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六才过两日便是小暑时节。2022年7月7日 农历六月初九 壬寅年丁未月辛酉日 星期四 上午10:37:39 即将迎来我们的小暑节点的到来。元稹的诗句中提及的“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所展现的正是小暑时节。 虽然能够感觉到夏日的炎热,但是还没到达最热的时候。小暑时节的到来标志着炎炎夏日的开始,即将进入三伏天。三伏天其天气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温度高,风速小。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于地下。三伏分为头伏(初伏)、中伏、末伏。三伏的日期是由干支历的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日期配合来决定的。“夏至三庚数头伏”。头伏(初伏): 2022年7月16日-2022年7月25日共十天。

古人以物候现象将其分为三侯: 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标志着温度发生的变化,之后的天气愈发的炎热, 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

相传在农历的六月六这天,民间有很多习俗,后来慢慢融入到了小暑时节。自上古时期民间就有祭拜五谷大神的习俗。”关于五谷大神( 保佑五谷丰登的神灵。)不得提到一个词“社稷”,其中“社”代表的是土神,“稷”代表的是谷神。不同的地区对于五谷大神的说法也太不一样:有一种说法为炎帝( 教人务农,如何播种五谷, 让太阳发出足够的光和热来,使五谷孕育生长。故号神农氏。 ),另一种说法为后稷( 后稷即黄帝的玄孙,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对五谷大神的祭祀活动,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秋收时节的尝新祭祖活动。《礼记.月令》中有记载:“是月也,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先民去自家种的田地祈祷,祈求五谷神不收回人间的粮食,祈求五谷神赐给自家好收成。在古代,不但民间祭祀谷神,国家每年也要祭祀。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民间与国家共同祭祀谷神,祈望得到谷神的眷顾,使得年年粮食丰收,人民安居乐业,国强民富。炎热的时候祭祖祭神明可见我们的诚心诚意。

晒书画、晒衣物(晒红绿)的习俗。在民间,相传农历六月初六这天阳光最具消毒作用,所晒物品不会起霉,不会遭虫蛀。由于受到天气或地域性的影响以及晾晒场地和工作时间的影响。因此人们将晒红绿的习俗调整到了小暑至大暑期间。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对于健康与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对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等,使人们对服装材料的要求与过去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生产出来了许多新型材质的衣物,有些材质的衣物是不能够暴晒的,一晒就会把里面的碳化物质晒断的。消毒不仅仅是暴晒这一个手段了,有很多种方法对其衣物进行消毒。如蒸汽消毒、药水消毒,洗涤消毒、免洗消毒等。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享受着便捷与舒适的同时,在选择消毒剂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安全的产品,不至于刺激到我们的眼睛、鼻子、喉咙。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正确方法操作。切记不要过量使用。

关于饮食,民间有食新的习俗:由于新米的上市,人们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加工成不同的食物。(也有吃尝新酒的习俗。)一是用来祭祀五谷大神和祖先,二是与邻居亲戚分享来吃。 相传这天宋代皇帝会赐给大臣们冰麨和炒面。

吃黄鳝的习俗:(成都地区的习俗)有“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 美味又滋补,不仅令人食欲大开,还有除风湿强筋骨的功效。

吃羊肉汤的习俗:使体内寒气驱逐到体外,能起到温中散寒、温补气血的功效,从而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如果你不喜欢羊肉汤可以换成牛肉汤。)

吃藕的习俗:一、中医认为藕性凉,味甘养神。藕也有健脾消暑的功效。二、吃莲藕有助于排泄,防止便秘,莲藕内部含有大量的植物纤维,吃莲藕有助于人体排泄毒素,美白护肤,排毒养颜,延年益寿。三、吃藕能够缓解疲劳,因为藕当中的糖分能够及时的补充肌肉当中的糖原,对于体力劳动者所造成的肌肉疲劳,通过吃藕恢复肌肉当中的糖原,有很好的恢复体力、缓解疲劳的好处。可以做成藕汁饮用,也可以做成糖醋藕,糯米藕、藕粥、蜜汁藕、藕粉、干炝藕、凉拌藕、藕肉丸子、莲藕排骨汤、莲藕牛肉汤。只是成都地区夏季吃牛肉为多见,在成都卖羊肉的商家极少。小暑时节喝汤的好处就是当人出汗比较多,体液损耗比较大的时候,多喝汤既能及时补充水分,又有利于消化吸收。

初伏有吃饺子的习俗。一是该时节正是新麦上市的时候,磨出的新面口感会特别的好,二是饺子有解馋,滋补的作用。三是饺子馅一般多的很细,很好消化。四是吃份饺子,再喝碗饺子汤。饺子汤中含有丰富的b族,可以提高身体的代谢频率,有很好的帮助作用。五是馅可以选着符合季节时令以及地域性的食材。做成玉米粒猪肉馅的饺子、莲藕猪肉陷的饺子、马蹄猪肉饺子、豇豆猪肉饺子、菌子猪肉馅饺子……六是饺子的外形酷似元宝,伏又与福谐音。因此有“元宝藏福”寓意。

小暑时节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全家人一起伏游。炎热的季夏时节和你的家人,来到纳凉避暑之地,好好的旅游一番!

为什么大暑比夏至更热(小暑节气)(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