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里面周蓉是一个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并存的人,性格上特别自我,做事从来不会顾及别人的感受。其实从她为了爱情不辞而别,远走贵州追求所谓的“爱情”,周蓉的自私就注定了。

但是她又是那么幸运,有一个堪称完美的男人蔡晓光永远等着她回心转意,即使她一去不回头,蔡晓光对她的感情却从没有改变过。这也是最让人意难平的地方,嫁人当嫁蔡晓光,周蓉又何德何能,配得上蔡晓光呢?

蔡晓光和周蓉是一婚吗(嫁人当嫁蔡晓光)(1)

1969年,在江辽省吉春市的一处名叫光字片的破败小区,周志刚从照相馆中取回五张全家福的相片,他骑着自行车,在雪地上往家里走去。

此时周家的三个儿女,正在为他们的前途而发愁。因为周家是工人家庭,相对比较安全,长子周秉义把同学和老师给他的书籍,全都搬到了家里来,一共有六十一本书。

周秉义即将前往建设兵团,他再三嘱咐弟弟周秉昆,一定要保管好这些书籍,千万别让人看见。周秉义告诉弟弟要好好读书,秉昆连初中都没念完,读的书太少了。和哥哥姐姐相比,这成了秉昆心中的一根刺,也是他自卑的根源。

秉昆认为保管书籍责任重大,姐姐周蓉比自己更合适。秉义早知道周蓉也会选择下乡,秉昆必定犟不过周蓉。秉义不等秉昆去找周蓉,就将父亲送给自己的军大衣拿出来,送给弟弟。

秉昆惦记这件军大衣挺久了,他接过大衣,心里面直乐呵,却又有些担心哥哥没有大衣怎么办。周秉义说兵团里会发,让他拿好就行。从这里可以看出,周秉义这个当大哥的没得说,很有责任担当,对弟弟也很照顾。

蔡晓光和周蓉是一婚吗(嫁人当嫁蔡晓光)(2)

乔家大婶走进周家的院子里,秉义听到声响,赶紧把装书的箱子盖上,秉昆和周蓉忙跟刚走进屋的乔大婶打招呼。乔大婶此次前来,是为了动员周家的孩子去下乡。像周家这样的多子女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能留在城里。

秉义要去建设兵团,但周蓉和秉昆谁下乡,却让母亲李素华感到很为难。女儿周蓉生得漂亮,容易招惹人;小儿子秉昆年纪太小,也让她不放心。

周蓉和秉昆争着要去下乡,大哥周秉义也放心不下周蓉,建议弟弟秉昆下乡,周蓉留在家里陪母亲。

在李素华眼里看来,手心手背都是肉,一时难以决定,只能等周志刚回家之后再商量。周志刚回到家里,就把五张全家福拿出来,一人一张分发下去,让大家都保存好。

周志刚知道三个孩子有两个得出去,自己也离得远,一家人再难凑齐,不禁伤感不已。一张全家福,也拉开了周家五口人各自不同的命运。周蓉和秉昆两个孩子谁去下乡呢,周志刚定了让秉昆去。

蔡晓光和周蓉是一婚吗(嫁人当嫁蔡晓光)(3)

很快就到了一家人分别的日子,周蓉、秉昆和母亲去火车站送别父亲和秉义。秉义的车更早,先送秉义上车。李素华与秉义分别,知道孩子一去至少两年才能回来一趟,她拉住秉义的手,将自己攒下的钱塞进秉义手里,叮嘱说“穷家富路”

周秉义故作轻松地与家人分别,转过头却流下了泪水。

送走了秉义,马上又要与父亲周志刚分别。周志刚要去西南的大三线当工人,这一走恐怕就是好几年了。妻子李素华依依不舍地拉着他的手,只是说要写信,千言万语无法说出口。

周蓉让弟弟秉昆托起自己,在父亲周志刚的脸上亲了两下,一下是自己的,一下是母亲的,惹得父亲笑了起来,说她调皮。送别了父亲和哥哥回到家里,周秉昆把大哥留下的书籍托付给周蓉。

母亲想为秉昆找一个离城里近一点的农村插队,方便他能常回家看看。母亲带着秉昆办完事刚回到家里,却发现周蓉留下一封信,不辞而别。秉昆打开信读了起来,才知道周蓉下乡了,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周蓉到底去了哪里?她在信里说,三天之后蔡晓光会来家里告诉他们。

蔡晓光和周蓉是一婚吗(嫁人当嫁蔡晓光)(4)

周蓉曾经对母亲说:“好人生比好年华更重要。”在周蓉的心里,她的人生绝对不是像乔春燕那样,随便找个人就嫁了,两个人将就着过日子。她渴望一种浪漫、理想的爱情,希望过一种波澜壮阔的人生。

三天之后,蔡晓光来到周家。秉昆和母亲才知道周蓉去了遥远的贵州乡下,而且是为了去找一个叫冯化成的诗人。还在上高中时,周蓉就去北京与冯化成见过面,她对诗人有着近乎痴狂的迷恋。在那个精神文明匮乏的年代,诗歌就是最耀眼的浪漫。

周蓉为了追求爱情如此任意胡闹,让母亲李素华又担心又生气,父亲周志刚更是难以原谅这个女儿。周蓉写信给大哥周秉义,诉说自己的苦恼:“除了爱情,自己还能追求什么呢?”

周蓉为了爱情远走贵州,不惜伤害家人,更没有顾及追求者蔡晓光的感受。她只在乎自己,这一时期的周蓉无疑是自私的。她所谓的爱情和理想,其实不过是为了填补自己精神上的虚无。

蔡晓光和周蓉是一婚吗(嫁人当嫁蔡晓光)(5)

19岁的周蓉为了一个大自己十多岁的男人,不惜与家人决裂。如果这样的爱情能够修得圆满,堪称一段佳话。可惜的是周蓉追求的理想和爱情,其实都是虚无缥缈的。她对冯化成实际上没有爱,只有盲目的崇拜。

多年之后,当周蓉发现冯化成出轨,两人走到离婚的那一步。她终于开始反思,自己到底有没有爱过冯化成?答案是没有。在贵州乡下一起度过的那3年的时间,与其说是周蓉对爱情的成全,不如说是对冯化成的施舍。

冯化成虽然跌落尘埃,但在周蓉的眼里他还是高处云端。冯化成很享受这种被小姑娘迷恋和崇拜的感觉,周蓉不远万里来贵州找他,带给了他作为一个男人巨大的成就感。正是这种成就感,让他撑过了那段最难捱的时期。

但是当理想的爱情走入了现实的婚姻,留下的却只是一地鸡毛。周蓉和冯化成回到北京之后,远离了贵州的艰苦生活,两个人的矛盾就初现端倪。冯化成再也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诗人,而是在现实生活中百无一用的书生。周蓉对他的崇拜,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磨殆尽。

没有了崇拜,也就没有了爱情。

蔡晓光和周蓉是一婚吗(嫁人当嫁蔡晓光)(6)

或许,诗人都不应该结婚。当诗歌的黄金时期过去之后,冯化成跌落云端,他在现实中几乎处处碰壁,头破血流。为了能够给周蓉母女一个安适的生活,他放下了诗人的骄傲,开始向现实低头。可是这种对现实的妥协,反而证明了他在周蓉眼里一无是处。

周蓉考入北京大学,一路读到博士,当上副教授。她的社会地位后来居上,比徒有虚名的冯化成高出了许多。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她再也不是那个为了爱情离家出走的19岁小姑娘。周蓉一直在进步,而冯化成则停在了原地,停在了已经过时的诗歌里。

从回到北京开始,两个人的矛盾越来越大,直到不可调和。冯化成为了房子不惜四处求人,周蓉则十分不理解:自己曾经无限崇拜的那个人为何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周蓉身上的理想主义,一直没有变。

也正是因为周蓉的理想主义,蔡晓光才对她不离不弃,难舍难分。如果说冯化成曾经是周蓉的理想,周蓉就是蔡晓光的理想。与冯化成离婚之后,周蓉和蔡晓光再续前缘,走到了一起。蔡晓光的精明和世故,让他有足够的物资条件去包容周蓉的理想主义。

然而在原著小说中,蔡晓光和周蓉结婚之后,冯化成把女儿冯玥带去了法国。周蓉不顾一切追去了法国,一走就是12年。整整12年的时间,周蓉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蔡晓光却一直在等她。

蔡晓光和周蓉是一婚吗(嫁人当嫁蔡晓光)(7)

有人说冯化成“误了”周蓉的一生,其实周蓉也“误了”蔡晓光的一生。但是一切的缘起,都是周蓉为了她所谓的“爱情”离家出走,不仅深深伤害了父亲、母亲的情感,也给自己后来的悲剧人生,埋下了伏笔。

END.

品读经典,体会人生百态,欢迎关注我的账号@晓读历史。记得点赞 推荐 评论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