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学会这几点的人幸福会不期而至(不得善终的人都是什么样的)(1)

字面译文:

整个“道”可以姑且看作“一”,“道”产生阴阳,阴阳互相交融又产生和谐之气,最后阳气、阴气、和气三者互相作用,产生了万物。

万物背阴而向阳,阴阳二气互相冲融产生和气。

(人们最厌恶的,就是沦为“孤、寡、不穀”,但是侯王们又经常以此自称。所以,很多时候世间万物是看似受损其实是受益,或者看似受益其实是受损。别人教我的道理,我也用来教导他人。蛮横霸道的人难以得到善终,我将这句话当作施教的主导思想。)

学会这几点的人幸福会不期而至(不得善终的人都是什么样的)(2)

领会译文:

一、二、三,是创生万物的过程,总根源是混生成一,所以对于千姿百态的万物而言,道是独一无二的。

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多元论的宇宙观,再到一元论的宇宙观是值得称道的。

值得注意的是老子讲的是一生二,不是一分二,是从中派生的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原来的一仍然存在,可是一分为了二,是指一分裂成了互相对立的二,有了二以后,一就有可能因为对立而不存在了,分二强调的是斗争,生二强调的是和谐与包容,生二是两者共存。

学会这几点的人幸福会不期而至(不得善终的人都是什么样的)(3)

宏观的道理讲完了,微观的道理就是处事,“损之而益,益之而损”的事例很多,如父母溺爱子女,造成其害;严格要求与批评责备,才是真正的增而益之。天花乱坠地为自己添彩,结果往往会降低自己的威望;实事求是地自我批评,表面上看是贬损了自己,其实是增益了自己的影响。

那些蛮横霸道的人难得善终,老子认为,人的死亡源于刚愎自用和自以为是的逞强,它们造成自矜自伐与自见自彰的心理状态与行为样态,导致人们在经验世界的冲突与对立,招来杀身的危机。

所以敢于逞强使气的,往往会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而不逞强、安分守己的人,往往能苟全性命,仔细去观察那些身患癌症的病人,好大一部分都是性格争强好胜,遇事急躁,有自己的成见,因为自己内心的匮乏,所以外在的表现会比较蛮横,这样于己是非常不利的。

学会这几点的人幸福会不期而至(不得善终的人都是什么样的)(4)

我们想要活得长寿、快乐,要尽量放下成见,多包容别人的错误,多理解别人,用柔身去击退强敌的方法会更显德性,德与道是相辅相成的,能做到大德之人,就离道不远了。

当一个人懂得了阴阳转化、斟酌损益的道理,就不会到处去出风头逞强使气了。逞强使气的人常常是不得好死的。不逞强使气,灾难就会离得远些,是是非非也不会找上门,他就会是一个快快乐乐、健健康康的人!

学会这几点的人幸福会不期而至(不得善终的人都是什么样的)(5)

在这一点上,我们见到因贪返贫的人不胜枚举,贪和贫这两个字很像,所以一直是一种冥冥之中的警示,说明贪真的很容易变贫,你看那些一个又一个落网的贪官,他们在贪的时候只会想到富,却忘记了只要被抓就有可能被判死刑或者无期徒刑,并且所贪的财产也都要上交国家,那些在股市上加杠杆的年轻人,一直信奉富贵险中求,可是却忘了如果出现了波动,自己就会被强制平仓,还可能失去所有的本金,所以豪赌的人是很难过上一世顺遂的生活的,当人生变成了过山车般,大起大落,又有几人能够承受其中的艰辛。

学会这几点的人幸福会不期而至(不得善终的人都是什么样的)(6)

平平淡淡看似无趣,但是在平淡之中才更有乐趣,因为平淡也可以无限的创造,创造出无限的惊喜与快乐,最重要的是当一个人情绪稳定,生活平淡又不乏精彩,苦难会少,乐趣和快乐会多啊!这不就是人人在追求的吗?

最后,也许你会明白,原来一切由心造,一切的苦与乐都是由自己的感受来决定的,评定人和承受人就是自己,只能自己为自己负责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