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得知四个世纪后我们的世界即将消亡,我们是应该穷尽一生为子孙的的逃离做准备,还是应该享受当下,顺其自然?

如果我们得知了宇宙中其他智慧体的存在,我们是该示好,沉默还是直接消灭?

宇宙中是否有通用的道德标准?

这三个问题,是贯穿在刘慈欣的《三体》三部曲中的核心内容。与外星文明的接触,并不一定是电影里呈现的友好的隔空交流或是炫目的星际大战。每一个文明都像森林里拿枪的猎手,在黑暗里默默潜伏,先发制人是唯一的准则。为了不被其他文明攻击,每个文明都会尽量隐藏自己并且毫不犹豫的的消灭所有已经暴露的文明。如果抛弃浪漫的幻想,用冷酷的理性去重新构建整个宇宙,会发现生存残酷到我们难以想象。

三体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三体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如何波澜壮阔的故事)(1)

处在文明襁褓中的人类,就像在黑暗危险的森林中点起一堆篝火渴望引起注意的孩子,怀着天真的幻想向宇宙中发射了一条友好的信息,渴望在辽阔的宇宙中找到自己的同伴。四光年外,一个在三颗无规则运行的太阳主导下的百余次毁灭与重生的文明在苟延残喘之际欣喜地发现了这片美丽而原始的新大陆,于是他们立即决定开始侵略。是的,三体人的冷酷和理性告诉他们,这不可能是一个文明对另一个文明的同情与收留,要想生存下去,只能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杀戮。他们用魔鬼般的技术封死了地球上的科技进步,并且监视着地球上每一个角落的一举一动,然后浩浩荡荡的开始了驶向地球的四个世纪的航程。

人类知道了三体舰队将要到来的消息,人们起初有两种想法。第一,逃亡主义。用尽地球资源造出可以逃脱追捕的飞船,将地球上的一部分人送入太空寻找新家园或开始永恒的流浪,为地球留下文明的种子。但这个想法很快被否决,因为在对逃亡的人选上有争执。在这样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要如何选出有资格活下去的人类而剥夺大多数人的生存权?这关系到人类的根本价值体系。所以,大多数人在确信自己的后代不可能登上飞船逃离之后,他们成为了逃亡计划的坚决反对者。既然不能都活,那就一起死。第二,加强军事建设,积极迎战。尽管明明知道三体世界的技术远远领先人类,但那些处在低技术时代的军人和科学家,还是怀着对全人类的崇高的责任感,投入一项他们即将穷尽一生也看不到任何成果的工作。

全世界都在对三体的恐惧感和对子孙后代的责任感的驱使下全身心投入到军事与科技事业。随后而来的便是由于资源消耗带来的经济衰退。人们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仿佛回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国。许多人饿死,人们终日生活在压抑与恐惧中,经济文化水平急速倒退,科学技术也几乎没有任何进展。渐渐地,人们对这种无谓的挣扎绝望了,各国开始把人民生计作为国家首要大计,人们开始着眼当下,只想着舒舒服服的过完有生之年,再也不想去操心四百年之后的事了。然而,就是在这种相对民主宽松的条件下,一直停滞的科技文化迅速发展。人们造出了庞大的星际舰队,加上科技的繁荣,人类傲慢地认为三体人在地球强大的科技面前一定不堪一击,全人类沉浸在自己构建出的美好幻想中。直到三体的先遣探测器到达,一个直径只有三点五米的水滴状物,没有携带任何武器,却在几分钟内将人类前去迎接的2000艘恒星级战舰尽数消灭。人类被三体的科技所震撼,再次陷入恐慌。然而,早在危机之前就有人冷静的认识到了人类必败的现实。军人章北海在水滴到来之前劫持了一架飞船以最大功率逃向宇宙深处,当时他被当做卑鄙的逃亡主义的继承者而遭到全力追杀,而后事实证明他们和后来前去追捕他们的飞船确实是宇宙中唯一存活的人类。同样认识到现实的还有面壁者(见后文)罗辑。不过他更加深刻认识到的是宇宙文明之间残酷的现实,并据此想到了对抗三体星人的办法:以向宇宙发射三体行星坐标来威胁三体星人撤兵。宇宙如此广阔,对于技术高到一定程度的智慧体,攻击可能比探测更经济。因此在探测到可能存在的文明时,为了避免将来可能的威胁,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展开攻击,而这毁灭一个世界的决定只要一个坐标就够了。然而因为地球曾和三体行星通过信,一旦三体被暴露,地球也迟早会被发现,所以这是一个同归于尽的做法。

三体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三体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如何波澜壮阔的故事)(2)

但罗辑确实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威慑到三体人。他们停止了进攻并与地球开始了友好的交流。人们渐渐在两个文明共同发展的美好景象中忘记了三体人的本来面目。他们开始憎恨罗辑,因为他总是杀气腾腾随时准备发射毁灭两个世界的信号。人们也憎恨章北海,因为他自私的抛弃人类只想独活。不过最终的历史却证明这是在人类历史中做出最正确决定的两个人。

面对灾难,民主自由的社会是最脆弱的。是的,人类是有崇高的道德和爱心,但这爱顶多延伸到自己的几代子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私和短见,没有人能够真正站在全人类的利益去做决定。所以民主的结果就是,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而争夺,达成共识的过程是缓慢的,而且结果很可能是无知可笑的。而在历史上,早期的人类文明社会都是极权社会。因为在危险与动荡的世界里,极权是最好的统治方式。一旦危机来临,统治者可以凭自己的意愿迅速作出反应而不需进行繁琐的全民公投或照顾各方的利益而耽误宝贵的时间。虽然不排除统治者昏庸无能的可能,但也不会比民主社会在面对危机时的骚乱无作为差到哪里去。更何况,只要统治者的应对是正确的,那么这种由上而下的金字塔机构必然是最高效的执行模式。况且,万一真遇到了这种整个文明必须要做出一部分舍弃的时候,人们就会按照严格的等级自动做出选择,就像蚁巢被毁蚂蚁们会优先保护蚁后一样,这都是严酷的生存进化出的本能。然而,极权社会只适用于时刻面临危机的世界,只用于生存,这种压迫和禁锢不利于物种的繁荣和发展。所以,在人类已经进化到足够强大,世界看起来不再危险时,人类无可避免的步入了民主社会。

三体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三体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如何波澜壮阔的故事)(3)

在民主社会里,政治宽松,思想解放,经济和科技都将快速发展,人类看起来更加强大了。然而,已经深入人心的平等与自由的价值观注定了人类在面对灾难时的不堪一击。更强大的同时也更脆弱,这就是文明发展的必然规律。在章北海劫持的战舰上,为了应对险恶的宇宙环境,这些从民主时代来的人迅速的建立了一个小型的极权社会,将全舰人的命运交到几名军官手中。地球方面同样,因为三体人无处不在的监视,人们只能把拯救地球的任务交到四名面壁者手中,给他们极大的权力和资源,这也是某种程度上的极权。人类让他们可以独立的实施自己的计划,但要向所有人隐藏自己的计划。因为三体人可以监视人的行动和交流,但监视不了人的思想。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一切战略与计谋都限制在面壁者自己的思想中。四个优秀的领导者都理智的制定了自己的计划并付诸实施。事实证明这四人都有卓越的远见和真正站在全人类角度思考的理智。为了计划的完整,他们在冬眠中孤独的跨过一个又一个世纪。没有同伴,没有理解,他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被当做为了隐藏他们真正目的的欺骗与掩饰。然而,要拯救一个文明不可能不做出任何牺牲。但在倡导公平自由的民主社会里任何蓄意的牺牲都会被都当做谋杀。在全人类的谴责中,这些面壁者要么被以反人类罪处死,要么受不了压力而自杀。即使是最终成功的罗辑也在守护人类命运的同时默默承受咒骂。民主社会注定不能容忍任何程度的极权,而在危机中能拯救民主社会的方法偏偏就是把决定权交到少数人手里。这是文明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难以逃脱的残酷的诅咒。

在罗辑苦心维持的微妙平衡中,人类和三体似乎暂时形成了和平发展的共荣局面。这使人们渐渐忘记了三体人的本来目的,甚至有人善良的提出将太阳系中的一些行星作为三体人逃难的新家园。然而,三体是一匹时刻会为了生存拼死一搏的孤狼,随时准备背水一战。就在执剑人的交接仪式上,当罗辑将手里的引力波信号发射器交到下一任执剑人程心的手上时,三体人对地球上的所有引力波发射器发动攻击。而怀着对两个文明的爱,温柔的执剑人程心最终没能按下毁灭两个世界的按钮。而她的温柔,造成了人类失去了威慑三体人的砝码。三体人毫不犹豫的命令,在三个月后三体舰队到来之前,所有人类迁移至澳大利亚。逾期未迁移的人类将全部被消灭。甚至希望用对人类断粮的方法让人类互相残杀以减少人口。人类再一次认识到生存竞争的残酷,整个文明危在旦夕。然而这时,曾经被人类蔑视的在宇宙中叛逃的飞船上的人们拯救了人类。他们在经历了互相厮杀的磨砺,早就形成了适应宇宙的残酷理性的价值观。他们替人类按下了信号发射器的按钮,用飞船发出了毁灭两个文明的信号。

三体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三体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如何波澜壮阔的故事)(4)

三体人离开了。危机暂时过去,人类开始欢呼。人们甚至开始责备程心当时为什么不按下按钮。然而,三年后,人们远远的观望到,三体行星被毁灭了。一颗质量很小的物体以光速冲向三体行星的恒星,极大的速度使得它的质量在相对论效应下急速扩大,击中恒星后恒星物质喷射状外泄,熊熊的星际大火很快使三体行星的表面变成一片岩浆,随后三体行星在恒星的大气的摩擦中不断减速,最终做向心运动撞向恒星,恒星和行星一起灭亡。(看到三体的结局,人类惧怕了。人类再次开始自以为是的对抗无法战胜的高等文明。拟对抗和三体类似的攻击,人们在四颗类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以及海王星背后建立能供人类永久居住的太空城,企图用这四颗巨大的行星挡住太阳毁灭迸发的辐射。人类本以为能安然逃脱,然而人类再次用自己的傲慢低估了对手,并最终葬送了自己。敌人显然发现了光粒攻击的盲区,便换了一种更彻底的攻击方法——二维化。将一小块纸条大小的二维平面发射到太阳系,其所在的三维空间便会急速地向二维空间坍缩。第三个维度退化到二维便使二维平面有了巨大的面积。所有的三维物体都将以原子级的精确度按照比例毫无重叠的在二维平面上展开,成为一幅死的画。就像沙漠里下陷的漩涡,太阳系的一切都无可避免的被吸入这幅巨大的画里,而逃离这场毁灭的逃逸速度是光速。而光速飞船早在之前就被人们当做个别人的逃亡主义而禁止研发了。人类最终将整个文明葬送在自己手里。

这场看似浩大的毁灭只不过是宇宙之中的一段小小插曲,更多的毁灭正在不断上演。文明之脆弱如蝼蚁,而坚韧却也如蝼蚁。想想人类对待蝗虫的态度。人类与蝗虫的技术水平之差远大于三体或宇宙中的高等文明与人类。一个人可以轻易地碾死一只蝗虫,甚至消灭一群蝗虫。然而在人类锲而不舍的追杀下蝗虫依然生生不息。如果能彻底消灭蝗虫,相信人类宁愿用原子弹把蝗虫所到之处夷为平地。而人类之所以没有这么做,是因为蝗虫和人类的栖息地太接近,用原子弹毁灭蝗虫的同时人类自己也会因为辐射和核冬天饱受损失。然而,如果蝗虫在一颗距地球几万光年外的行星上,而人类又有足够的力量消灭他们,为了避免它们将来跋山涉水来到地球糟蹋我们的粮食,相信人类会不吝以最致命的武器彻底消灭他们。那可不仅仅是原子弹了。在宇宙间文明的角力中,终极武器便是宇宙规律了。刘慈欣在小说中设想了两种武器。第一种就是光速。如果降低真空中的光速,使它降至一个星系的第三宇宙速度以下,那么根据宇宙中所有速度都不能超越光速的原则,这个星系的所有物质都不能到达自身引力的逃逸速度,也就是被永远的困在了星系中,毫无疑问所有生命体都不能逃脱。第二种就是二维化。这是最彻底也最致命的武器。因为二维化的过程永远不会停止。多处毁灭文明的二维平面最终将连为一体,最终将整个宇宙二维化。也许你会以为高等文明自己也会随着宇宙的二维化而毁灭。然而刘慈欣设想了一种更为可怕的情形,高等文明会把自己改造成二维生物继续生存,所以对这样的打击毫不吝惜。他甚至还设想宇宙曾有过10维的田园时代,就是在一次一次文明的毁灭中才降到了现在的三维。

三体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三体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如何波澜壮阔的故事)(5)

人类在文明社会中的道德观在生存的打击下变得不堪一击。为了获得更多的燃料和装备,在宇宙中逃亡的四艘飞船对彼此展开了大屠杀,甚至吃掉死去同伴们的尸体;而人类为了解决地球上的一时危机,宁愿引来其他文明的攻击,和三体人同归于尽;而宇宙中的高等文明更是为了自己的生存不吝惜消灭一切可能的生命,甚至一次次毁灭宇宙。。。如果在一个文明内部,这些有悖道德的行为可能以为了种族的生存为由被当做正当的决定。然而如果放观宇宙,一个个文明的自私和短见暴露无遗。每个文明的所谓道德都只限于文明内部,对于其他文明,甚至其他生物,文明是奉行零道德的原始人。虽然人类也曾对三体人抱有好感,愿意为逃亡中的他们提供栖息地,不过这只是人类在(自以为)自我强大之余对弱小生物的怜悯,就像我们在自己安居乐业的同时也顺带对一些珍贵的动物提供保护一样,只是在没有生存威胁时候的消遣。而一旦这些生物拥有的了人类更强大的力量时,人类对他们的态度一下从自己圈养的宠物变成了生存对手,人们便会顿时撕去文明的外衣,变得凶残野蛮起来。即使是现在,人类也有诸如此类的设想,比如电影猩球崛起。一旦面临生存的威胁,每个生物都会变成目光短浅的利己主义者。最小的可能只顾及个人,比如听说三体来袭时人们纷纷强行自顾逃命,导致大量的伤亡;稍微长远一点的可能顾及一代人,比如人类为了赶走眼前的三体人不顾一切的引来攻击,哪怕明知不久的将来自己的后代也会因这个决定而灭亡;更大的也许有高等文明为了自己文明的延续不顾一切的清扫宇宙中可能的威胁,并不断改造自己以能够在降维的宇宙中生存,不过这种生存也只延续到宇宙被降到零维,再也没有生物能生存为止。。。

然而确实有跨越个体,跨越种族甚至包含宇宙的大爱。程心就是一个例子。可能看过小说的许多人会嫌弃她的心慈手软,优柔寡断。是的,她是一个失败者,甚至可以说整个人类都间接的葬送在他的手上。她在担任执剑人的时候 ,出于对两个文明的爱而放弃了向宇宙发射三体行星的坐标;在后来托马斯韦德不惜反抗全人类执意要研制光速飞船的时候,因为怕伤及无辜,她将韦德送上了行刑台;甚至在人类毁灭之后,她宁愿从安逸舒适的小宇宙中走入严酷的宇宙,只因为响应归零者的号召使宇宙正常坍缩。。。。为人类文明做出正确决定的,都是绝对理性冷酷的,把道德与慈悲抛之脑后的人。而程心总是站在他们的反面,甚至总是阻挠他们拯救人类的事业。所以在人类的眼中程心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失败者。然而程心的失败不是因为她的无私,而是因为其他人的自私。在这样一个人人自保的宇宙里,她作为一个弱小的观望者,却总是怀着一颗上帝般博爱的心,结果只能是悲惨而被耻笑的。宇宙的规律便是物竞天择,残忍是生物的本性。然而宇宙中需要程心这样的人。只是她太过弱小。而真正的强者就是应该守护整个宇宙的命运。故事最后出现的归零者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的存在也为这黑暗森林般的宇宙增添了一抹亮色。

三体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三体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如何波澜壮阔的故事)(6)

《三体》宏大壮阔,但每一个细节都如历史般真实。刘慈欣在写这个故事时就立志这么做,现在他做到了。一段跨越五个世纪覆盖整个宇宙的小说,就被刘慈欣这么一笔一划精心雕琢出来。每一件事都是通过一个个鲜活朴实的个体的视角来叙述,从不用上帝视角粗略宏观的描述。仿佛是刘慈欣帮我们揭开画布的一角,这一角真实而朴实的展现在眼前,却更激发我们去想象整张画面的宏阔。此外,作为一个硬派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小说总是以坚实的物理定律作为基础,并且对所有提出的超越现有科技的设想都提出了详细的理论和操作依据。四维空间和低光速黑洞包括宏原子,量子态,弦理论等都由高深的物理概念在他的描述下变成可感的现实。正是由于很多像刘慈欣这样的科幻小说家负责任的态度,很多曾经的的科幻小说现在已经变为了现实。毫无根据的虚构只能叫做幻想。即使是科幻也应该是现实的反映,刘慈欣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深刻的人文情怀让他的作品经得起推敲和考验。

作者:kelly 来源:知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