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作为一部经典的爱情小说,逾百年来一直备受欢迎,不少女性都将它奉为人生指南。
用现代流行语描述,《简爱》是一部典型的“大女主”小说。
作为主人公的简爱,孤儿出身,在贫寒的寄宿学校奋斗,最终以独特的个人魅力俘获富二代罗切斯特,爱情地位双丰收。
在《简爱》里,所有的配角、包括男主都像是片片绿叶,任劳任怨地映衬着简爱的独立、自尊、善良。
然而,与所有的“大女主剧”一样,《简爱》也存在逻辑无法自洽的情节缺陷;简爱本人也并非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她的性格中,占比更大的反而是缺乏同理心、讨好型人格和时隐时现的自卑。
寡妇门前是非多,简爱还要添几个简爱自从父母双亡后就被舅舅收养,当里德舅舅去世后,里德舅妈出于对丈夫的承诺,依然抚养着简爱。
寄人篱下也许有心酸,但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里德舅妈不够温和,但她终究还是一手拉扯大了四个孩子,最多只是一个因为疲惫而急躁的寡妇,实在算不得恶人。
在很多大事上,里德舅妈的做法都没有问题,比如送简爱去学校,以及将她叔叔和其遗留下的遗产如实告知。
这个结论并不是臆测,原文很多段落都有暗示:
“你没有钱;你父亲没给你留下钱;你该去要饭,不该在这儿跟我们这些绅士的孩子一起过活,跟我们吃一样的东西,穿我们妈妈的钱买来的衣服。”
简爱的表哥约翰曾经这样出言伤害过她,但从这几句话的描述中,我们能够看出一个基本事实——
里德舅妈并没有因为不喜欢外甥女就恶意苛待她,简爱的衣食住行基本都能保障,而且简爱在家里的地位仍然是小姐,有保姆照顾:
“......还得听保姆白茜的责骂,弄得心里很不痛快,而且自己觉得体质不如伊丽莎、约翰和乔奇安娜·里德,又感到低人一等。”
保姆也许对她严厉了些,但想想《乱世佳人》里斯嘉丽的黑人嬷嬷认真负责地盯着斯嘉丽的一举一动,为了确保她举止优雅,连饭都不让多吃几口,对比之下,简爱反而显得有些玻璃心了。
里德舅妈最大的污点是过于严厉,但是这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她。
《简爱》发生的故事背景是19世纪中叶,当时的社会对女性并不宽容,尤其是家里有钱有地位的女人,如果举止不端就会被自己的社交圈除名,相当于社会性死亡。
里德舅妈年轻丧夫,不仅要守好财产确保自己和子女的生活,还要殚精竭虑地维护好名声。
简爱的个性倔强、阴沉,她当然希望外甥女能够“努力培养一种更加天真随和的性情,一种更加活泼可爱的态度——大概是更轻快、更坦率、更自然的一种”。
里德舅妈错就错在没有读过育儿方面的书籍,不知道管教孩子要靠疏不靠堵,才招致了简爱的叛逆反弹。
简爱在和表哥约翰的斗嘴中丧失理智,将对方打流血后被关了禁闭。
第二天解除禁闭后,简爱对里德舅妈说:
“你不是我的亲属,我很高兴。我这一辈子永远不再叫你舅妈。我长大以后也决不来看你;要是有谁问我,我怎么爱你,你又怎么待我,我就说,我一想起你就恶心,你对我残酷到了可耻的地步。”
而里德舅妈是如何反应的呢?
“里德太太看上去很害怕;活计从她的膝头上掉了下来;她举起双手,摇来晃去,愁眉苦脸,像是要哭似的。
“简,你怎么了?干吗抖得这么厉害?你想喝点儿水吗?”
“你想要什么别的吗?简?我向你担保,我是想做你的朋友的。”
“简,这些事你不懂;孩子有错就得改正。”
“欺骗不是我的缺点!”我粗野地大声叫道。
“可是你性子暴躁,简,这一点你总得承认;现在回婴儿室去吧——亲爱的——去躺一会儿。”
“我不是你的亲爱的;我不能躺下;里德太太,早点送我进学校,我恨住在这儿。”
“我真的要早点送她进学校,”里德太太自言自语地说,收起活儿,突然走出屋去。
自己的孩子被外甥女殴打,里德舅妈没有对简爱施加暴力,只是选择关她禁闭;而当简爱提出要去学校时,虽然没有将她送去条件优越的私立寄宿,却也没有横加阻拦,还是给了简爱受教育的机会。
如果里德舅妈真的如同简爱形容地那般残酷,根本不会让她去求学,把她困在家里,像保姆一样地对待,才是真正的恶毒;对比最近的热播剧《安家》里房似锦的亲妈,后者不仅苛待女儿,还撕了她的入学通知书,即便如此房似锦还是在不断给家里寄钱,而里德舅妈的作为可谓仁至义尽,却还是被简爱记恨许久。
我们不能奢望遇到的都是温柔可亲的人,那并不现实;我们应该感激能伸出援手的人,即便那帮助显得冷酷无情,但它确确实实地将你从悬崖边拉起,让你不至于坠入深渊。
如果简爱能从自怨自艾的世界中抬起头来看看身边人,就会知道没有一个人的生活是容易的。
个人遭遇的不幸并不能构成陷入负面情绪的必要条件,更多境地比她悲惨的人(比如《小公主》的主角萨拉,变成孤儿还是未改真挚温柔)并没有选择像她一样孤冷自傲(自卑也是自傲的一种表现)。
简爱的世界里,只有自己的委屈,没有他人的不易。
感情不纯粹的人才会拿钱换亲情除了自我意识过剩、缺乏同理心之外,简爱的性格中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讨好型人格。
她的讨好对象并不是罗切斯特,而是叔叔那边的三个表兄妹。
简爱发现罗切斯特已婚的事实,又羞又恼之下选择鲁莽出走,又因为考虑不周而将自己陷入危险,幸好被一户人家所救;更令人开心的是这家人原来是简爱的表兄妹,而简爱同时获得了叔叔留下的2万英镑遗产。这一发现令简爱欣喜若狂,但她在狂喜之下,却做出了一个看似正确、实则不恰当的决定。
简爱找人立下公证,将财产一分为四,自己和三个表兄妹一人一份。
对于她来说,这就是维系亲情的手段,但在原文的很多描写中,我们会发现作为这笔财产的受赠方,尤其是简爱的表兄圣约翰实际并不赞成她的行为。
首先,圣约翰在一开始通知简爱获得大笔遗产时,有意将自己是她表兄的身份隐瞒了:
“我想不通,布里格斯先生干吗要写信给你谈起我;他怎么认识你的,怎么会想到,你这个住在这样偏僻角落里的人有力量帮他发现我。”
“哦!我是个牧师,”他说;“稀奇古怪的事往往是去问牧师的。”门闩又喀嚓一响。
“不,这不能使我满意!”我嚷道;在这个匆促的、没作出解释的回答中,的确有一种什么东西,它不仅没减弱而且反而比以前更加激起了我的好奇心。
“这是件很奇怪的事,”我补充说。“我得多知道一些。”
“改天吧。”
“不行;今天晚上!——今天晚上!”当他从门那儿转过身来的时候,我就站到他和门之间。他看上去有点尴尬。
“你不把一切都告诉我,你肯定就不能走!”我说。
“现在我倒不想说。”
圣约翰没有想过要通过简爱和财富扯上关系,他的第一反应是避嫌;而当简爱提出要均分财产时,圣约翰再三表明:
“简,我愿意做你的哥哥——我的妹妹愿意做你的姐姐——不必拿牺牲你的正当权利作为条件。”
圣约翰为什么这么不想要简爱的钱呢?他并不是不需要,而是正常人面对像简爱这种感情单一、社会关系少的偏执女性时,总会被其表现出的病态狂热震慑住而不敢靠前,更不敢接受经济上的援助,以免以后被死死捆绑。
有人说这是简爱渴望亲情的体现,但亲情不是通过钱砸出来的、更不会因为金钱而变得紧密。
简爱将财产分割,实际是内心缺乏安全感,不敢惹表亲们生气,不愿制造隔阂——这些不是一个有底气的人会做出的理智决定。
拿我们自己为参考,在和父母的交往中,我们是不是从来不会小心翼翼,一直都是理直气壮?
退一步说,即使不是父母这种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就算是和朋友往来,又有几个人会陪小意呢?很少有人会在中奖后把奖金和朋友平分吧。
讨好型人格往往无私又自私,胆小又坚强,顺从又反抗。
她们渴望爱又推开爱,倾向于为自己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推脱自己的责任。
真正强大的人格不会用牺牲去换取一段感情,他们始终相信“你若盛开,蝴蝶自来”;明白爱你的人无论怎样都会爱你,知道自己本身值得被爱,同时乐于献出真情实感去对待别人;不惧怕可能会受到的伤害,因为足够自信能随时得到新的爱。
简爱没有读者想象的自立,她的自尊其实是一层一捅就破的窗户纸,她的讨好型人格只有在后期才渐渐得到治愈,而真正让她勇敢踏出第一步的,恰恰是她所不屑一顾的金钱。
爱人还是爱己,自尊与自卑的强烈撕扯简爱在答应了表哥圣约翰的求婚后,决定一起去印度。出发前,她终于鼓起勇气去拜访了罗切斯特,而这次拜访令她看到罗切斯特已经由于火灾变得又瞎又残,简爱当即回心转意,和罗切斯特结婚生子了。
简爱心意的转变,与罗切斯特眼瞎且残疾有密切的关系,倒不如说,如果罗切斯特还是像以前一样健康机敏,简爱也许不会选择留下,而是跟着表哥远赴印度传教了。
这并不是无中生有,我们可以从简爱与罗切斯特相逢的对话中一窥端倪:
“是你——是不是,简?那么,你回到我这儿来了?”
“是的。”
“你没死在哪条溪流下的哪个沟壑里?你不是在陌生人中间的一个憔悴的流浪者?”
“不是,先生,我现在是个独立的人了。”
“独立!你这是什么意思,简?”
“我那在马德拉斯岛的叔叔去世了,他留给我五千英镑的遗产。”
“啊,这是事实——这是真的!”他嚷道;“我做梦也决不会想到。而且,还有她那奇特的声音,既温柔,又那么令人兴奋,那么惹人生气;它让我枯萎的心高兴起来,它把生命注入了我的心。——什么,简妮特!你是个独立的人了?一个有钱的人了?”
“很有钱,先生。要是你不让我跟你住在一块儿,我可以在你家旁边造一所我自己的房子,你晚上要人陪伴的时候,可以过来坐在我的客厅里。”
面对罗切斯特,简爱最先说明的不是自己对他情感上的眷恋,而是直截了当地说——
我现在有钱了,我和你一样,是一个独立的人。
这段对话恰恰说明了简爱之前有多么在意自己和罗切斯特经济地位上的不平等:
虽然她之前用精神平等那段慷慨激昂的独立演说令罗切斯特叹服,但究其本质,简爱并没有做到真正的洒脱,而是真切地被经济上的困窘和外表上的平凡所困扰的。
世界上有哪个真正不在意金钱的人会被贫穷刺痛呢?富翁不会因为别人嘲笑他穷而大动肝火,美女不会由于他人中伤而认为自己丑陋。
正是简爱这番急切的剖白,让我们听出了弦外之音,感受到了她性格当中矛盾的地方。
简爱的幸福看似是自己争取而来,实际上她一直很被动很紧绷,反倒是罗切斯特先发现自己的心意(也发现了简爱的心思),然后安排家境优渥外表美丽的英格拉姆来家里小住,促使简爱勇敢直面她对罗切斯特的爱情。
试想一下,一个真正独立的灵魂,在遇到自己的爱人时是不会轻易放手的;即便没有钱也没有地位,也要通过努力去摘那一颗看似遥远的星。这才是勇敢的做法,而伟大的盖茨比已经给我们做出了最好的表率。
❤️ 简爱的美好,不在于其品德,而在于她真实
《简爱》是一部充满魅力的文学作品,里面的人物塑造都很饱满,也不出戏,每个人的每个选择都是符合人物性格的。
简爱是一个优点缺点并存的角色。
也许她不是一个合格“大女主”,但她是一个可爱的人,一个值得交往的朋友。
首先,她热爱学习,精通法语,钢琴熟练,绘画技巧也有一定水准;同时,她是一个好老师,在她的教导下,阿戴勒的拼写在短期内就进步飞快,这一点也得到了罗切斯特的认可;
其次,她的视野很开阔,不拘泥于书本上的知识。
罗切斯特一开始是把她当做朋友交流的,而简爱当时是一个18岁的少女,却能和游历各地的35岁的成熟男性平等交流,已经充分说明了她的见识广博。
最后,她虽然记仇,但也能在多年后听到表哥约翰自杀的消息后选择原谅里德舅妈,还真心实意地担心她会不会过度悲痛。
我们在生活里遇到的很多人,包括我们自己也是各种矛盾性格的集合体:比如在熟人面前肆无忌惮,在生人面前彬彬有礼;工作时勤勤恳恳雷厉风行,回到家懒懒散散一觉不起。
简爱正是因为有了各种各样的小缺点,才更像是我们认识的一个熟人,一个平凡又不凡的女生。
写这篇文章并不是为了批判简爱,而是希望能从另一个视角看待这个角色。颂歌听得太多,偶尔辛辣一下又如何呢?
大家觉得简爱有什么性格特点?你在《简爱》里最喜欢的角色是谁?欢迎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