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2分)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1、“朱文公”是指 (朝) 家, 家的 。(2分)

2、“连……也已经……”这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2分)

3、作者把“似乎确凿”两个看似相矛盾的词放在一起,为什么?(2分)

4、“只有一些野草”一句写出了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2分)

5、作者为什么说百草园“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2分)

6、作者着力写百草园是因为?(2分)

初中如何只刷自己薄弱的题(给初中学生最完整的一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自测题)(1)

(二)(36分)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初中如何只刷自己薄弱的题(给初中学生最完整的一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自测题)(2)

7、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6分)

络( ) 臃肿 ( ) 桑葚( )

斑蝥( ) 后窍 ( ) 油蛉( )

8、在原文按课文填空;这句话是 描写,写出了“我”的

。(4分)

9、用“‖”给选文分层,从详略的角度看,第一层是 写;第二层

写。(2分)

10、本文语言生动,作者用 来描写菜畦和桑葚;用 来形容伏在菜花上的黄蜂和窜向云霄的叫天子。分别从 两个方面生动而形象地描写百草园的景象。(6分)

11、选文的写作顺序是从整体到局部,整体部分的内容从 ;局部部分的内容从 。(4分)

12、选文写了春天的 ;盛夏的 ;秋天的 。(3分)

13、用电影术语说,写“不必说……也不必说……”是百草园的 ;“短短的”是百草园的 。(2分)

14、在众多植物中,作者为什么重点写何首乌,原因其一是为了

;其二是为了 。(2分)

15、选文用了几种修辞,请抄出句子,并指出是什么修辞?(2分)

(1)

(2)

16、在描写“泥墙根一带”时,作者从几个方面来写,选词填空:(5分)

(1)听觉写了

(2)视觉写了

(3)味觉写了

初中如何只刷自己薄弱的题(给初中学生最完整的一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自测题)(3)

(三)(22分)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 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 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17、解释下列词语:(3分)

(1)人迹罕至

(2)鉴赏

(3)相宜

18、按原文在选文的横线上填写动词。(7分)

19、选文中心是写百草园雪后捕鸟的乐趣,却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这种写法叫什么?

(2分)

20、文中描写括号里的文字作用: (2分)

21、“张飞鸟”引号的作用: (2分)

22、选文写拍雪人、塑雪罗汉等活动,揭示了儿童怎样的心理活动? (2分)

23、选文详写捕鸟过程,作者分别从

四个方面写,这样写的作用:

。(4分)

初中如何只刷自己薄弱的题(给初中学生最完整的一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自测题)(4)

(四)(8分)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24、选文在全文是 段,起 的作用。(2分)

25、选文流露了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各是什么样的感情。(2分)

26、为什么在“蟋蟀”和“木莲”等前面加上“我的”,后面加上“们”?(2分)

27、三个“也许”句,表现作者什么样的心态?(2分)

初中如何只刷自己薄弱的题(给初中学生最完整的一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自测题)(5)

(五)(8分)

(1)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

(2)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3)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28、从选文(1)可以知道先生的性格特点 ,表现在(用原文回答) (2分)

29、选文(2)中为什么学生读书没有标点。而先生读书有标点。(2分)

30、选文(3)在文中的作用:(2分)

31、根据全文的内容回答:(2分)

课文有一段插叙,故事是 ;这段插叙的作用:

初中如何只刷自己薄弱的题(给初中学生最完整的一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自测题)(6)

(六)(14分)

文学常识填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自《 》 ,原名《 》

作者 ,原名 ,字 ,浙江 人。是我国伟大的 。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 》,并首次使用“ ”笔名。他有一句非常著名的名言

”我们还学过他的一篇文章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