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史新谈/文

众所周知,和珅在乾隆朝,位极人臣,权倾一时,备受宠幸,乾隆还将自己最喜欢的十公主嫁给了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乾隆终其一生始终对和珅圣眷不减,直到乾隆驾崩,嘉庆才将和珅抄家,那么到底和珅有何种魅力,能简在帝心,恩宠不绝,这个很值得我们思考。

出身名门,根红苗正

名门,和珅出身满清正红旗,家族是满清八旗中赫赫有名的钮钴禄氏,钮钴禄氏在满清一代光皇后就出了多位,康熙、雍正、道光、咸丰、嘉庆的皇后全部出自于钮钴禄氏,虽然家族庞大,分支很多,但是光这个姓氏就让人不能小觑。

将门,和珅从先祖噶哈察鸾开始到和珅父亲,八代人跟随满清皇族征战沙场,屡立战功,和珅的高祖尼雅哈纳凭借战功,为家族挣下了一个三等轻车都尉世袭罔替的世职,后来和珅的父辈又因为军功为家族挣下了一个一等云骑尉的官职,由此可见他们家族算是军功不凡了,所以算起来和珅也算是将门世家。正因为如此,和珅完全可以看成满清皇族的自己人。这是和珅能够被乾隆宠幸的首要原因。

和珅为什么独得乾隆百般恩宠(和珅的优秀你不知)(1)

长相英俊,颇通诗文

和珅的容貌,根据《秦鬟楼谈录》记载和珅身材中等,面貌白净,注重修饰,长得好爱打扮,算的上是一个翩翩美男子(躯干如中人,面白皙而事修饰)

满清入关后,八旗子弟享受种种特权,骄奢淫逸,迅速堕落,大部分都是目不识丁,走马飞鹰的纨绔子弟,但是和珅却在咸安宫的宫学生,受过系统教育,而且表现优秀,四书五经读的精熟,考中了秀才,而且“满文 、汉文、蒙古文、西番文颇通大意 ”。大才子袁枚也曾赞誉和珅、和琳兄弟“少小闻诗通礼”。可见和珅纵然不能与那些饱读诗书的翰林相比,但是文学造诣也是相当不俗,在八旗子弟中算是出类拔萃的。

关于和珅的发迹,传闻也跟他的文才有很大关系。《庸庵笔记》说是乾隆外出,仪仗中黄盖丢失,乾隆问是谁的责任,无人能回答,只有和珅答 “典守者不得辞其责”,受到赏识。《郎潜纪闻》说是有一次乾隆看边报,看到要犯脱逃,不禁随口念出了“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身边的侍卫都是不学无术之辈,一脸茫然,不知道什么意思,只有和珅领会其意说“爷谓典守者不得辞其责耳。”,乾隆对他刮目相看。《归云室见闻杂记》则记载是有一次乾隆外出,和珅随侍,路上闲谈,得知和珅中过秀才,还参加过乡试,询问中,和珅竟把几年前自己乡试的文章背了出来,乾隆大为赏识。

和珅为什么独得乾隆百般恩宠(和珅的优秀你不知)(2)

以上几种笔记记载了和珅发迹的缘由,虽然各有不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和文才有关系。足见时人都认为和珅的发迹和他的才华有很大的关系。和珅死时候写诗“对景伤前亊,怀才误此身;余生料无几,空负九重仁。”,对一生进行反思,觉得怀才误身,要是和笔记对应起来,因为才华而被乾隆赏识显然并非空穴来风。

能言善辩,性格开朗

一个人的成功和他的性格很有关系,传统的士大夫讲究行止有度,威严待下。这种模子出来的官员,大都缺乏生活情趣,比较枯燥无味。

而皇上宠信的大臣一般都要有点弄臣气质,既然放得下架子,肯逢迎拍马,又要见多识广,凑趣捧场,还要有点真才实学,扶得上墙,这些特点恰恰和珅全都具备。

清代笔记记载和珅“行止轻儇,不矜威仪,言语便给,喜诙谐,故高宗畜之如弄儿,虽在宫闼不加以拘束。”,说起来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但是我们反过来看,也就是和珅语言诙谐、举止洒脱、口才便给,这就是绝好的皇家清客胚子。

和珅为什么独得乾隆百般恩宠(和珅的优秀你不知)(3)

和珅同时代的宗室昭梿也说和珅位高权重、位极人臣,却没有一点上位者的样子,像个市井小民一样开玩笑。

和珅虽位极人臣,然殊乏大臣体度,好言市井谑语,以为嬉笑。

他还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次安南进贡了一个纯金的带底座的狮子,和珅看到后开玩笑说,可惜是个空心的,不然要多上好多金子。昭梿评价“其器量浅隘若此”,但是我们再反过来看,这样的和珅是一个生动有趣的人,比正襟危坐,言必孔孟,嘴里说着金钱如粪土,转过身又把“粪土”往家里搬的大臣要生动有趣多了,对于乾隆而言,显然和珅这样的人才是自己需要的。

才能出众,为君解忧

说道和珅的才能也是很有意思,虽然他是一个大贪官,但是办事能力,确实出类拔萃,他长于外交,美国特使马戈尔尼说他“长于语言,谈吐隽快、纯熟,很有外交才干”。他负责接带过英国、安南、暹罗、朝鲜、安南多国的使臣,好评如潮,都认为他举止得体、语言幽默、态度可亲。

和珅为什么独得乾隆百般恩宠(和珅的优秀你不知)(4)

和珅还善于理财,或者说善于敛财吧,但是虽然和珅经常中饱私囊、损公肥私,但是他确实也是生财有道,能帮乾隆皇帝弄出大笔的银子,以供花销。和珅掌管的崇文门税关后,税银大幅提升,一年税收定额高达17.32万两白银,在户部的30个税关位居第四;乾隆80大寿,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根据史料记载从西华门到圆明园“楼台饰以金珠裴翠,假山亦设寺院人物,动其机栝,则门窗开阖,人物活动”。美不胜收,各色奇珍异宝、精美器皿,巧夺天工,奢华异常,这场庆典当然也是花费甚巨。但是这场盛的庆典,竟然没有动用国库1两银子,钱从哪里来的呢,都是和珅来筹办的。

和珅以“米俸”的名义要求京官全部捐出一定的财物,同时要求京城外三品以上大员都要对乾隆的寿辰有所表示,这当然没人敢不表示,大家还纷纷竞争,争奇斗艳。和珅最重要的一笔银子来自于商人的“自我捐赠”,具体数字不可考,但是仅仅两淮盐商就捐出400万两白银,可见总数之大。有了丰厚的银子,和珅把乾隆的寿诞办的风风光光,规模还要超过慈禧太后的寿诞,看起来还没有花国家的银子,实在是太会办事。

和珅为什么独得乾隆百般恩宠(和珅的优秀你不知)(5)

乾隆皇帝,文人习性,爱好各类古玩字画,但是内务府的经营水平实在是太差,经常还要国库倒贴银子,乾隆任命和珅为内务府大臣,很快就扭亏为盈,转而倒贴国库。和珅创造的议罪银制度,根据《秘记档》的记录,13年间仅仅重大的议罪银案件就有68件,平均每年5件左右,平均每年议罪银约30万两白银,而这笔罚款85%都收入了乾隆的私库,剩下的15%拨给了户部。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会钻营的官员,故意找借口,主动上交金银及各色珍宝,供乾隆挥霍,实在是令人哭笑不得。

试想像这样一个人,要出身有出身,要能力有能力,既能办外交,又能搞银子。既能陪你谈诗词歌赋,又能给你献古玩字画。既能做好下属的本分,又能尽好奴才的责任,乾隆又如何能不宠幸和珅呢。

参考资料:(《清史稿》《和珅其人》《饥饿的盛世》《庸庵笔记》《归云室见闻杂记》《郎潜纪闻》《秦鬟楼谈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