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鄂妃薨了。寝宫内,和尚们在低沉的诵经,木鱼的闷响与磬铃的清脆相互夹杂,让肃穆之中,多了一丝超脱的悠远。
董鄂妃静静的躺在床上,一纱薄帘将她隔在了俗世凡尘之外。她的丈夫顺治皇帝坐在一旁,神色黯然,沉默的低下了头。
此时的顺治,弥漫的悲哀已经让他的身体毫无知觉。他看似无言,脑海中却闪过一幅幅过往的画面。董鄂妃入宫仅四年,两人感情却已经深到了骨子里。对于世间男女而言,最悲哀的,莫过于情深缘浅。佳人香消玉殒,往日的柔情蜜意、画眉举案,也均化为了一缕青烟。
有人曾经说过,痛哭流涕只是一种浅层面的情绪爆发,而默默无言才是痛入骨髓的悲伤。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董鄂妃的一颗心,全都系在了深爱的丈夫身上。
就在几天前,病榻上的董鄂妃已经奄奄一息,她挣扎着起身,向守在一旁的顺治皇帝提出两个请求。
一是请皇上保重龙体,善待佟妃娘娘;二是请皇上大赦天下,宽恕所有的太医。
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然而董鄂妃的善良,却让人十分动容。她的两个请求看似简单,实则思维缜密,考虑周详,将自己去世之后的负面影响,降到了最低的程度。可谓公私兼顾,面面俱到。
第一个要求,是私。作为一名妻子,她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去世,会让丈夫伤心过度,进而影响到自己的身体。因此“保重龙体”这句话并不是一句假、大、空的虚言,而是实实在在的关心。
另外一句“善待佟妃娘娘”,则更是一个用心良苦的的提醒。宫中的嫔妃不止一人,董鄂妃希望自己去世之后,顺治能够尽快忘掉自己,将注意力转移到别人身上,可以开启新的生活。
第二个要求,是公。第一句“大赦天下”其实也是一种提醒,顺治不仅是一名丈夫,更重要的身份,还是肩负亿万百姓的皇帝。她希望借这句话,能够唤起顺治的责任心,进而缓解那悲伤的情绪。
紧跟着的一句“宽恕太医”,目的就更加简单,自己去世的最大背锅者,非宫中太医莫属。她担心顺治伤心之下,会株连无辜大开杀戒,这样不仅让自己良心不安,更是影响丈夫的声誉。
董鄂妃的临终遗憾,既是一种大彻大悟,又是一种大慈大悲。然而她唯一没有想到的,便是顺治皇帝对她的用情之深,已经超越了对于世俗皇权的留恋。
董鄂妃被顺治捧在手心里,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遭到了天大的忌恨
董鄂妃得的是天花。这种病有一个特点,病毒不会自己产生,必须得是人传人,或是物传人。
入宫之前,董鄂妃原本已经嫁过人,她与顺治的结合属于典型的二婚。在那个封建的年代,还是在规矩森严的皇宫里,她具有天然的招黑体质,属于流言蜚语与恶意中伤的核心目标人物。再加上顺治对她的万千宠爱,可以说是捧在手心里怕摔了,含在嘴巴里怕化了。
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顺治所做的一切,却把她推到了羡慕嫉妒恨的风口浪尖之上。
顺治一心想把她封为皇后,却遭到了母亲孝庄的极力阻挠。原因有简单,孝庄看不上董鄂妃,不仅心里瞧不起,甚至曾经当众表明了她的态度。
皇上最疼爱的,不是我这个母后,也不是自己的儿子。他的命根子,是那个黄花半老,醮夫再嫁的鄂妃。
当然,这样的评论,看似恶毒,更多的却是抱怨的成分,因为婆媳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民间如此,皇家同样亦是使然。
对于董鄂妃得病的起源,顺治也曾产生过怀疑。但作为一名深陷情网的男人,他却选择了逃避与自欺欺人,对外宣称董鄂妃只是重症风寒。也许在顺治的心里,寻找让爱妃康复的办法,远比查找真相更加重要,也更加紧急。
顺治对董鄂妃的照顾,可以说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了满足她想要一个孩子的愿望,他明知天花能够传染,却不顾孝庄的反对,把三皇子玄烨接进了董鄂妃的寝宫。结果可想而知,八岁的玄烨也染上了同样的恶疾。这样的举动,不仅坑娘,而且坑孩儿。
好在玄烨福大命大,在孝庄的照顾下,服下芨芨草后转危为安。芨芨草是民间喂牛的饲料,不想却有祛病除疾的功效。然而当孝庄派人把芨芨草送给董鄂妃时,顺治却勃然大怒,直接把这唯一的救命良药丢到了地上。
如果用情过度,那么这份爱,就变成了孽缘。此时的顺治已经方寸大乱,他寄托于佛祖的法力,能够逆转乾坤,保住爱妃的性命。然而命中有时终须有,当命中没有之时,就算对着诸天神佛发愿,结果也是枉然。
董鄂妃薨了,死因看似很明显,实则却是晦暗不明。老天爷对每个人都很公平,你得到多少,必然也会失去多少,但对于董鄂妃而言,得到了万千宠爱,却需要用自己的性命来偿还。这其间的得失,怕是没人能说得明白。然而她的离世,所造成的影响,却远远没那么简单。
董鄂妃离世,顺治皇帝决意出家为僧,孝庄颤抖着递给他一杯毒酒。
听到董鄂妃去世的消息,孝庄的心情是复杂的,有怜悯有黯然,更多的,便是那份解脱的轻松感。
她走进灵堂,面无表情的把拐杖伸进棺材,挑出董鄂妃尸身上的衣物,直接丢到一边,有些嫌弃的命人直接烧掉。接着,她又对正在假哭的佟贵妃,冷冰冰的说道:你怎么哭的比唱的还好听呢,没有眼泪就甭哭!
在她看来,董鄂妃的去世,对宫中所有的人来说,是个解脱。但她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儿子顺治,此时已经万念俱灰,打算走上一条绝路。
顺治皇帝六岁登基,为了让他坐稳帝位,孝庄以一介妇人之身,游走在诸多狼子野心的王公大臣之中,甚至不惜下嫁给了摄政王多尔衮。女人本弱,为母则刚,为这个儿子,孝庄可以说是用尽了洪荒之力。
然而她所做的一切,却在顺治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阴影。
作为一名儿子,他对玷污母亲的多尔衮无比痛恨,亲政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他从坟墓里扒出来,鞭尸泄愤,挫骨扬灰。作为一名皇帝,政治斗争的尔虞我诈,让他厌烦;王公大臣的虚伪迎逢,更是让他恶心。
在供奉大清列祖列宗的奉先殿里,他做出了禅位出家的决定,还哭着对孝庄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母后,这满朝文武大臣和宫女太监,他们个个敬我怕我,却都是在利用我。儿臣表面上是万乘至尊,实际上却是一个孤家寡人。只有董鄂妃,她从未把我当做皇帝,而是把我当做丈夫,当做自己的弟弟。多少个夜晚,我们无话不谈,一起哭过,也一起笑过。直到这时,儿臣才活了过来。可如今,她也弃我而去了。
听了这番话,孝庄绝望了,她没料到,顺治对董鄂妃的情意,已经深到了如此地步,甚至就连大清江山与自己这个亲娘都无法替代。
此时她知道,顺治已经不可能回头了,但同时她也明白,皇帝出家为僧,是何等荒唐的行径。如果顺治出家,必然会引起朝廷打乱,那么爱新觉罗的天下,怕是也就保不住了。
虎毒尚不食子,更何况,是一位刀光剑影中将儿子养大的母亲。孝庄用一双颤抖的手,递给儿子一杯毒酒,顺治顿时明白了她的意思。他早已心如死灰,出家与死亡,对他而言其实并无区别。顺治脸色平静的接过毒酒,抬手就要一饮而尽。
就在此时,一个幼小的身影却突然闯了进来,他夺过毒酒,直接在地上摔了个稀碎,用他那稚嫩的声调苦苦哀求孝庄。
祖母,宁肯让孙儿死,也不能让皇阿玛死呀!
这个幼小身影的主人,正是刚满八岁的玄烨。孝庄心如刀绞,她望着一心求死的儿子与泪流满面的孙子,眼前一黑,直接晕了过去。
公元一六六二年,玄烨即皇帝位,改元康熙。他的父亲顺治皇帝则出家为僧,法号:行痴。
八年后,父子再次相见,这一见,却是永别。即位八年之后,十六岁的康熙铲除了奸臣鳌拜,掌握了朝廷大权,他再次去拜见了自己的父亲。
不过而立之年的顺治皇帝,哦,不对,是僧人行痴,已是身形干枯,满脸憔悴。
出家之后,他独身隐居深山,每日除了诵经敬佛,便是醉心于稻种的改良之法。民以食为天,曾经是一朝天子的他,心中其实并没有放下天下的百姓。在他看来,每亩田地里多产一斤稻米,这天下也就多了一份富足与安宁。
父子之间的交谈,行痴口中讲的,全是天下大道,人间至理。
所谓天子,在贫僧看来,乃天道之子,当视祸福如草芥,履水火为平地,亲近万物,奉行天意,而天意藏于民心之中。
听闻此言,少年的康熙自是躬身受教,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此时的行痴早已身欢重疾,命不久矣。
望着远去的康熙,行痴目光深远。其中,有对骨肉深情的留恋,然而更多的,却是一份怅然的解脱感。时隔八年,他即将于心爱的董鄂妃再次相见。到时,他将把她抱在怀里,继续用那轻柔的话语,诉说八年未见的思念....
写在最后:
有人曾经说过,董鄂妃属于典型的红颜祸水。为了她,大清开国之君顺治舍弃了皇位;为了她,千古一代康熙差点死于天花;为了她,一代圣后孝庄尝尽了骨肉离别之痛。
然而她有错吗?作为一个女人,她深爱自己的丈夫,同时也拥有丈夫的爱,就算生命到了尽头,心头挂念与担心的,还是丈夫以后的生活。所谓“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如果非得说她有错的话,那便是她的丈夫是一朝天子,而她则身不由己的卷入了宫斗的旋涡之中。
往期精彩文章:
重温《康熙王朝》:才懂身为青楼女子,紫云为何替康熙喝下了毒酒
重温《康熙王朝》:容妃究竟做错了什么?落了一个刷马桶的下场
重温《康熙王朝》:苏麻究竟做错了什么?被迫当了一辈子尼姑
本文创作为电视剧《康熙王朝》为准,侵权必删。姑妄言之姑听之,欢迎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