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7 15:26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张留 区委报道组 吕耀明 蔡卡特

新时代基层工作新思路(新时代新萧山年终特稿①)(1)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

在即将过去的2017年,地处长三角南翼的萧山,以独特的勇气和魄力,不忘初心、勇立潮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书写体现世界名城风貌现代化国际城区的传奇,在这片土地上镌刻下新时代的印记。

这一年,萧山在新时代交出新答卷——围绕打造体现世界名城风貌的现代化国际城区总目标,推进“全域城市化、区域一体化、城区国际化”三化联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

这一年,萧山在新时代怀揣新使命——紧紧抓住“后峰会、前亚运”历史机遇和“大湾区”建设、“拥江发展”战略机遇,萧山进入加速前进的最佳跑道。

这一年,萧山在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以城市转型带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通过城区改造重建、城市功能重组、产业腾空重塑,拉大城市框架、优化城市功能、转换新旧动能,萧山把城市工作摆在了更突出位置。

顺势而为,奋勇争先。萧山建设体现世界名城风貌现代化国际城区的步伐,与新时代同频共振。

新时代基层工作新思路(新时代新萧山年终特稿①)(2)

新时代交出新答卷

萧山的历史,就是一部与天斗、与地斗的奋斗史。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萧山率先兴办乡镇企业,开启了农业大县向工业大县的转变;上世纪九十年代,萧山又大胆推行乡镇企业转制改革,经济发展独领风骚;进入21世纪,萧山率先完成工业化、推进城市化,经济总量多年稳居全国前列。

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钱塘江南岸的萧山,自G20杭州峰会后,更加坚定“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的决心。过去一年间,这片土地的每一天,都在创造着新的历史、刷新着发展高度。

——萧山城市化步伐越来越快。

2017年,十九大纪念邮票公开发行,令人惊喜的是,在“筑梦”设计中,融入了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元素,彰显了萧山现代城市建设的风采。

G20杭州峰会召开后,萧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显著提升,从经济到社会、从城市到乡村、从硬环境到软实力、从党员干部精气神到市民素质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萧山趁着“后峰会”的东风,“一心两翼”、“平台支撑”的新格局初步建立。

“一心两翼”拉开萧山发展格局:“一心”是以钱江世纪城城市CBD为核心,建设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现代化高品质城区;“东翼”是依托航空枢纽萧山国际机场和机场大道经济带,全力建设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南翼”是凭借优越的生态资源,建设浦阳江生态旅游区。

“平台支撑”形成萧山产业支点: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打造中央创新区,推进创新聚能城建设,科技城建设中英产业新城;空港经济区依托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与机场集团打造国际一流航空都市区;钱江世纪城加快建设城市新中心、钱塘江金融港湾核心区,“亚运三馆”项目落地;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成功引进世界旅游联盟总部,积极申报5A级景区,谋划建设未来智造小镇,加快推进产、城、湖、景融合发展。

新时代基层工作新思路(新时代新萧山年终特稿①)(3)

——萧山创业创新环境越来越好。

2017年,萧山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助力经济在创新创业中转型突围。

2017年前三季度,萧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47.35亿元,同比增长8.4%,增幅高于杭州全市平均水平;1-11月固定资产投资821.88亿元,同比增长10.9%;1-11月财政总收入299.3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5.57亿元,分别增长14.4%和13.4%,继续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

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背后,是萧山新兴产业犹如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各要素综合集成、各环节紧密协同的创业创新生态圈正在形成。

在萧山,创新环境不断改善。萧山全社会创新意识和全民创新创业热情,在各类创新大会、创新创业大赛中提升。2017年,萧山新注册企业和注册资本同比增长44.1%和330.2%。国博中心自运营以来,先后承接了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中国增材制造大会、中国工业大数据峰会、世界油商大会、世界浙商大会等重要展会,G20体验馆共接待游客105万人次,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萧山,创新平台不断升级。萧山告别“散乱污”的发展模式,引进了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网易,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商汤科技、科大讯飞等一批优质企业,涌现出微医集团、先临科技、九州量子等新兴产业代表,入驻了浙商产融、丝路国际联盟和中铁投等一批千亿级基金。湘湖金融小镇列入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信息港小镇被评为省级优秀特色创建小镇。万向成为浙江省第2家国家级“双创”企业示范基地。同时,萧山还新增上市企业12家,累计达62家。

在萧山,高端人才不断集聚。不久前,一则法国和乌克兰争相来萧山建设航空航天院所的消息,吸引人们的关注。过去一年,萧山在加强与国内外名校名院合作上取得新突破,引进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清华公管学院实践基地、浙大互联网金融学院和中俄人才创业园、中法航空大学、中乌航空航天研究院等一批国内外知名院所,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创业创新氛围更加浓厚。

——萧山百姓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新时代基层工作新思路(新时代新萧山年终特稿①)(4)

人民幸福是衡量改革发展成效的标尺。办好民生实事,是提升百姓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途径。如何让百姓享受更有保障、更为公平的生活,拥有更有尊严、更为出彩的人生?

萧山老百姓的幸福感从更加完善的教育医疗保障中获得。2017年,萧山大力推进教育集团化战略,引进了杭二中、学军、崇文、惠灵顿双语学校、威雅实验学校、湘湖公学等一批知名学校,创建成为“浙江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区”和“浙江省首批示范学习型城市”;同时,萧山还引进了省妇保钱江院区、浙二医院国际医疗中心等一批优质医疗资源,建立了家庭医生签约制度,搭建了分级诊疗的信息平台。

萧山老百姓的幸福感从更加富裕的生活中获得。近年来,萧山加速推进农业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稳定农民工资性收入主渠道基础上,扩大增强农村电商、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第三产业增收新动能,同时精准扶贫带动村级经济落后地区奔小康,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正是有了这些努力,萧山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7:1,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农民收入稳居全省第一。

萧山老百姓的幸福感从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中获得。萧山保留和传承了楼塔细十番、浦阳翻九楼、河上龙灯胜会、坎山祭星乞巧、绍剧等“非遗”项目,加强对老街区和古文物的保护力度,留住了萧山的老底子;2017年萧山还举办国际彩色跑、氧气音乐节、理想音乐节、跨湖桥文化节等一系列文体活动,彰显了文化的时代感。

萧山老百姓的获得感从不断提升的社会治理能力中获得。2017年,萧山全面开展“民情双访”工作,努力做到“访出实情、谈出感情、办好事情”,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受到央视《新闻联播》的关注并予以报道;萧山推进社会治理“四个平台”建设,经过12年的不懈努力,2017年夺得“平安金鼎”;在萧山,群众办事也更加方便,深入开展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实现率达96%。

新时代怀揣新使命

新时代基层工作新思路(新时代新萧山年终特稿①)(5)

当前的萧山正奔跑在加速前进的最佳跑道上,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后峰会、前亚运”历史机遇,“大湾区”建设、“拥江发展”战略机遇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临空经济、金融港湾等产业振兴机遇,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抢抓新时代历史机遇,考验着智慧和勇气,检验着能力与自信,萧山因势而谋、就势而动,踏上加速创建现代化国际城区、加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打造和谐美丽萧山的新征程。

这一年是“拥江发展”的关键期,萧山全力加速打造现代化国际城区。

以一流的环境引进一流的人才,以一流的人才打造一流的产业,切实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区域辐射带动力、文化国际影响力、环境国际吸引力,萧山一个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国际城区呼之欲出。

大规模项目在这里上马:萧山正打好“12588”交通建设大会战,未来5年投资2000亿元进行交通设施建设,实现交通设施适度超前,确保亚运前投入使用;萧山正深入开展大数据治堵,建设“城市大脑”“交通小脑”,积极打造“无拥堵城区”;萧山正全面实施城市有机更新,大规模开展城中村改造,三年时间改造城中村60个以上、征迁农户2.6万户;萧山正全面开展“迎亚运、立新功、展新姿”行动,加快亚运场馆和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城区环境……

这一年是转型升级的攻坚期,萧山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曾经,萧山许多企业深受“两链风险”之苦,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下,企业、银行脱下“湿棉袄”,穿上“冲锋衣”。

大规模创新在这里推进:萧山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抓住化纤制造业省级试点改革契机,打造化纤总部基地和化纤新材料产业园;萧山坚持创新驱动战略,优化创新生态,招引全球英才,打造人才高地;萧山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加快布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材制造、量子通信、生物科技、网联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制造业变道超车……

新时代基层工作新思路(新时代新萧山年终特稿①)(6)

这一年是生态保护的奋进期,一个宁静和谐美丽的萧山徐徐走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于萧山,已然从盆景变风景、化苗圃为森林,成为萧山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觉行动,并呈现出神形兼备、丰盈充实的全域化格局。

大规模整治在这里开展:萧山持续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对印染、化工、卫浴等12个行业的“散乱污”企业开展集中整治,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城乡环境面貌大幅提升;萧山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浦阳江治理、林道建设、A级景区村庄创建等重点工程,努力打造“城市栖息地、杭州大花园”……

这一年是保障民生的加速期,萧山努力回应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能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大规模改革这里落地:萧山以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强区为载体,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萧山扎实推进健康萧山工程,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萧山持续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入践行“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着力改善营商环境;萧山全力推进“平安萧山”建设,完善“四个”平台运行机制,实现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新时代踏上新征程

进入新时代,顺势而为,把城市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开启萧山新的征程。

抓好城市工作,既是贯彻落实上级精神的要求,更是萧山实现“弯道超车”、“变道超车”,加快发展的绝佳机遇。今年7月,萧山区委十五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以城市转型带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通过城区改造重建、城市功能重组、产业腾空重塑,拉大城市框架、优化城市功能、转换新旧动能。

新时代基层工作新思路(新时代新萧山年终特稿①)(7)

开启“以城市转型带动经济社会转型”的新征程,是加快萧山新一轮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部萧山发展文明史就是一部萧山城市建设史。

萧山自西汉正式建县,拉开了长达2000多年的城市建设大幕。上世纪,萧山人民发扬“四千”“四敢”和“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萧山精神,干出了城市建设的萧山速度,萧山的每一轮发展都离不开城区的扩张和城市品质的提高。当前的萧山正奔跑在加速前进的最佳跑道上,要抓住这个黄金机遇期,最关键的就是要跳出经济抓经济,以城市转型带动经济转型,从而摆脱路径依赖,走出转型升级新路子。

当下,区域竞争格局已从县域经济向区域经济、都市经济圈转变,从单个城市的竞争向城市群之间的竞争转变,城市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越来越重要。萧山地处杭州湾的中心和前沿,是迈向现代化道路上的先行区,是筹办亚运会重大任务上的核心区,更是推进“拥江发展”战略过程中的示范区。面对千载难逢的机遇,唯有全力以赴抓好城市工作,高标准建好城市,以一流的环境吸引一流的人才、以一流的人才发展一流的产业,以一流的产业支撑一流的城市,才能实现萧山新一轮大发展。

开启“以城市转型带动经济社会转型”的新征程,是萧山“迎亚运、立新功、展新姿”的迫切要求。

新时代基层工作新思路(新时代新萧山年终特稿①)(8)

G20杭州峰会后,萧山的影响力、美誉度与日俱增,溢出效应不断放大。2022年亚运会是摆在面前的又一件盛事。目前,多个亚运场馆正在萧山建设,配套设施也在抓紧规划。萧山的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本届亚运会能否精彩举办,也是对萧山城市和萧山人民的一场全面考验。

萧山要建一流的场馆和配套设施,建方便快捷的交通系统、一流的市政公用设施、高效的信息网络系统,还要有一流的接待能力、优美的城市环境、平安的社会环境、高素质的市民。聚焦城市建设,积极开展“迎亚运、立新功、展新姿”行动,集中力量打好几场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硬仗,确保为亚运会成功举办创造条件,是萧山的光荣使命。

开启“以城市转型带动经济社会转型”的新征程,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举措。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交通、学校、医院、水、空气等每一样城市要素都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也是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重要来源。

萧山作为一个有着200多万人口的大区,与先进区县相比,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历史欠债还比较多,地下与地上不匹配、功能与规模不协调、硬件设施与软环境不配套等问题还比较突出,特别是城中村、交通“两难”、垃圾围城等城市病仍然存在。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集中精力抓好城市工作,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寒冬虽已至,春生冬至时,萧山以城市转型带动经济社会转型的春潮正滚滚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