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意识是怎么产生的,这是一个长久困扰人们的问题。我们知道构成人类大脑的基本元素和一块石头无异,都是碳氢氧元素,区别就是元素排列组合的顺序不同,那么人类的意识是怎么回事呢,意识和这个世界有什么联系呢。这就要从物理学上那个著名的实验:双缝干涉实验说起。

量子力学灵魂到底去哪了(量子力学的探索)(1)

双缝干涉实验

19世纪初,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最先做了这个实验,一个光源穿过小孔后又经过双缝,在后面显示板上呈现出双缝干涉条纹,托马斯杨证明了光的波动性。但随着物理学的发展,实验仪器的先进,物理学家们在实验装置旁安装观测仪器观测光子是如果相互干涉形成干涉条纹的,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就在物理学家们观测的一瞬间,干涉条纹消失了。取代的是两条亮纹,当物理学家们停止观测的时候,干涉条纹再一次出现。

量子力学灵魂到底去哪了(量子力学的探索)(2)

干涉条纹消失

后来他们将光子改为电子,在逐个发射电子完后,显示屏上依旧呈现出干涉条纹,难道电子也是波吗?他们又安装好观测装置来观测电子的运动轨迹,两条亮纹又一次取代了干涉条纹,当人们停止观测时,干涉条纹再一次出现。幽灵般的电子好像知道人类要观测他们,在观测的一瞬间,他们呈现出了粒子的特性,当人们停止观测时,他们又呈现出了波的特性。随后,法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的德布罗意提出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这取决于人类,当有人类意识参与进来的时候,它们就呈现出粒子的状态,当没有人类意识参与的时候,他们呈现出波的状态。奥地利物理学家埃尔文薛定谔建立了二阶偏微分方程,描述粒子的这种特性,通过方程得到当有意识参与进来后,波函数如何塌缩成粒子态。

量子力学灵魂到底去哪了(量子力学的探索)(3)

关于这里,爱因斯坦和好友波尔之间有个很有名的故事,有一天爱因斯坦问波尔:你是否真的相信,当没有人看月亮的时候,月亮就不在那里,它只是一缕波,月亮之所以在那里是因为有人看了它一眼。而波尔的回答是:你能提供给我一个反向证明吗?你是否能够向我证明,当没有人看着它的时候月亮一直在那里?

讲到这里,我们的物理学似乎朝向了唯心主义发展的道路上去了。比如你家里没人时,家里的一切都是一缕概率波飘散在房间中,当你打开门的一瞬间,波函数瞬间塌缩变成了家具等。难道宇宙的产生是因为一个有意识的智慧生物的诞生。宇宙才塌缩成现在的这般模样,那意识是如何产生的呢?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