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健康网06月12日讯(记者 左佰常)车祸创伤陷入昏迷,这是电视剧中常见的场景,最后患者苏醒,情节跌宕起伏,结局皆大欢喜。但现实中,并不是每个陷入昏迷的脑外伤者都能如愿苏醒,更多的患者是陷入了所谓的“植物人”状态。

上周末,由武警浙江省总队杭州医院主办、浙江在线健康网承办的“重型颅脑损伤早期康复研讨班”上,知名神经外科专家,浙大一院神经外科杨小锋主任在接受浙江在线记者采访时强调,颅脑损伤所致昏迷,1个月内是昏迷病人促醒的黄金时间,越早开始康复治疗,越容易促醒,变成植物人的可能性就越小。

深度昏迷各项指标都正常(深度昏迷1个月是促醒黄金时间)(1)

杨小锋主任在“重型颅脑损伤早期康复研讨班”上

车祸重创脑部 昏迷一个月成功苏醒,曾差点被当成“植物人”

上周,35岁的朱先生在昏迷一个月后,在浙大一院病房里苏醒,家属喜极而泣。据悉,他一个多月前,开车遭遇车祸造成颅脑外伤、脑挫伤,曾被医生判定为“植物人”。

“出车祸后的第一次手术,是在当地医院做的,手术之后,他就一直昏迷不醒。”朱先生的妻子说:“当地医生让我们做好心理准备,即便命保住了,也很可能会成为植物人。但我们全家都不愿放弃希望,就把他转到杭州来治疗了。”

“送入我们医院时,患者已整整昏迷了半个月。”杨小锋主任说,当时他的大脑仍然有少量出血,还没有脱离危险期。

经过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影像科等多学科专家的联合会诊,朱先生接受了一系列的综合治疗,有控制出血的,有营养脑神经的,最终奇迹出现了。

“上周开始,朱先生神志逐渐清醒,还能认出自己的亲人。检查结果显示,颅内出血已经被吸收,四肢也能活动了,当然仍需要高压氧治疗。”杨小锋主任说。

“这是一个典型的昏迷病人成功促醒的例子,但肯定不是植物人。”杨小锋主任说,真正能被认定为植物人的很少,大部分都是昏迷病人。虽然从表面上看,他们和植物人无异,对外界没有反应,但并不能就此认定他们就是植物人了。

误诊率20%—45%,不要随便给昏迷病人戴上“植物人”的帽子

“很多人动不动就提植物人,但我必须对植物人这个概念进行澄清。”

所谓“植物人”,是指在严重脑损害后病人长期缺乏高级精神活动的状态,对外界刺激毫无反应,不能说话,肢体无自主运动,眼睛可无目的地转动,貌似清醒,实则昏迷,医学上称之为“持续性植物状态”,俗称“植物人”。

“其实,临床上人们所谓的‘植物人’只是长期昏迷病人。对长期昏迷的病人来说,苏醒并算不上医学奇迹。“杨小锋主任说:”在我们医院,几乎天天都有昏迷病人苏醒,但他们并不是植物人。”

有统计显示,植物人的误诊率高达20%—45%。为了防止误诊,在给一个昏迷病人戴上“植物人”帽子之前,必须要进行一套严格的专家检查和分析。

“除了要通过“昏迷恢复量表”评估外,还要进行功能磁共振评估、神经电生理评估以及脑电图检查等;此外,还必须依靠医生丰富的经验和缜密的临床检查手段。这其中,稍有一环疏忽,就可能造成误诊。“杨小锋主任强调。

深度昏迷各项指标都正常(深度昏迷1个月是促醒黄金时间)(2)

1个月内是昏迷病人促醒的黄金时间

越早开始康复治疗,昏迷病人苏醒机会越大

“时间对于界定‘最低意识状态’的昏迷病人和植物人意义重大。不仅医生需要掌握,患者家属也有必要了解一二,才能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患者的促醒和康复治疗。”杨小锋主任说。

“如果是外伤所致昏迷,3个月内是治疗和康复的关键时期,一年内苏醒机会较大,如果超过了一年,苏醒的可能性就非常渺茫。而对于非外伤原因造成的昏迷,时间更紧迫,只有6个月。”

到现在为止,“植物人”治疗依然是世界级难题。一般来说,昏迷时间在3个月到6个月的,只能算是暂时性“植物人”;昏迷时间在6个月到12个月的,是持续性“植物人”;昏迷时间在12个月以上的,是永久性“植物人”。

而“植物人”如果在6个月内没醒来,苏醒的可能性就很小,“植物人”12个月内没醒来,基本上就不会苏醒。很多被定义为植物人苏醒的案例,其实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植物人,而是昏迷病人。

促醒对于昏迷病人更为重要,越早开始康复治疗,越容易促醒,变成植物人的可能性就越小。杨小锋主任介绍,一般来说,1个月内是昏迷病人促醒的黄金时间,这段时间内如果能醒过来,最终的康复效果也会比较理想。

所以,如果遇到昏迷病人,最好的办法是就近送到有条件的医院及早救治。很多人碰到这种情况,总是先把病患抬到家里等待苏醒,这其实是十分错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