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历史资料时,无意中读到一个名字:蒋泽民。

只觉得这3个字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他与刚刚离开我们的领袖江泽民同名;陌生的是,作为一名屡立战功的革命战士,后辈中却鲜有人记得他。

他叫蒋泽民,是一名英勇无畏的军人,也是曾经拼死保护毛主席、周恩来的忠诚卫士。

他与领袖江泽民同名(他与领袖江泽民同名)(1)

图|毛主席身后戴礼帽者为蒋泽民

来到毛主席身边

蒋泽民生于1913年,他出生在辽宁省黑山县马圈子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小家中十分贫困,蒋泽民从11岁时就开始给地主放猪,备受地主欺压。

他生长的年代,是军阀混战、炮火连天的混乱岁月,百姓们的日子过得尤为艰难。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略者侵占东北三省,上千万东北同胞饱受被压迫的痛苦滋味。

这一年,蒋泽民18岁,意气风发,他和许许多多的青年人一样,渴望抗击日寇,保护家国。

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主张的影响下,东北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以及东北军中的爱国官兵,违抗国民党南京政府“不抵抗”命令,拿起武器,组成东北工农义勇军、反满抗日救国义勇军等各种形式的抗日义勇军,抵御那恶劣的日寇,年轻的蒋泽民也选择加入抗日义勇军,守卫自己的家乡。

他与领袖江泽民同名(他与领袖江泽民同名)(2)

图|九一八事变

1933年,蒋泽民所在的抗日义勇军部队不幸被日军打散,只留下他单枪匹马一个人。彼时中国工农红军的名声已经在全国各地传播开来,这是人民的军队,是拯救百姓的军队。

蒋泽民也知道“朱毛红军”,他想去找红军,于是一个人到处流浪,希望能找到红军队伍,做一名红军。偶然中,他遇到两个老乡,身无长物的蒋泽民在老乡的介绍下,进入了当地二十六旅三十五团一营一连当兵。

但这两位老乡是伪军部队中的小头目,蒋泽民实际上是稀里糊涂地当了伪军。幸运的是,1934年这支伪军部队在吉林时,蒋泽民遇到了中共地下党员耿振义,耿振义对外是普通工人身份。

蒋泽民不知道耿振义的真实身份,只觉得他为人和善,忠厚有情义,便主动向他打听:“都说红军好,共产党好,朱毛好,那么红军在哪儿呢?朱毛是什么人呢?”

一直以来,蒋泽民只是听着人们赞颂“朱毛”,便以为这是一个人的名字,耿振义告诉他:“小兄弟,朱毛不是一个人,是两个人,主是朱德,毛是毛泽东,他们是红军的主要领导人。”

蒋泽民这才更清楚地知道,毛主席、朱德带领红军闹革命,红军是代表穷苦劳动人民的,他更迫切地想加入红军队伍。

他与领袖江泽民同名(他与领袖江泽民同名)(3)

图|周恩来、毛主席、朱德

1935年,他所在的伪军部队起义,蒋泽民也因此加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第四团,再次走上抗日救国的道路。在部队里,蒋泽民先后参加淘金场劫车、歼灭伪靖安军等多次战斗,他年纪轻轻,英勇无畏,在战场上拼搏抵抗,屡立战功,蒋泽民这个英勇顽强的小战士也越来越得到大家的敬重。

这年年底,部队在大荒沟岭以南的密林里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派一个人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机械和军事,这个人就是蒋泽民。

他很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以前家里贫穷,自小就要做工,哪里有读书学习的机会,如今在部队里,他很幸运可以去苏联学习。在苏联,蒋泽民学习很刻苦,先后在莫斯科东方大学、无线电训练班和机械化学校学习。

1937年底蒋泽民学习结束回国时,他直接回到革命圣地——延安,这里不仅有毛主席、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更聚集了无数心怀报国志向的爱国青年。

在延安,蒋泽民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

他与领袖江泽民同名(他与领袖江泽民同名)(4)

图|毛主席

蒋泽民和其他从苏联学成归来的同志们在延安等待着给他们分配工作,1938年初的一天,许光达告诉他们:毛主席要接见大家。

他终于要见到领袖“朱毛”中的毛主席了,蒋泽民激动的心已经提到嗓子眼,他极力压抑着内心的澎湃之情,跟着许光达一路走到延安北门里以西凤凰山下的一个院落。

毛主席面带笑容地向他们走来,亲切地和大家打招呼,同时在场接见他们的还有陈云、滕代远、张闻天、罗瑞卿、林伯渠等诸位领导人。

蒋泽民眼前的毛主席衣着朴素,平易近人,他带着一顶旧军帽,身上的灰粗布棉军衣还打着补丁,看着如此简朴的毛主席,蒋泽民内心深深出动,只觉得鼻子一阵阵发酸,热泪盈眶。

在几个年轻人面前,毛主席条理清晰地跟他们分析抗战形势、以及要加强学习等等,听着毛主席的话语,蒋泽民深感领袖的真知灼见。毛主席说:“延安很缺干部,你们从国外回来一定能大有作为......”

他与领袖江泽民同名(他与领袖江泽民同名)(5)

图|毛主席

受到毛主席接见后,蒋泽民也被分配了工作,他被分到抗大第四大地一队一区队,担任区队长。到1939年时,社会部的陈刚处长在延安见他,亲自交给他一个新任务:给毛主席当保卫参谋。

蒋泽民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能在毛主席身边做事。

在延安,每位中央首长的身边都有几位警卫员,以随时保护首长的安全,而当时毛主席身边就配有两个保卫参谋,一个是李德山,另一个就是蒋泽民。

蒋泽民于1939年2月正式来到毛主席身边做事。叶子龙亲自带着李德山、蒋泽民来见毛主席,毛主席伸出手指,告诉他们:“机关有三大任务:第一是做好本职工作;第二是加强教育,搞好学习;第三,搞好生产,改善生活。”

蒋泽民后来回忆:“在毛主席身边工作,有很多令人难忘、激动人心的故事,谈三天三夜也谈不完。”

他与领袖江泽民同名(他与领袖江泽民同名)(6)

图|毛主席在延安

蒋泽民与毛主席

毛主席是个极其关心百姓生活、并以身作则的领袖。

在抗日战争的艰苦时期,敌人封锁,延安的百姓甚至都吃不饱饭,毛主席和党中央提出:大生产运动。即给每个单位分配任务,各个单位再往下划分,每个人在住的窑洞附近种上蔬菜、谷子,自给自足,这样广大军民谁也不会饿肚子。

按照规定,毛主席作为个人也该分到一块耕种的土地,但考虑到毛主席日理万机,日夜操劳,大家关心他的身体,便没有跟他分下耕种的土地与任务。结果有一天毛主席直接问:“泽民,我那块地分在什么地方啦?”

“主席,同志们觉得您太忙,就没有给您分地。”蒋泽民回答。

毛主席一听,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大生产人人有责,每个人都要行动起来,我怎么能例外呢!咱们不是有条原则吗?干部要带头,当然也包括生产带头了。”

毛主席的一句话当场说得蒋泽民哑口无言。注意到他手足无措,毛主席又笑着说道:“种地得有个准备,我也得准备一下咯。”

他与领袖江泽民同名(他与领袖江泽民同名)(7)

图|毛主席与百姓们在一起

蒋泽民及时向负责大生产运动的叶子龙、寇志忠汇报此事,毛主席在他的住处附近被划分了一块土地,地被分好后,蒋泽民特意带着毛主席去看,毛主席很高兴还说:“这样做就对了。”

以后毛主席也扛着铁锹,和大家一起到土地里认真干活,毛主席干得特别卖力,旁边地里的警卫员战士们还特意停下来,用崇敬的目光看着毛主席的劳动。

战士们不愿意毛主席如此辛劳,主动提出要帮他干,毛主席直接拒绝他们:“不用了,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嘛。”他一边劳碌,一边笑着说:“谢谢你们了,小鬼。”

在毛主席等一众中央领导人的带头下,这场大生产运动在延安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即使面对战争困难,面对敌人封锁,百姓们的生活都足以得到保障。

延安的这场大生产运动,让蒋泽民更加崇敬这样深入群众的毛主席,比起国民党部队里那些大腹便便、中饱私囊的所谓将领,毛主席和他们实在不一样。

他与领袖江泽民同名(他与领袖江泽民同名)(8)

图|毛主席

蒋泽民敬重毛主席,爱戴毛主席,他的心里也始终记得一个使命:一定要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人民领袖毛主席的安全。

尤其是在四十年代初期,抗日战争到了最为艰苦的阶段,而国民党蒋介石又将矛头对准人民,中共中央不仅要领导全国抗日大计,还要全面防范国民党时不时的暗杀阴谋。

朱德特意叮嘱蒋泽民:“毛主席是我们党的领袖,他的健康与安全直接关系到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全国的解放事业,你的工作很重要,要做好,来往人员要注意,可千万不能出岔子啊。”

蒋泽民牢记朱德的话,也时刻记得自己肩上的使命,每每随毛主席外出,他都十分警惕周围环境。事实证明,蒋泽民的警惕是很到位的,在延安,为了保护毛主席,他差点失去自己的一条手臂。

那是在1940年,一位国民党副专员前来延安参观,毛主席亲自到交际处接待,以真挚的态度握住副专员的手:“你来了,我们欢迎啊。”

副专员坐下来向毛主席提问了许多问题,毛主席无一不详尽回答。等谈话结束后,毛主席还热情留这位副专员吃饭:“副专员先生,我想请您吃顿便饭,喝喝我们自己酿的酒,尝尝我们大生产种的菜,怎么样?”

副专员笑着答应下来。于是,毛主席、副专员以及随行人员乘坐汽车,前往食堂。快到食堂的时候,蒋泽民就透过车窗,细心留意着周围环境。

他与领袖江泽民同名(他与领袖江泽民同名)(9)

食堂外面聚集了二三十个人,一些是附近的老百姓,一些年幼的孩子,还有警卫排的冯永贵班长带着几名战士在站岗。

因为这个时间已经过了吃饭的时间,蒋泽民迅速警惕起来,先去问警卫战士:“这些群众到这来干什么?”

得知大家是为了看毛主席特意赶来,蒋泽民这才放下心来。毛主席从汽车上下来,周围群众们纷纷涌上去,高呼:“毛主席来了”“我看见毛主席了”......因为毛主席的到来,食堂前面传来阵阵欢呼声。

蒋泽民并没有沉浸在群众的欢庆氛围中,他保持镇定,紧紧环顾着周围,最后目光落到一个人身上,那是一个青年人,朝着毛主席的方向走去,看上去是迎接毛主席的群众,但双手却背在身后,看上去虎视眈眈。

蒋泽民的神经立刻绷紧,毛主席走到哪儿,他便紧紧跟随,寸步不离。那位国民党副专员被迎着进入食堂,就在毛主席也即将进入食堂内,那个背着双手的青年人突然从身后拿出一根大棒,飞快地朝毛主席的方向跑去,企图砸向毛主席。

他与领袖江泽民同名(他与领袖江泽民同名)(10)

蒋泽民迅速反应,他立即抬起自己的右臂,帮毛主席挡住了这一棒,因为力量太大,蒋泽民的右臂当即失去知觉;看那个敌人还要再来一棒,蒋泽民赶紧伸出左手,用尽力气从对方手里把大棒抢了过来,一脚将对方踢出老远。

就在蒋泽民与对方对抗的这几分钟里,冯永贵带着战士们飞速赶来,把敌人抓起来,周围的群众们也冲过去重击这个企图伤害毛主席的敌人。

幸好,蒋泽民拼尽全力护住了毛主席的安全,看着食堂里毛主席与副专员安然无恙,蒋泽民这才放下心来,他这才想起自己的右臂,但即使如此,他还是强忍伤痛,陪伴在毛主席的身旁。

他就是这样一直默默守护着毛主席。

到1941年,因为周恩来身边的副官彭海贵要到延安学习,蒋泽民被调离毛主席身边,前往重庆,奉命保护另一位人民领袖——周恩来。

他与领袖江泽民同名(他与领袖江泽民同名)(11)

图|毛主席与周恩来

蒋泽民后来怎么样了?

他在重庆从抗日战争一直待到重庆谈判期间。1945年,毛主席接受国民党蒋介石的邀请,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前往重庆。

正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担任周恩来副官的蒋泽民,也改任毛主席的副官,在陈龙的领导下再次跟随在毛主席的身边,肩负起毛主席的警卫工作。

在重庆,不仅要面对蒋介石的图谋,而且毛主席与国民党要员、各界民主人士、外宾和群众广泛接触,动则思危,在局势复杂、危险遍布的重庆,蒋泽民时刻保持高度警惕,跟随在毛主席的身边。

毛主席在重庆待了43天,在这个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蒋泽民与陈龙几乎没有踏实地睡过觉,生怕出现什么危险情况。一直到10月中旬,毛主席平安返回延安,蒋泽民的警卫任务圆满结束,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他与领袖江泽民同名(他与领袖江泽民同名)(12)

图|毛主席在重庆谈判期间的合影

重庆谈判之后,蒋泽民跟随毛主席回到延安,这个承载了他多年成长的老地方,他感慨万千。抗日战争结束了,解放战争又打响了。

这一次,蒋泽民与部队同行,参加了解放长春的战斗,还参与了护送毛主席、党中央从西柏坡迁往北平的任务,他与解放军战士们一起,迎来革命胜利,见证着新中国的诞生。

建国后,蒋泽民参加抗法援越、抗美援朝战争等战役,继续在战场上奋战。回国后,他担任沈阳军区后勤部车船部副部长、生产部长等职,将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奉献给国家。

他与领袖江泽民同名(他与领袖江泽民同名)(13)

图|蒋泽民晚年

他时常回想起那些在毛主席身边的点点滴滴,那是一段难忘的岁月,蒋泽民退休后,提笔撰写《忆毛泽东在延安》 《在伟人身边的岁月》等书籍,将他与毛主席共度的岁月留在书本里,也留给后人。

2012年,蒋泽民逝世,结束了他战斗的、不凡的一生,如今,又有多少后人还记得他的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