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香港有一个非常优秀的青年演员—陈冠希,但是只是曾经,因为如今的影视圈已经没有他的位置了。

今天和他说一下他曾经的一部作品—《狗咬狗》,看看这个如今被影视圈“唾弃”的年轻人,为什么曾经被看作是香港新生代的希望。

《狗咬狗》一部极其小众香港的电影,从电影的名字就能看出这绝对不是一部温情电影

陈冠希现在的生活太单调(陈冠希的代表作)(1)

《狗咬狗》剧照

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个来自于柬埔寨的杀手棚(陈冠希饰),自幼像狗一般的被“饲养”,为了生存不得不像狗一般的与人“撕咬”,在夹缝之中求得生存的希望。在这种情况之下长大的自然身上多为“兽性”。但是毕竟是人,骨子之中还残存着“善良”。

而另一位主角重案组探员伟(李灿森饰),自幼出生在一个警察家庭,从小把自己的父亲当作偶像,这种人相对于杀手棚而言,成长环境各方面都是比较幸福的,但是钢铁丛林之中披着“现代”的外衣,却也依旧藏着最原始的丑恶。

陈冠希现在的生活太单调(陈冠希的代表作)(2)

《狗咬狗》剧照

杀手与警察本来就是天敌,面对现代文明的法规

一个摧毁,一个捍卫

但是一切都会随着时间改变的。

杀手棚在逃跑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从小被自己父亲“虐待”的智障女孩,他救下了智障女孩,并带着她一起逃亡,可能是因为两人有同命相连之感,两个人的心竟然慢慢地靠在一起,原本如狗般生活着的杀手棚开始感受到了温暖,“人性”慢慢复苏,“兽性”渐渐被融化。

陈冠希现在的生活太单调(陈冠希的代表作)(3)

《狗咬狗》剧照

而另一边探员伟,因为自己行事鲁莽,在追逐杀手棚的时候,屡屡连累自己的同事被害,这使得这个孤僻暴躁的探员开始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从一个法律的捍卫者,变成了一个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摧毁者”,原本的“人性”慢慢的被深处的兽性所代替。

于是便上演了“人性”复苏的“野狗”与“兽性”滋生的“家狗”只见的对接,在最终的一幕探员伟了“制服”杀手棚,竟然不惜以智障女孩的生命相要挟,而此时的女孩正处于临盆之际,生命垂危,可以说此时的探员已经赤裸裸的变成了一条为了复仇而不择手段的“恶狗”。

而面对自己的妻子被挟持,昔日那个“兽性”的杀手棚,竟然下跪求饶,只为换的自己的妻子一命,此时此刻,那条为了生存的“狗”已经开始真正的变成了一个“人”。

陈冠希现在的生活太单调(陈冠希的代表作)(4)

《狗咬狗》剧照

“人变狗”“狗变人”在这情况之下,我们已经没办法去分别到底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曾经的好人可以为了“复仇”做尽坏事?,而曾经的“坏人”又可以为了妻子放弃生命,一切似乎都在潜移默化的变化着。

而最为残酷的是杀手棚的“他人活=自己杀”的这种价值观竟然在贯穿始终,这种思想不仅仅在杀手棚身上体现,在那个号称文明的现代都市之中,白发苍苍的法官这种所谓高等文明,法律法规的捍卫者,竟然因为自己的妻子要和自己离婚,为了保住自己的财产不惜杀之而后快。

而平时正义凛然的警察为了自己的目的也可以对一个弱智女女进行无情地踢打。这一切都似乎在表明兽性与文明程度无关,它仿佛是无处不在。

陈冠希现在的生活太单调(陈冠希的代表作)(5)

《狗咬狗》剧照

最后在临时之际,杀手棚将孩子从妻子肚子取出,自己和妻子、探员伟三人倒地在旁,彻底离开的他们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善与恶”。

再一次与影片的主题句相互呼应“生命以另一种生命作为代价,才可以生存下去”。

幼儿迎着夕阳,带来了生的希望,这似乎是全片之中少有的一丝温暖,也许只有在婴儿身上才有人性最为纯真、最为纯粹的东西,无善、无恶。

好,说完电影内容之后,说说饰演杀手棚的陈冠希,这部电影上映时间为2006年,那一年陈冠希26岁,对于一个出生富裕家庭的青年,要饰演一个生活在底层,而又极其癫狂的边缘人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在电影之中陈冠希诠释的杀手棚,不管从神情、状态以及人物性格都刻画的及其到位,这不得不说这有天分的存在,有些人是适合吃这碗饭的。

陈冠希现在的生活太单调(陈冠希的代表作)(6)

《狗咬狗》剧照

他被很多电影人视为香港电影青年演员的希望不是没有道理,但是两年后,“门事件”发生,一切随之烟消云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