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通过略读,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把握课文主旨。(重点)

2.学习本文以小见大、叙议结合、具体整合展示人物全貌的写法。(难点)

3.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感受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行,努力培养良好的品德。(素养)

叶圣陶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年),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编辑家、教育家。早期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发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篇小说,技巧日臻圆熟。叶圣陶还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著有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

作者介绍

张中行(1909—2006年),原名张璇,学名张璿。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代表作品有《负暄琐话》等。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

背景资料

作者和叶圣陶都是著名的语文学家,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1988年2月,叶圣陶先生辞世。3个月后,作者就写下了这篇文章,表达了自己对叶圣陶先生的怀念与赞美之情。

课文及详细批注

七年级下册十四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笔记(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详细批注)(1)

七年级下册十四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笔记(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详细批注)(2)

七年级下册十四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笔记(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详细批注)(3)

七年级下册十四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笔记(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详细批注)(4)

七年级下册十四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笔记(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详细批注)(5)

七年级下册十四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笔记(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详细批注)(6)

七年级下册十四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笔记(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详细批注)(7)

七年级下册十四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笔记(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详细批注)(8)

七年级下册十四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笔记(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详细批注)(9)

重难点分析

叶圣陶先生逝世的时间是除夕,我们有除夕放鞭炮的习俗。以乐景写哀情,用繁碎而响亮的鞭炮声衬托“我”极度悲哀的心情。

叶圣陶先生是“我”的良师益友,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逝世,对于“我们”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损失,不仅是“我”的悲哀,也是全国人民的悲哀。

本文记叙的都是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匠心独运,这些小事里面都蕴含着先生的种种高贵品质。越是平凡,越是令人敬仰,也越是值得人们学习。

作者选用这些小事,正是起到了见微知著,以小见大的作用。

开头——叶圣陶先生于1988年2月16日逝世。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

结尾——叶圣陶先生,人,往矣,我常常想到他的业绩。凡是拿笔的人,尤其或有意或无意而写得不像话的人,都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

首尾呼应,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叶圣陶先生深深的怀念之情。

主题归纳

作者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记述了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独具而可贵的精神风貌,表达了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敬仰和深切的怀念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