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时期,古代百姓都遵循着这样的一个原则,那就是死者为大。在那个时代下,没有什么事情是比生和死更加重要,人们都对死者究如何安葬十分讲究,墓穴的选择更是下葬时的重中之重。

在古人的眼中,一个好的墓穴是否依山、是否傍水,这都是非常重要的指标,下葬的时间都很有讲究。一般来说,在奉行死者为大的古代墓穴一旦被使用基本上不会再动,毕竟这样做让死者无法安息。

北魏唯一的墓志(北魏高皇后迁葬遇诡事)(1)

除非遇到一些实在是不得已的情况,才会考虑迁坟这件事,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魏长陵迁坟曾经出现过极其诡异的一幕,一丈多长的大蛇趴在棺上,蛇头刻着“王”字。

坟茔之主究竟是何人?

要想了解这件事情的真相,还是得从墓穴的主人身份来入手,墓穴的主人是文昭皇后高氏,她是名声显赫的孝文帝的宠妃。

北魏孝文帝在位时间不长,年仅33岁的他便英年早逝,但作为一代明君他的改革深深地推动了民族大融合的发展,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历史的重要推动者。

做为一个皇帝、九五之尊,三宫六院该有的他也都有,母亲冯太后更是会时不时为他的后宫添砖加瓦,孝文帝也是乐此不疲,毕竟很多皇帝都不会嫌女人多。

北魏唯一的墓志(北魏高皇后迁葬遇诡事)(2)

冯太后那些年为儿子寻得了不少才德双全的美人,文昭皇后高氏便是其中的一员。在一次微服出宫的时候,冯太后意外地发现了年仅13岁的高氏,当时高氏称得上是一个风华绝代的美人。

温柔善良而又贤惠淑女,再配上宛如花儿一样的音容笑貌,正值青春年华的她散发着无限的魅力,冯太后对这个女孩子极其满意,当即向她表明了身份,并把高氏带进宫里服侍儿子。

就这样年方13岁的高氏入了宫,刚进宫时如花似玉、温婉动人,孝文帝的眼睛都看直了,一下子自己的心便被她俘虏了。不久之后,高氏成了孝文帝后宫中的一位,而且还是皇上最喜爱的嫔妃。

作为一个贤德女子,高氏不仅仅是长得漂亮更善解人意,种种表现让孝文帝大呼满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稳稳的占据了孝文帝身边的那个位置,独承圣恩好不风光。

北魏唯一的墓志(北魏高皇后迁葬遇诡事)(3)

除了独占圣宠之外,高氏的肚子更是让其她妃嫔感到羡慕嫉妒恨,在侍奉孝文帝的这段时间里,她的肚子十分争气,先后生下了两儿一女:长子元恪,次子元怀以及长女元瑛。

俗话说得“母凭子贵”,按照正常的情况来说,这三个孩子完全能保证高氏一生的荣华富贵。不过,月满则亏盛极必衰,在高氏生下三个孩子之后,孝文帝很快就找到了新欢左昭仪。

有了新欢自然忘了旧爱,自从有了左昭仪之后,高氏就被孝文帝抛到了脑后。左昭仪是一个有心计的女人,争宠吃醋处处阴谋诡计不断。

同时她更明白后宫女子最重要的并不是皇帝的宠爱,而是如何生下自己的孩子,有了孩子才能保证地位。

北魏唯一的墓志(北魏高皇后迁葬遇诡事)(4)

然而似乎是上天报应,左昭仪即使再怎么受宠,她就是生不出属于自己的孩子,这可让她气得抓狂。

无奈之下,她便将目光盯上了高氏的孩子,心中想着只要高氏一死,她的孩子不就成了自己的孩子了么?巧合的是这个时机很快就到来了。

高氏的离奇死亡

公元494年孝文帝为了后续的改革能够进行下去,他下诏开始迁都,将都城从原先闭塞的平城迁到了洛阳。作为一件大事,孝文帝以及宫中上上下下都为了迁都之事开始忙碌了起来。

也就是在迁都期间,高氏突然去世了,而且没有任何前兆。高氏此前的生活一直很好,身体并没有隐藏的疾病,为何会突然去世呢?

北魏唯一的墓志(北魏高皇后迁葬遇诡事)(5)

高氏之死虽然充满疑团,但因为迁都才是当时的大事,所以便被搁置了。

高氏去世的事情在迁都的大背景之下不值一提,而且名义上她只是一个失宠的妃子(皇后之位后期追封的),甚至连葬礼都只是草草的了事。

迁都之后没两年,年仅33岁的孝文帝就病逝了,他的长子也就是高氏的亲生儿子元恪继位,是为宣武帝。

作为高氏的亲儿子,他自然是要为自己的生母讨个名分和公道,在高氏后人的鸣冤声中,死去多年的高氏被亲儿子追封为皇后。

北魏唯一的墓志(北魏高皇后迁葬遇诡事)(6)

就当元恪想要进一步追查凶手是谁,上天却没有给他这个机会,不久之后他与自己的父亲一样英年早逝。

由于宣武帝驾崩突然,皇室中根本就没有合适的继承人,北魏大权便落到了幼子元诩手里。

他和康熙皇帝很相似,少年之时根本就没有太多的权力,只能在权力允许的范围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有一天,元恪滋生出了一个想法,就是把祖母的坟墓迁来与孝文帝合葬在一起,也算是尽了一份孝心。

北魏唯一的墓志(北魏高皇后迁葬遇诡事)(7)

让人不曾想到的是,也正是这道诏令使得上文所提起的那件惊悚之事发生了,那一幕虽然已经有千年的历史,但民间故事的流传让后人难以忘却。

陵墓中的大蛇

元诩尽心尽力地规划好自己的皇祖母的墓葬,一切都准备妥当后孝明帝一声令下,所有找来的能工巧匠们扛着工具就奔向高氏的坟茔,二话不说开挖起来。

因为墓地常年无人祭扫,高氏的坟头已经长满了杂草,看起来十分荒凉。就连孝明帝派来监督的官员都看不下去了,吩咐手下人先把这些杂草全部拔掉之后,然后再开始破土动工。

一个参与挖掘的工人抱怨道:“这荒郊野地的,真是吓人的紧!”这时候一个冷淡的声音让现场所有参与挖掘的人闭上了嘴:“闭嘴吧,都不知道死者为大还是咋地?”

北魏唯一的墓志(北魏高皇后迁葬遇诡事)(8)

工人们安静下来之后,他们的挖掘速度也快了很多,没过多久高氏的灵柩就被重新挖了出来,正当所有在现场的工人准备休息一下的时候,人群中一生凄惨的尖叫声划破了天际。

负责督办此事的大臣不由得怒骂道:“干什么呢?大呼小叫的?”其中一个工人害怕地说道:“大大大大......大人,他们挖出了一条蛇。”负责现场监督的官员不由得骂了一声:

“坟地里有蛇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么?不就是一条蛇么?撵走,要是撵不走的话,打死他不就好了么??真是的,就为了这点事也要来烦我?”

然而工人却紧张地解释道:“不是啊,大人,您,您还是亲自去看一看吧,这蛇......”说到这里,那个来汇报的人不敢再说了,显然是心中有些害怕。

北魏唯一的墓志(北魏高皇后迁葬遇诡事)(9)

感受到手下那份恐惧感,官员意识到事情似乎并不像自己所想的那样简单,他走了过去详细了解情况。

结果,到达事发地只见眼前出现了一条一丈多长的大蛇,大蛇通体黝黑,黑色的鳞片熠熠生辉,闪耀着光泽。

正对着人们吐着信子,一对蛇瞳中散发着冷酷的气息,见到了前来迁坟的众人,这条蛇似乎也不为之所动,仍然静静地看着自己面前的这些不速之客。

见此情此景在场的众人无不感到诡异和敬畏,所有人都自觉地噤声屏气,就怕让这条仿佛通灵的大蛇生气。过了许久,见这条蛇都没有要攻击他们的意思,总算有人走过去远远地观察这条蛇。

北魏唯一的墓志(北魏高皇后迁葬遇诡事)(10)

然而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条蛇的头上居然像猛虎一样,头上赫然地雕刻着一个“王”字。第一个上前大胆观看之人早已被吓得倒地不起,其他人对这种诡异的情况也是无比惊恐。

毕竟蛇这种动物在古人的心里,是有着特殊的地位的, 有句俗话是这么说的“五爪为龙,四爪为蟒”,此句话足以表明在古人心里,蛇和龙之间有着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了。

更何况这条大蛇脑袋上还有着一个王字,想必更是不简单。事关重大,官员也不敢怠慢连忙将情况据表上奏,让皇上亲自作出决断,得知了高氏墓穴中的情况,孝明帝感到十分的为难。

思来想去他还是作出了“继续迁坟”的决定,但绝对不能惊动了那条大蛇。得知孝明帝的命令,大臣和劳工们只好照做,所有人小心翼翼地移开了高氏的棺椁,将这条蛇继续留在了高氏的墓穴之中。

北魏唯一的墓志(北魏高皇后迁葬遇诡事)(11)

最后,高氏的坟还是被迁走了,这件诡异的事情也随着当事人口口相传,一直流传了下来,后来发现了蛇的这个地方也被人们赋予了一个新的名字“盘龙冢”。

“盘龙冢”这个名字听着就像是个风水宝地该有的名字,而在祖母的坟墓被迁移多年后,元诩被毒死在自己的寝宫,后人将其归纳我“高氏迁坟后失去了大蛇的庇护”。

风水之学在现代来说是一种迷信之言,但古人却对之深信不疑,高氏的儿子缺少背景的情况能登基称帝,孙子却在祖母迁坟后被毒死,不得不让人心生疑虑。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看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