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8年尾开始,不少手机都开始宣传自己的产品采用“液冷散热”技术,包括但不限于OPPO、vivo、索尼、黑鲨、nubia等。相较于PC端已经成熟的“水冷”,这个“液冷”似乎更加玄乎 —— 从字面上理解,是不是真的有液体在手机里流动?

手机液冷散热缺点 手机的液冷散热(1)

首先要说的是,这是炒冷饭,这项技术在手机中早已经出现过,如今也并没有质的提升 —— 铜管液冷散热的祖师爷是NEC Medias X N-06E(手机业务已倒闭),爸爸级的是各位熟悉的诺基亚Lumia 950 。但众所周知,Lumia 950的散热控制做得并不好……值得一提的是,索尼Xperia Z2当年也悄悄使用了该技术,但没有做太多宣传。

手机液冷散热缺点 手机的液冷散热(2)

那么“液冷”怎么回事?似乎看拆机大家都是一根铜管啊?

通常情况下,流体(气体或液体)的热对流效率是要高于固体的热传导效率的,这就是液冷出现的最根本原因:用冷却液的热对流取代热传导,从而加速热量交换过程。什么?强迫对流?不好意思,手机里的空间不允许你这么玩。

手机液冷散热缺点 手机的液冷散热(3)

铜管内的液体在热源端被加热,甚至发生相变(铜管内液体气化,未证实,至今比较怀疑能否发生),在热管内形成热对流,到散热端冷却后流回热源,如此往复,达到加速热传递的目的。另有一种说法是通过铜管内的离子

手机液冷散热缺点 手机的液冷散热(4)

热管可以加速热传递是真的,但加速的程度取决于对流速度,在没法装入水泵的手机里,对流速度除了要靠液体本身外,跟热管的截面积是有很大关系的。所以稍微正常一点的热管都是圆管装的,但嫁接到手机里,只能敲扁 —— 效率相对于圆管而言大幅度降低。

手机液冷散热缺点 手机的液冷散热(5)

总而言之,目前大多数手机内部采用的“液冷散热”可以直接理解成聊胜于无,该压不住的时候依旧压不住,吹得再好,散热效率不高(跟某蛇笔记本电脑一样一样的)。目前散热技术与电池技术一样出现瓶颈,有些厂商是拓展机内空间、有些厂商是外置一个小风扇……

希望本文对于好奇宝宝们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