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关羽之死无疑是最令大家痛心疾首的一段了。豪情义气、盖世英雄的关羽,破黄巾、斩华雄、诛颜良、杀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等,哪一次出场不是叫人热血沸腾、崇拜之至?可最后却被东吴吕蒙设计夺取荆州,还将擒获的关羽父子斩首,不能不叫人义愤填膺、为关羽喊冤叫屈啊!

为什么关羽死后吕蒙也死了(关羽是被吕蒙杀死的吗)(1)

先来看看关羽是如何失掉荆州、败走麦城、最后被吕蒙手下潘璋部将马忠擒获的?

却说关羽镇守荆州,眼见刘备在蜀汉搞得是有声有色,自己也想建功立业,北上进攻曹操,实现与刘备遥相呼应、恢复汉室之大任。

于是关羽将荆州的后方江陵和公安做了具体的防守安排后(糜芳守江陵,傅士仁守公安),就率兵北上攻打襄阳樊城。当时曹操刚从汉中撤军,就派于禁、庞德领兵救援樊城,关羽借连日的大雨和汉水暴涨的机会在樊北水淹了于禁七军,斩杀了庞德,威名远扬。

为什么关羽死后吕蒙也死了(关羽是被吕蒙杀死的吗)(2)

曹操吓得欲迁都,司马懿等极力劝阻,并献计联合东吴前后夹击进攻关羽。曹操这才派徐晃领兵再次救援樊城,同时写信给孙权陈明利害。

关羽被徐晃打败后,就率兵南撤欲回到荆州,走到麦城时才知道荆州已被吕蒙偷袭,而且糜芳和傅士仁也不战而降,献出了江陵和公安。吕蒙军此时已将麦城包围,只留下北门,关羽的后路被截断了,只能从北门撤兵,再向西进入川中。

这其实也是吕蒙故意设下的圈套,而关羽也不得不往进钻。吕蒙已派了手下朱然潘璋两支兵分别埋伏于麦城北临沮的小路上。

为什么关羽死后吕蒙也死了(关羽是被吕蒙杀死的吗)(3)

当初关羽撤兵出麦城时,谋士王甫就建议关羽说,“小路有埋伏,可走大路。”可关羽心高气傲说:“虽有埋伏,吾何惧哉!”果然遭到埋伏,关羽的坐骑赤兔马最后也被藏于芦苇败草中的吴兵的长钩套索绊倒,关羽跌落马下,被潘璋部将马忠所擒获。

此前,关羽在北伐前就曾梦到猪在啮咬自己的脚,他就对关平说自己今年可能会遭遇噩运而回不到江陵了,如今果然应验被杀。

为什么关羽死后吕蒙也死了(关羽是被吕蒙杀死的吗)(4)

《三国志·关羽传》:“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以上看来,杀害关羽父子的是潘璋的部将马忠,而马忠则应该是在潘璋的命令下才痛下杀手的。反观潘璋其人,史料上记载为“鲁莽勇猛,喜好功名,奢侈贪财”之人,因此,杀关羽很有可能是潘璋的主意。

至于潘璋是不是奉了大都督吕蒙的命令,或者吕蒙是否又是提前奉了孙权的命令,这些史料上均未记载。总之,“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杀害关羽的主谋只能定在大都督吕蒙的身上了。

为什么关羽死后吕蒙也死了(关羽是被吕蒙杀死的吗)(5)

可怪就怪在关羽死后不久,吕蒙突发疾病也死了。这就让人觉得吕蒙是不是因果循环,受到上天的惩罚报应了呢?

在《三国演义》中描述了吕蒙在庆功宴上突然中邪,关羽上身,揪住孙权厉声大骂:“碧眼小儿!紫髯鼠辈!还识我否?”又上前坐在孙权的位上,两眉倒竖,虎目圆睁,喝斥道:“我自破黄巾以来, 纵横天下三十余年,今被汝一旦以奸计图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当追吕贼之魂! 我乃汉寿亭侯关云长也。”说完倒地七窍流血而死!

如果翻开演义细看时,发现杀害关羽的并非吕蒙,而是孙权。关羽父子被绑缚到孙权面前,孙权欲劝降关羽,旁边的主簿左咸说:“不可。当初曹操得到关羽时,百般的恩赏,关羽最后还是离去,如今不杀,是贻留后患啊!”孙权于是命推出斩首。

为什么关羽死后吕蒙也死了(关羽是被吕蒙杀死的吗)(6)

那么,历史上的吕蒙究竟是如何死的呢?

《三国志》中记载“封爵未下,会蒙疾发”,就是孙权给吕蒙的封爵还未下达时,吕蒙就突然病倒了。年值42岁的吕蒙,身强力壮,正是建功立业、效命疆场之时,会是什么病呢?而且还是要命的病?

翻开历史我们再来看,发生战争那一年是建安二十四年的事。《孙权传》记载:“建安二十四年,是岁大疫,尽除荆州民租税。”其他的如《汉书》中也记载了“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大疫。”曹植的《说疫气》中也有“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为什么关羽死后吕蒙也死了(关羽是被吕蒙杀死的吗)(7)

可见,建安二十二到建安二十四年间,北方和南方均是瘟疫流行最盛行之时,而且在建安二十二,享誉文坛的“建安七子”有5人就死于瘟疫中。这一年,“建安七子”成为文坛绝唱(孔融于建安十三年被杀,阮瑀于建安十七年病死)。

据史料记载,当时的荆州属于重灾区,吕蒙袭取荆州、江陵之战时都有瘟疫发生。荆州之战后,与吕蒙一同出征的孙皎、蒋钦均病死于回兵途中,吕蒙也是在回去不久后病死,由此看来吕蒙之死很大原因是瘟疫所致,而与关羽之死是无关的。

为什么关羽死后吕蒙也死了(关羽是被吕蒙杀死的吗)(8)

看到这里,另一个历史疑团也被解开了,那就是《三国志》中记载孙权在观察吕蒙的病情时,是“常穿壁瞻之”。为什么不直接地去探望而非要在墙上打个孔看呢?这就是:吕蒙得的是瘟疫,瘟疫极易传染,孙权作为东吴之主,为表示爱惜人才、关心将士,又为了避免自己染上瘟疫,所以在探望吕蒙时就从墙上的孔洞中观看。

对此,大家怎么认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