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穿越剧霸占了中国荧屏的半个江湖,前段时间网剧《太子妃升职记》在拥有无数个槽点的情况下火了起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如果你穿越回古代,你该怎么社交,你能玩什么?
老土一直羡慕《鲁兵逊漂流记》书中交给大家的生存技能;但是人饭饱思淫欲嘛,一旦没有生存威胁的时候,人是需要靠娱乐打发自己的时间,所以淘宝,QQ出来能火,打发了无数人的空闲时间嘛。老土在这篇文章中就想分享一下,如果你穿越了,你能在古代玩什么:
二、叠糖纸头
将糖纸折叠成一个个生动的动物、人物造型,可能到90后这代人就成了儿时的绝版了。有时候做一个造型需要好几张糖纸,所以小时候吃完的糖纸都不肯丢的,女同学们都喜欢拿收藏的糖纸拿出来炫耀的呢;将收集到的糖纸抹平后沾点水贴在玻璃窗上,等干了以后揭下来就整洁如新,然后压在课本里收藏起来。儿时收藏糖纸头可以像大人调换邮票一样和朋友交换。糖纸头多的小朋友用糖纸折叠出的动物、人物,造型丰富,色彩斑斓,夹藏在书里做书签,很别致,很可爱......啧啧,时间都去哪了,儿时难再回。
三、造房子
小时候,只要有一块空地,孩子便会找来伙伴用粉笔在地上画好格子,然后先玩的孩子缩起一只脚,另一只脚踢着格子中的抛物,便一级一级玩起造房子的游戏来。过去孩子玩,大人不玩,房子造了半天还是那么狭小。现在孩子们已经不玩这个游戏了,大人们却认真造起房子来了。
一般规则是:
(1)布沙袋或石块或瓦片,必须一格一格地往前跳,不得越格,不得压线,否则判为失误;
(2)中途失误,可在下一轮轮到时,从失误格开始继续往下跳;
(3)不得在方格内久留。
老土老家小道传闻,这是从后宫传出来的游戏,不禁遐想。
四、打弹子(打弹珠)
打弹子的玩法多种多样,有击球的,有打进洞的等。握紧弹子,摆好姿势,屏住呼吸,瞄准目标,用劲发力,“砰”的一声,击中目标,感觉真好。对于打弹子这游戏来说,要有技巧和感觉,更要有一种天赋(男生们就以收集弹珠为自己的乐趣,就和现在的孩子收集纸牌一样,把自己珍藏的弹珠拿出来炫耀就和大将军打了胜仗一般高兴)。
五,弹弓
儿时玩弹弓总想射中小鸟和气球,但老土基本打不中小鸟,总被朋友嬉笑。现代小孩玩弹弓者少见,被各式玩具手枪、汽枪所代替,没有了制作弹弓的那种骄傲和乐趣。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小经纪”中已有“弹弓”的记载。用铁“豆条”弯成叉型两小环处各系一长短相等的皮筋,两皮筋另端各连在一长兽皮之两端。也有用小树叉做弓身的。
弹弓打法:玩时一手握手柄,一手捏夹小石子的小兽皮,瞄准目标,向后一拉后松手,将站石子射出,例如:斜式直臂摆打(具体参考视频前期可以直瞄打,后期转入估瞄打、意瞄打。该种打法结合了腕托弹弓的稳定性(力量够就可以),又延续了传统弓摆的优势,是一种易于掌握、准度稳定的打法。
六、翻骨牌
中国人对麻将可谓是情有独钟:大人们喜欢玩,孩子们也总摆弄;孩子们用四个麻将牌、一个骰子,利用骰子掷高的瞬间,“翻”、“立”、“摆”,津津有味玩上了翻麻将牌。麻将牌在他们手下被玩得劈啪着响,翻弄着各式花样,变化着各种姿态。越玩到后面难度越高,一定要眼明手快,反应敏捷,不然的话,准抓瞎。麻将牌也可用猪、羊、牛的小关节骨替代。(现在也可以做堆积木式的玩法,甚至有吉尼斯纪录和相关俱乐部。)
七、滚铁环
那时不论是铁环、竹环,只要是环都能拿来滚。手拿带钩的控制棒,铁环便在你的指挥下随心所欲地滚动,趟水塘,过路障,正钩滚,反钩滚,不仅练技能,更能练体能。(老土看到现在很多健身俱乐部都有呼啦圈,甚至教程;假如玩呼啦圈能帮你减肥,我建议你去滚铁环,绝对能减肥,而且健美。)
八、盯橄榄核
用橄榄核作玩具,这在当时的男性中风行一时。在地上划个方框,各自摆上自己的橄榄核。瞄准、拉开、放,有时嘴也帮着发力:“出去!”目标被击出框,可再盯,反之被别人盯,以此类推。由于橄榄核是两头尖中间胖的造型,大小不一,胖瘦不等,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所以要盯准它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嵌在地砖缝隙里的,即使盯到它也无济于事;还有的人则是把橄榄核的一头磨出一个子面,或是把橄榄核的两头都磨掉,一枚小小的橄榄核在手上能玩得色彩斑斓,能玩得花样百出,就睡觉都能玩到睡梦中也在心痛输掉的“大宝将”,惦记着“小二狗”手里的“王中王”。
九,放孔明灯
孔明灯又叫天灯,俗称许愿灯,又称祈天灯。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手工艺品,在古代多做军事用途。现代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 之用。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象征丰收成功,幸福年年。一般在元宵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施放;以前的男女不能看电影,一般以放天灯来表达爱意。(老土终于知道为什么清女孩子看电影没有用了,还是放天灯管用啊)
十,猜灯谜
灯谜是写在彩灯上面的谜语,谜语来源于汉族民间口谜,后经文人加工成为谜,它在中国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隐语”或“廋辞”。秦汉时则成为一种书面创作。三国时代,猜谜盛行。在宋代出现了灯谜。人们将谜条系于五彩花灯上,供人猜射。明清时代,猜灯谜在汉族民间十分流行。
灯谜谜底的方法:1.拆字法2.离合法3.增补法4.减损法5.半面法6.方位法7.参差法8.移位法9.残缺法10.通假法11.盈亏法12.会意法13.一字反义法14.正字反侧法15.题外暗扣法16.谜底别解17.谜面别解18.与虎谋皮 19.拟面征底20.拆底就面21.谜面更新22.格助谜活23.谜面加注24.有典化无典 25.场合和对象暗扣26.一谜多底27.旧谜新猜28.字字双谜(可惜现在有了度娘,大家脑子都生浆糊了吧)
十二,九连环
民间传统智力玩具。明《丹铅总录》;“九连环,两者互相贯为一,行得关捩,解之为二,又合二为一。”清代十分流行。当时的九连环,采用金属丝制成圆形,小环九枚,九枚相连,套在条形横板或各式框架上,其框柄有剑形、如意形、蝴蝶形、梅花形等,各环均以铜杆与之相接。玩时,依法使九环全部连贯于铜圈上,或经穿套全部解下。后来采用铜或铁制作。其解法多种多样,可合可分,变化多端。
九连环包含了几位深奥的数列原理,如果照不出其中的规律,是很难解开的。如果你面对的是“十九连环”,一秒钟解一步,你要花四天以上的时间;如果是“四十九连坏”,则需要一千万年以上的时间!(真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解环还需系环人啊!老土感慨:就我这鸽子仁大小的脑核,果然玩不来这种高智商的游戏啊。)
十三,七巧板
亦称“七巧图”、“智慧板”,民间传统智力玩具,唐代燕几演变而来。流传到民间,逐渐演变为拼图板玩具,即用正方形薄板、三夹板或硬板纸,分截为七块,稍加剪裁即成。玩法将七块板拆开,拼凑成七块图形。如人物动态、动物植物形象、住房建筑、山亭楼阁、船轿车马、花卉鸟虫、太空星象以及各种几何图形。可一个人玩,亦可几个人进行各种比赛。由于设计科学,构思巧妙变化无穷,能提高人的想象和判断能力,启发儿童智慧。
十四,捉迷藏
也叫“躲猫猫” ,“躲猫猫”是一人在原地闭眼倒数一段时间,在指定地点大家藏匿在各处,等时间一到去搜寻藏匿人员,即可捉到一人结束,也可挑战找到全部藏匿人员;捉迷藏其中还有“瞎子捉跛子”:先由数人手拿手的围成一个圆圈,其中一人用手帕包住双眼扮瞎子,另由一人将一只手缚在腿上装跛子。游戏开始时,跛子在圈内边吹口哨边跳动,瞎子顺着哨声扑捉,如捉住跛子即胜,可换另一对再捉。
十五,解绷绷(跳绳)
由二人或多人轮流玩耍,用一根细线绳,两端连接为环形,先由其中一人用双手撑开构成一种几何图形,然后由另一人双手用挑、穿、勾等方法改变原来的图形,这样二人或多人轮流解绷,巧妙的绷出各种图形,能者为胜。玩者女性者多。
游戏玩法:
游戏的玩法是先打个小巧的结,环绕于双手,撑开在空中,准备动作就做好了。翻花绳分单人和双人两种。
单人的玩法是将绳圈套在双手上,用双手手指或缠或绕或穿或挑,经过翻转将线绳在手指间绷出各种花样来。
双人翻花绳的玩法是:一人以手指将绳圈编成一种花样,另一人用手指接过来,翻成不同的花样,相互交替,直到一方不能再翻下去为止。
十六,斗蟋蟀
古时娱乐性的斗蟋蟀,通常是在陶制的或磁制的蛐蛐罐中进行。两雄相遇,一场激战就开始了。首先猛烈振翅鸣叫,一是给自己加油鼓劲,二是要灭灭对手的威风,然后才呲牙咧嘴的开始决斗。头顶,脚踢,卷动着长长的触须,不停地旋转身体,寻找有利位置,勇敢扑杀。
几个回合之后,弱者垂头丧气,败下阵去,胜者仰头挺胸,趾高气昂,向主人邀功请赏。最善斗的当属蟋蟀科的墨蛉,民间百姓称为黑头将军。一只既能鸣又善斗的好蟋蟀,不但会成为斗蛐蛐者的荣耀,同样会成为蟋蟀王国中的王者。但是,玩弄蟋蟀一定要注意不要玩物丧志。(没有听说斗蟋蟀玩物丧志的,但是还真有斗鸡皇帝差点丢掉江山的;古人自古就有喜斗鸡,斗蟋蟀的文风,估摸着就跟西班牙人喜欢斗牛一样吧,)
十七,拈石子
亦称“抓子”、“拈石子”。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云:“是月也,女妇闲,手五丸,且掷,且拾、且承、曰抓子儿”。
儿时女同学常玩拈子,玩法是;用小石子五粒,先把几粒石子握在手中,掷上其中一子,同时将其余石子掷于桌面或地上,俗称“放子”。而后开始拾子,即掷上一子,接而俯拾一子,再掷上一粒接而俯拾二子,依次拾完。(这个版本很多,规则都可以根据玩者的难易做改变)
十八,放风筝
风筝亦称“纸鸢”、“风禽”等,历史悠久,流传甚广。
风筝,杭人称“纸鸢”、 “鸢儿”,为民间传统游戏。大都于春风和煦的二、三月放飞风筝。风筝的技艺全在做工,从扎细竹骨架,到糊以纸绢,涂以彩绘,调准提线,系以长线,各道工序十分讲究。南宋时风筝制作工艺相当发展,放风筝在杭州成为盛行的娱乐游戏。当时已有放风筝比赛活动,比赛常在春游时进行,地点在西湖断桥一带,比赛方法据《武林旧事》卷三“西湖游幸”载:“竞纵纸鸢,以相勾引,相牵剪截,以绝线者为负”。即两根风筝线绞在一起,以先绞断者为输。(老土槽点:这也是古代男女搞对象的经典娱乐之一,终于知道现在宅男为什么这么多了,像老土这样的都宅在家写文章了,怎么可能有女朋友)
十九,下棋
古代人把下棋叫博弈 或者对弈,中国古代一般都玩象棋和围棋
孔子:“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象棋,亦作“象碁”、中国象棋,汉族棋类益智游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先秦时期已有记载(民间一般传闻是楚汉相争产生)。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主要流行于华人及汉字文化圈的国家,象棋是中国正式开展的78个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是首届世界智力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之一。
围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棋盘上有纵横各19条直线将棋盘分成361个交叉点,棋子走在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落子后不能移动,以围地多者为胜。中国古代围棋是黑白双方在对角星位处各摆放两子(对角星布局),由白棋先行。现代围棋由日本发展而来,取消了座子规则,黑先白后,使围棋的变化更加复杂多变。围棋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棋盘游戏。(老土槽点:棋类游戏有多少种“围棋、国际象棋、象棋、日本将棋、韩国将棋(象棋变体、盗版象棋)、军棋、黑白棋、五子棋(五子连珠)、六子棋(连六棋)、西洋跳棋、中国跳棋、斗兽棋、打井棋(过三关)、四子棋、非洲棋、L棋、蛋棋、六连棋”果然世界人民都喜欢把自己局限在小小的棋局当中)
二十,抖空竹
明代《帝京景物略》“春场”中有童谣“杨柳儿青,放空钟”,证明此游戏在中国已有较久的历史。普通空 竹分单轴和双轴两种。轴内是空的,每个轴上有孔四、五个不等,孔内用木片作笛以利发声。连着轴有一个圆柱状的把,把的中段稍细。空竹除木制、竹制外,亦有用茶壶盖等器皿作代替物的。把空竹悬于系在两根小棍顶端的细绳上,玩者两手各持一棍来回拉动,便可产生旋转并随速度加快发出嗡嗡的响声。 (老土槽点:玩这个的朋友是不是都砸过自己,有一次老土差点砸到小兄弟......呜呜,所以发誓不再玩了。)
二十一,折纸
“折纸能锻炼人的综合协调能力,包括手、眼和大脑。比如学习折纸需要用眼睛看折叠的过程,并在看的同时思考,记住过程;在折的时候,要亲自动手,其间遇到问题,还要仔细去想刚才别人是怎么叠的。这样就可以帮助开动脑筋、活跃思维,从而达到手、眼、脑三位一体的综合协调。由于老年人记忆力会下降,因此,折纸所起到的这些作用会更明显,甚至可以让人重新焕发青春(老土槽点:老家有种折纸游戏叫做“放屁”啪,响了,谁放的屁)。
二十二,竹蜻蜓
只要有一片薄薄的竹篾,一根细细的把柄,用力一旋,它就会飞起来。这就是竹蜻蜓。竹蜻蜓的出现,或说始于晋朝,或说始于明朝。它的原理与桨和橹有关,而桨和橹在中国已有四千多年历史。它后来传入欧洲,对现代直升机的诞生产生了启迪作用。现代直升飞机的概念,最早要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竹蜻蜓。
制作方法:
把纸片剪下来,翻过来,使背面朝上,在两边涂上胶水。
沿虚线把一侧折过来粘好。
再折另一侧,粘好。
用针扎两个小圆孔,准备穿竹条。
沿中心斜虚线把一侧向上折起大约20度。
把两根细竹条分别插入两个小孔,并用胶粘住,下面用纸条把两根竹条缠在一起,用胶粘住。
胶干后,用两手搓竹条,叶片旋转。向下方吹风。这时一松手,它便可以飞起来了。(老土槽点:老土总幻想竹蜻蜓带我飞上天空,后来飞机就出现了)
这22个游戏都是老土儿时的童年回忆和中华之瑰宝,其中有很多是可以自己动手制作的小玩意。
有一项关于中国小孩和美国小孩创新能力的调查就表明:
中国小孩就缺乏动手能力上;中国小孩家长总是强调学,学,学......,别输在起跑线上,所以理论丰富,动手能力差;而美国的小孩从小就和爸爸在车间或者工具间制作机械,或者属于自己的玩具,动手能力是非常丰富的。
国家也强调要理论联系实践嘛,所以希望我的这篇文章能给下一代带来点什么。
看到这相信有心的家长都会收藏了,更有心的家长还会买制作材料回家,有行动力的家长还会跟孩子一起制作,玩耍;而那些新婚的,要结婚的有心的也会收藏起来,更有心的会自己先学习研究,以后可以教自己的小孩,有行动力的看了估计就要造小孩了吧,反正现在中国二胎政策放开了嘛。老土希望我的一篇文章,能带来一点改变就够了。
更好好玩有趣的社交游戏尽在老土laotu90,一起探讨更好玩更有趣的社交游戏
广告位空缺,等待金主联系,老土还需要收入,望各位看官多担待多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