱德给远在苏联的贺治华寄了一纸休书,朱德于贺治华之间的婚姻便到此画上了句号。

贺治华与朱德离婚以后,与霍家新的二人生活便再也无所忌惮,1926年年底,贺治华与霍家新结了婚,此时距他与朱德离婚甚至不足半年。

背叛

贺治华和霍家新在苏联过了段灯红酒绿的生活后,在1926年年底,由于革命形势的需要,组织上决定安排贺治华与霍家新夫妇回国,为国内革命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可贺治华和霍家新早已身陷资本的糜烂之中,他们心中早已失去了曾经那份对革命的信仰,但他们毕竟还是共产党人,只得听从组织上的安排回国。

当时国共合作尚未破裂,贺治华和霍家新回国后,组织上先是让他们前往武汉,让他们以共产党人的身份在国民革命军的总政治部工作,不久后贺治华被组织派往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的军官训练班担任政治教官,做这些军官的思政工作。

此后,贺治华和霍家新参与了北伐战争,在1927年时贺治华与丈夫转战河南,在郑州执行侦察任务时,贺治华左脚中弹负伤,因此留下了残疾。

抗日战争中的十大特工(女特工贺治华急报内部有叛徒)(8)

北伐战争

后来国共合作关系破裂,贺治华和霍家新被组织转移至上海,被安排在上海新闸路工作,霍家新被组织上任命为了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中国中央组织局主任罗亦农的秘书。

当时的贺治华和霍家新夫妇,虽然经历了一年多艰苦卓绝的北伐战争,但他们追求奢靡生活的心却并没有因此遏止,当时的上海十分繁华,在亚洲有着“东方巴黎”之称,初到上海的贺治华夫妇被上海的繁华惊呆了,仿佛一瞬间又回到了莫斯科那段纸醉金迷的时光。

于是,贺治华夫妇逐渐沉浸在了上海的奢靡生活之中,他们经常出入与上海的高级舞厅、酒楼,与各类社会名流交友玩乐,慢慢地,他们便将来到上海的使命忘到了九霄云外。

他们的糜烂作风,就连他们的领导罗亦农都看不下去了,一天罗亦农将他们夫妻二人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十分严厉地就作风问题痛批了贺治华夫妻俩一顿。

罗亦农的本意是为了警醒他们莫忘革命初心,可贺治华却对此怀恨在心,她和丈夫盘算着总有一天要对罗亦农展开“报复”,这也为之后罗亦农被捕埋下了伏笔。

抗日战争中的十大特工(女特工贺治华急报内部有叛徒)(9)

罗亦农

贺治华夫妻俩多次出入高消费的场所后,每个月只能拿到二十多元工资的他们很快就没钱了,为了能继续享受奢靡生活,贺治华不惜动用自己的人脉向亲朋好友们借钱,起先人们还愿意借她,可在她有借无还了几次后,朋友们便不再愿意借钱给她了。

就在贺治华与霍家新因为没钱而感到一筹莫展时,贺治华突然看到国民党发布的悬赏,要用三千块大洋悬赏缉拿我党重要领导人罗亦农,于是,一个邪恶的计划在贺治华夫妻二人心中萌生了。

贺治华找到了在舞厅认识的英租界巡捕房工作人员兰普逊,贺治华说:“我看到了你们发布的对罗亦农的悬赏,我手上有抓到他的办法。”

兰普逊喜出望外,立即将此时报告给了上级,国民党高层对此事十分重视,他们立刻找到贺治华,和她商议抓捕罗亦农的事宜,就这样,国民党特务在贺治华夫妻的帮助下,为抓捕罗亦农布下了天罗地网。

抗日战争中的十大特工(女特工贺治华急报内部有叛徒)(10)

上海滩租界

贺治华得知在1928年4月中旬罗亦农将召开一场重要会议,于是便向罗亦农推荐将自己家作为会议地点,罗亦农还不知道其中圈套,便采纳了贺治华的建议。

1928年4月15日上午,罗亦农和几个我党高层干部先后走进了贺治华家——上海英租界戈登路的一处小洋房里,会议结束后,其他几个干部陆续先走了,罗亦农还在整理这场会议的资料,准备晚点离开。

可就在罗亦农准备离开时,小洋房的房门突然被人一脚踹开,几个特务冲了进来,由于事发突然,罗亦农根本来不及反应便被制服在地,为首的特务大声道:“你就是罗亦农?跟我们走吧!”随后押着罗亦农便走。

罗亦农就这样被捕了,1928年4月21日便被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于上海西郊,牺牲时26岁。

正义不会缺席

罗亦农被捕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周恩来耳中,周恩来本拟对罗亦农展开营救,可营救计划还未开始执行便传来了罗亦农牺牲的消息,周恩来总理对此深感悲愤,他发誓一定要为罗亦农报仇雪恨。

抗日战争中的十大特工(女特工贺治华急报内部有叛徒)(11)

周恩来

在罗亦农被捕后的第一时间,贺治华为了避免自己叛变的事被发现,赶忙感到了上海中央一处秘密机关处报告:“罗亦农被捕了!党内出现了叛徒!”

贺治华想先人一步将脏水泼出去,这样自己被发现的概率就大大降低了。

与此同时,她又悄悄联系到巡捕房的兰普逊,和兰普逊说自己手上还有350多名共产党员的名单和住址,她要用这份情报换取五万美元和一对前往德国的护照。

贺治华心想,只要等风头一过,自己就可以和丈夫远走高飞前往德国,那时候自己就真正安全了。

可贺治华明显打错了算盘,殊不知组织上早就开始怀疑她了。

周恩来找来了时任中央特科与情报科的负责人陈赓,他命陈赓立刻对叛徒展开调查,一旦发现便对其给予严惩!

抗日战争中的十大特工(女特工贺治华急报内部有叛徒)(12)

陈赓

陈赓早就怀疑出卖罗亦农的叛徒便是贺治华夫妇二人,但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对此案展开了仔细的调查。

陈赓先是找到了杨登瀛,委托杨登瀛调查关于罗亦农被捕的真实情况,杨登瀛是国民党中统驻上海特派员,在上海政界可称得上是“高官”了,可他的真实身份确实我党安插在国民党内部的联络员。

于是4月16日一早,杨登瀛便来到了英租界巡捕房,正在工作的兰普逊一眼便看到了他,他和杨登瀛可以算是”老朋友“了,因此大老远便前来迎接。

杨登瀛正想问兰普逊关于罗亦农的事,没想到兰普逊开口便说:“昨天有一对夫妇向我们自首,他们说自己手上有一份三百五十多人的共产党员名单,想用这份情报换取五万美金和一对前往德国的护照哩。”

杨登瀛心里一紧,表面却不动声色地说:“哦,有这种事?”

兰普逊继续说道:“他们看起来也不像共产党,怎么会有这么重要的情报呢?真奇怪。”

杨登瀛说:“是啊,真奇怪,他们的来头一定不小吧。”

兰普逊说:“是啊,我曾在舞厅见过他们,听说他们都在中共中央工作,但他们着实不像是共产党人。”

抗日战争中的十大特工(女特工贺治华急报内部有叛徒)(13)

杨登瀛

杨登瀛继续问:“舞厅?共产党人会去舞厅吗?我不太信。”

兰普逊说:“是啊,一开始我也不信,可他们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情报,我们正是用这个情报才抓到罗亦农的。”

杨登瀛心里已经大概有数了,但他还是装作漫不经心地问:“哦,这样啊,我还真没听说过有这样的人,他们是谁?”

兰普逊说:“我也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那个女的打扮的十分妖艳,看上去就跟个贵妇人似的,哦,她还会说一口流利的德语,就是脚有点跛。”

兰普逊本意是想用这个情报向杨登瀛卖一个人情,可杨登瀛也正因此确定,叛徒便是贺治华夫妻!

既然确定了叛徒就是贺治华夫妻二人,陈赓便开始着手展开制裁行动,他们先是锁定了贺治华夫妇的行踪,随后便制定了周密的制裁计划。

于是在1928年4月25日凌晨,陈赓亲自带领四名红队队员,埋伏在了贺治华藏匿的法租界蒲石路178号二楼,陈赓命一名红队队员把守后门,自己则带着三名红队队员上了楼。

当时霍家新还躺在床上做着美梦,陈赓大喝一声,霍家新从睡梦中惊醒,他眼间陈赓持手枪抵住他脑门,顿时被吓得魂不附体,陈赓让其交出那份350多人的共产党员名单,霍家新乖乖将名单交了出来,随后陈赓便一枪将这个可耻的叛徒击毙。

抗日战争中的十大特工(女特工贺治华急报内部有叛徒)(14)

陈赓

贺治华当时正龟缩在一旁,眼间丈夫毙命,她尖叫着爬进了床底,陈赓和三名红队队员对着搁着床板开了几枪后,以为贺治华已经被打死了,便收队离开。

直到第二天陈赓才知,当时贺治华并没被打死,只是身受重伤,还被打瞎了一只眼,考虑到名单已被追回,且当时的贺治华已得到国民党特务的周密保护,陈赓等人便没有再继续追杀下去。

此后,贺治华便如人间蒸发一般,再也没人知道她的踪迹。

有人说,贺治华此后回到四川,和一个普通的四川男子结了婚,还生了两个女儿,但由于她知道太多国民党机密,在1938年时被一群国民党特务闯入家中枪决了;还有一说贺治华是在1940年左右病死。

但不论她的结局如何,她曾是叛徒的本质并不会改变,这是她必须要背负一生的耻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