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一凡到底有多瘦(郭一凡重返地球)(1)

若是推荐一张近期值得“听”的专辑,我首选是郭一凡《重返地球》。

是“听”,不是“猎奇”,更不是“瞻仰”,就是纯粹地“听”。《重返地球》实在适合一个人仔细去“听”,专辑整体氛围在降噪、降腻的基底之上,提供了足够美妙的聆听体验。

虽然算不上技艺高超,但郭一凡好在自然跟细腻。他的创作跟呈现都极为微妙,最终作品均如敏感触角,悄然伸进听者的内心世界,制造涟漪,激起悸动。

专辑开场的INTRO就足够巧。1分43秒,他动用类似Jazz乐中Scat Singing的方式进行拟声吟唱,无需言语讲解,也不必长篇幅强化,即兴中自有高度自我性情的讯息在传达。自此,这段INTRO就为整张专辑奠定基调:这是属于郭一凡的“独白”,它们共同塑造的是一个充满自我意识跟私人趣味的“世界”。

INTRO为整张专辑精妙作序,随后专辑同名歌曲《重返地球》将这个“世界”的纹理具象化。

起始是动用Ambient Music手法进行的氛围化营造,充满漂浮太空感。随后进入的是Folktronica式音乐,将原声乐器声跟电子音色融合,交织出现实跟梦幻的层次穿插。再然后,还有Indie-rock的骨架,Dream-pop的气息,以及,似Brit-pop般对优美旋律的专注。足量的元素种类,充沛的叙事推进,歌曲《重返地球》将这个“世界”的关键词定位在,多元化以及沉浸式。

这是他音乐“世界”的样子,也是他现实“世界”的样子。

郭一凡到底有多瘦(郭一凡重返地球)(2)

内容上,歌曲《重返地球》讲述的是从向往太空,到来到太空,再到回归地球的个体旅程。这本质上模拟的其实就是人生历程,在起跟落的拉扯间最终认识到人生的本质。可以看出,虽然音乐创作手法上颇具写意特质,但郭一凡的内容创作突显的是写实。所以,整张专辑其实是他的个人记实,记录着这些年来他所感知到的收获跟错失。

《人与人》、《不完美》、《夜孤城》、《88》、《家与路》……每首歌曲都承载着他的思考,既不说教也不催泪,只是如实表达。

通常来讲,音乐作品里的高度自我属于双刃剑,它的好处在于强化个人色彩,它的问题在于,容易产生区隔。这说的是由于对自我诉求的坚持而对听者造成听感以及情感层面的疏离。当然,郭一凡处理得很好,在保证自我属性强烈的同时兼顾了关联听者。

做到兼顾,专辑《重返地球》重点依靠:至静、至简、至真。

郭一凡到底有多瘦(郭一凡重返地球)(3)

至静当然不是悄无声息,专辑十首正式歌曲里都存在各自的“爆发”点,有《不完美》、《夜孤城》这般声响清晰的摇滚化歌曲,亦有《家与路》这样通过弦乐提振的场面化作品。郭一凡所打造的至静,核心在于氛围,尤其是通过编曲处理赋予歌曲以静态,相对静的意味。以《追风》来讲,这首歌曲在专辑里律动最强,很适合“跳舞”,但郭一凡明显不希望它追随着舞池方向发展。编曲时设定足量律动但并不肆意,同时增强复古氛围,最终呈现的是颇具“弛放”气息的都市韵味,它的听感体验是舒缓,静谧。

专辑另外一点对于至静的集中塑造在于人声,每首歌曲郭一凡的人声都被完美“嵌入”到音乐中。这自然跟他的演唱方式相关,大量的气声发声,适时假音的采用,都是在摘取力量,营造绵长。同时,通过编曲也有意识将人声置于跟乐器声平衡状态。人声当然是重点,但并不追求绝对的主导。这也保证保了歌曲在人声传达层面的适度,或如耳语般细腻,或如回声般旷远。

至静是创作手法的艺术追求,也是创作者表意的需求。以这种方式,郭一凡灌注进《重返地球》的意义即是,这是属于他的私人化表达,这是在嘈杂现实中对内心的细心关照。

郭一凡到底有多瘦(郭一凡重返地球)(4)

关于至简,我的理解是,专辑是回归根基的作品,正如歌曲《重返地球》里传达的“重返地球”讯号,创作上专辑同样在做返回运动。郭一凡无意追求宏大阵仗或者繁复花样,他更多是以全能音乐人的角色打造手工化作品。整张专辑就似在独立房间里,由他一人全环节完成,所以,至简并不是指水准工序上的缩水,而是创作理念手法上的贴合现实。

如《有我呢》这首Folk形态的歌曲,就有充足Lo-fi味道。这即是在至简理念驱使下创作出保存住如常味道的音乐。再如《漫画人物》,同样的Folk属性,同样的Lo-fi,在其中可以感知到乐器真实弹奏的动态,甚至是人声里实时的气息运动。

做加法是技术,做减法是艺术。郭一凡属于后者,对于风格他有良好的消化能力,各样元素经由他手都很好融合到歌曲里,对于文字他有不错的组织能力,歌词谈不上精妙绝美,但却称得上自然润顺。所以,专辑《重返地球》里的至简丝毫没有显出平淡乏味,反倒是在平实里翻腾着丰富的回甘。

“别怕别怕/扑面而来/都只是生活/这次我选成熟

别怕别怕/谁都无法预测那结果/微笑倒杯酒/告别曾经那个小伙”

歌曲《88》是立于“而立”对生活进行的参悟,它的好在于诚如生活底色般自然,没有没必要的诗意,也没有浮夸的戏剧化,而这才是进行写实的最佳方式。

至真,是郭一凡作为创作者的立足点。

郭一凡到底有多瘦(郭一凡重返地球)(5)

探讨人际关系的《人与人》,接受不完美的《不完美》,诉说孤独的《夜孤城》,寄托“中二”兴趣的《漫画人物》,抒发归家情绪的《家与路》,每一首歌曲的创作笔触里都有易感的真实质感,脱离没必要的诗意,拒绝浮夸的戏剧化。这才保证了作品中复现出你我都会熟悉的情节,散发出熟悉气味。简单讲,产生共鸣。

本质上,专辑《重返地球》是郭一凡对于自我生活的记实,同时也是对听者共鸣的触发,因为,总会在某首歌曲里,因为某句歌词产生情绪共振。所以,虽然专辑高度自我,但它并不封闭,这是属于郭一凡的交流方式,他并不选择强行拉近“唱”跟“听”之间的距离,而是专注讲述自己的故事,然后留给我们自行想象的空间。

郭一凡到底有多瘦(郭一凡重返地球)(6)

至真就是创作者对自我的忠实,也是对听者的坦诚。这样的方式或许无法提供新鲜感,但强在有力量。这里的力量不是粗线条的鼓舞或煽动,而是参透本质后的平静接受。接受生活带来的所有,接受自己的所能跟所不能,接受他人的馈赠跟忽视。逐渐的,在连番接受中萌发出继续面对生活的心气。

所以在我看来,至静、至简、至真的郭一凡也是力量的音乐人。

在专辑《重返地球》里,郭一凡没有做文艺气的民谣诗人,也没有做精明的商业写手,他就是在做自己。

作品里有可贵的自由,性情中有难得的淡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