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端午,就讲讲屈原吧,反正现在都喜欢谈爱国,我们一直在教育方面把屈原当作是一个爱国典范。那么屈原是如何爱国的呢?

屈原的家国

屈原有个当今响当当的姓“芈”,不错,就是芈月传的芈。这个姓可不简单,这可是楚王的姓,有人说了,楚王不是姓“熊”吗?错啦,楚王真正也是姓“芈”,“熊”和屈原的“屈”同样是氏而已,也就是说,屈原生下来就是一个贵族。屈氏与昭氏、景氏并称王族三氏。

屈原因何而死谜底终于要揭开了 屈原之死和爱国有关(1)

好了,看官可以大致明了了吧?这楚国只是他们芈家的产业,屈原爱国可以理解为爱家而已,估计那会他都不知道什么是“爱国”这个词。屈原是贵族官宦后代,纯正的根正苗红,对楚国有天生的归属感,他的爱国和老百姓爱自己的小院一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也谈不上所谓精神。

那他到底是什么精神呢?如何走上跳河自尽的地步?

探索屈原最好的途径就是看看他的作品《离骚》。

离骚是屈原自传抒情诗,全文2477个字,不说是否字字珠玑,但是还是可以充分了解其内心世界的。内容详解这里不做细述,大致说说吧。

离骚是牢骚

屈原在离骚一开始就标榜自己出生的高贵,就连自己名字都值得傲娇,自持才学秉异,气质如兰,天天就是戴花弄草,看到草木凋零,生怕自己也自然老去。他幽怨的责骂怀王,不知道上进,还“惟夫党人之偷乐”,全然不能顾全他的”余之中情”。屈原又说怀王忘却了和自己的约定,反而“后悔遁而有他”,责怪怀王反复无常,伤了他的心。我的天啊,屈原内心吃醋嫉妒失宠的心态表露无遗。

屈原每天早上喝花的露水,晚上吃菊花花瓣,哪怕面黄肌瘦,也要“苟余情其信娉以练要”表达用情的专一。屈原如小女人的心态真是活灵活现了。

屈原责备怀王沉湎妃嫔女人堆里,自己反而被这些女人又说成“谣诼谓余以善淫”,就是说屈原很淫荡。

好了,这样的文字离骚里面比比皆是,比如:“苟中情其好修兮,又何必用夫行媒?”“会靀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揽茹蕙以掩泣兮,沾余襟之浪浪”。看,眼泪水都出来了。我们在这里就不继续了。

总之,整部离骚记载的不过就是一男宠失宠后的无尽幽怨的牢骚,而且屈原始终无法摆脱嫉妒、抑郁的状态。最终自尽身亡。

屈原因何而死谜底终于要揭开了 屈原之死和爱国有关(2)

爱情变爱国

的确,屈原的辞赋文笔极佳,但是在当时的年代,写辞赋的对于社会来说是“见视如倡”,如同卖艺卖笑之流。我们从屈原弟子的诗篇中透露的生活就可以佐证这个说法。

早在民国时期,古典文学专家孙次舟教授就说屈原就是一个文学弄臣,倚仗自己的才学和容貌,成为楚怀王众多男宠的一员。后来,朱自清、闻一多都发文表示支持这种说法,甚至闻一多在给李长之的信中就曾把屈原跟梅兰芳相比。

屈原因何而死谜底终于要揭开了 屈原之死和爱国有关(3)

是不是感觉屈原无论从精神还是命运都和电影《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极为相似?

所以,屈原爱国只不过是哀叹他的怀王没有爱惜自家的江山,自己也无太多能力来改变这一局面。不过,一个弄臣干预朝政,无论忠奸都无好下场。

屈原在怀王死后18年才投河自尽的,这期间屈原可以说是一事无成,天天估计就是抹眼泪,这也算是爱国吗?直到秦军破了楚国首都,王陵被烧,这时候屈原哀叹曾经的温柔乡和故人已经化作云烟,终究生无可恋,怀抱一石,投入在汨罗江而死。其行为远没有南公“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豪迈言语,也没有同为楚国贵族项羽的英雄气概。

屈原之所以成为爱国的人民诗人,恐怕是一帮后人用心之后的粉饰罢了。只要不把好好的端午当作断袖节、情人节就好,只因这样的节太多了,歇歇吧!

谢谢阅读!

屈原因何而死谜底终于要揭开了 屈原之死和爱国有关(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