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每课知识点和写作的学习。

看资深教师杜du的备课重点,方便指导学生进行语文的学习!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五单元的语文学习吧。

第五单元

一、单元要素

1、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2、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宇宙的另一边教学设计及意图(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奇妙的想象教学重点)(1)

二、单元目标

1. 认识13个字,会写23个字,会写25个词语。

2.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大胆和神奇的想象。

3. 能和同学交流自己想象到的内容。

4. 能梳理和回顾课文中的想象故事,交流对大胆想象的体会,感受大胆想象的乐趣。

5. 能借助习作例文进一步体会丰富与神奇的想象。

宇宙的另一边教学设计及意图(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奇妙的想象教学重点)(2)

16 宇宙的另一边

第16课课文目标

1. 认识“吁”这个生字,会写“淌、秘”等10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说说课文都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

3. 感受作者奇妙的想象,并能试着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什么秘密。

第16课语文基础落实

1.指导易错字:“吁”

宇宙的另一边教学设计及意图(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奇妙的想象教学重点)(3)

2.指导字形:“秘密”

3.指导词义:“浩瀚”“思绪”“穿梭”“尴尬”并拓展用途。

第16课课文学习

1.梳理脉络。

(1)宇宙的另一边什么样子?作者写了什么?文中有一句总写宇宙另一边特点的关键语句,你们在读书时注意到了吗?

(2)作家在哪些段落又展开具体想象的呢?

(3)作者围绕着“宇宙的另一边”,先写了想象前,再写的想象中,最后写的想象后。

2.具体看一看宇宙另一边的我是什么样子的?

(1)整理内容

地球这一边的我、宇宙另一边的他、拿作业、收作业、爬楼梯、下楼梯、趴在窗台看星星想他、趴在窗台看星星想我

(2)提炼方法

想象的世界什么都可能发生,一切都那么奇妙,作者用了相似联想,宇宙的这一边有我,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也应该有个我吧?这就增加了想象的合理性,大家都帮着作品里的小男孩想一想,

宇宙的另一边教学设计及意图(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奇妙的想象教学重点)(4)

地球这边的我( ),宇宙另一边的他是不是( )?

3.预习4、5自然段,试着填写下面的表格。

万物

地球的这一边

宇宙的另一边

冬天下

夏天下

太阳

从东边升起

从西边升起

石头

没有生命

像花一样开放,

像人一样行走

......

小结:作者还是用相似 对比联想的方法去展开丰富的想象,让我们看到宇宙的另一边不仅有人物,还有雪、太阳、石头......

第16课拓展延伸

宇宙的另一边教学设计及意图(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奇妙的想象教学重点)(5)

1.现在我们也展开自己的想象,想一想我们生活的自然万物还可以有什么?

2.用相似联想法再想想,哪个学科,还有有什么有趣的内容?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

3.完成预习自测单,开学后与老师同学们深入交流。

17 我变成了一棵树

第17课课文目标

1.认识“希、痒”等7个生字,会写“状、狐”等13个字,会写“形状、狐狸”等16个词语。

2. 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3. 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第17课语文基础落实

1.认读词语,识记生字

希望 痒痒 鳄鱼 丁零 香肠 糖醋排骨 希 痒 鳄 丁 零 肠 醋

2.指导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狐、狸、继、续

宇宙的另一边教学设计及意图(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奇妙的想象教学重点)(6)

第17课课文学习

1.了解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

2.理清思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文章分三部分来写:

第一部分(1-4)段:因为“我”不想回家吃饭,所以想变成一棵树。

第二部分(5-11)段:“我”变成了长满各种形状鸟窝的树,动物们和妈妈都住了进来,非常有意思。

第三部分(12-23)段:妈妈在鸟窝里给小动物们分食物,“我”馋得直流口水。原来的英英不爱吃饭,妈妈却想办法让英英主动想吃饭,我感受到了妈妈对英英的爱,最了解“我”的人到底还是妈妈。

用归并段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我”因为(不想回家吃饭)而希望(自己变成一棵树),愿望实现以后,发生了(一连串有意思的事)。

宇宙的另一边教学设计及意图(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奇妙的想象教学重点)(7)

3.通读课文,学生在这一连串有意思的事情中找出自己认为最有意思的事,指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段落入手感受最有意思的事。

4.分角色朗读15-19段,感受想象世界的神奇。

5. 感受作者是怎样展开想象的:

要大胆想象。

创造出现实不存在的事物和景象。

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奇特的事都有可能发生。

第17课拓展想象

学生想象自己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根据学习卡的提示,把自己的想象简单的写一写。

学习卡

想变成什么

变了以后发生的奇妙的事

习作 奇妙的想象

习作目标

宇宙的另一边教学设计及意图(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奇妙的想象教学重点)(8)

1、借助习作例文,进一步体会丰富与神奇的想象。

2、大胆想象,写出一个想象故事。

3、展示想象成果,体会写作的快乐。

习作学习

1、走进情境,交流梦想

学生交流自己的梦想,开启想象的大门。

2、选择事物,趣味拟题

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大胆想象,拟出题目。

3、例文引路,学会方法

通过学习两篇习作例文,学会其写作方法,明确思路。

(1)每个自然段对应一个梦想(条理清晰)

(2)反复句式(突出心情,增强情感)

(3)铅笔像什么(联系事物特点合理想象)

4、佳文赏析,领悟写法。

通过学生例文,再次领悟此次习作的写作方法。并通过学生间的交流,学会评价。

5、写作锦囊,教师总结

(1)趣味拟题

(2)联系事物特点合理想象

(3)反方向大胆想象更有趣

以上是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整体学习重点,有了它,学生学习有了明确的目标,方便大家对照上面的内容进行查缺补漏。

关注我,发现更多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