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乡村教育撑起希望(三尺讲台守丹心)(1)

早就听说,今年6月份在南武乡中心校举办的2019年校园文化艺术节展演上,由南武中学师生同台弹奏的吉他曲目《军港之夜》引起了周边村民和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在第35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笔者带着好奇心,来到了南武中学,有幸采访到了节目的编排老师——胡向凯。

初见胡老师,他青春阳光的形象留给人深刻印象。戴着一副眼镜,目光清澈,炯炯有神,脸上挂着和蔼自信的笑容,让人感到非常亲切。胡向凯今年31岁,文水县南武村人,从小热爱音乐。2010年毕业于忻州师范学院,毕业后的他并没有急于就业,而是选择在风华正茂之际,踏上从军报国的征程,来到河北承德,接受军营生活的历练,为自己的青春留下铿锵印迹。怪不得他组织《军港之夜》的节目,原来是情有独钟!

为乡村教育撑起希望(三尺讲台守丹心)(2)

退伍后的第二年,他参加了文水县里教师考试,很幸运成为了胡兰镇中学的一名老师。五年后,带着特殊的感情,胡向凯从胡兰中学调回了自己的家乡南武村,成为南武中学的一名音乐老师。从此,他把全部的身心投入到了艺术教育中,用自己的双手引导农村学生用音乐表达情感,用艺术体验欢乐。

南武中学是一所典型的农村乡办中学,学校有200多名学生,绝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初回母校任职的胡向凯面临的最大难题是艺术教育在农村学校教育中是一块“短板”, 学校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高,普遍存在师资短缺、教具落后、开课率不足一系列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享受到艺术教育?成了摆在胡向凯面前的重大课题。

面对这些情况,胡向凯陷入了深思……“学校的孩子多半是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孩子缺少亲情,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呵护,性格比较孤僻,没有谁比我更清楚音乐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变化。”“看到学生们渴望的眼神,我都感动了……没错,回了本村我就一定要为孩子们干点实事,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胡向凯至今回想起孩子们当时的表情不能忘怀。想要补齐艺术教育的“短板”,胡向凯知道光靠每周一节的音乐课是不行的,应该充分利用好学生的课余生活。成立社团这倒是个好主意,但是成立什么社团呢?在经过对学生们兴趣爱好的了解后,胡向凯认为吉他好入门,经费投入相对较少,比较适合农村孩子。于是,萌生了成立吉他社团的想法。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胡向凯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校长周俊斌,没想到得到了校长的大力支持。“学校教育的初衷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我们都应该全力支持。”2017年,在学生们热情的报名浪潮中,南武中学的吉他社团正式成立了。

为乡村教育撑起希望(三尺讲台守丹心)(3)

社团成立后,胡向凯成了学校里有目共睹的“大忙人”。除了日常的音乐教学之外,课余时间总能看到他在音乐教室对学生进行义务辅导的身影,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虽然社团成立后我明显比以前忙多了,但这是我想干的事情,我很乐意,也很享受,累并快乐着。”说起由自己一手操办的吉他社团,胡向凯一脸笑容。

“艺术能潜移默化的让孩子领会到什么是规则?什么是合作?什么是坚持?”胡向凯解释说,除了提高审美艺术教育,还能将身心健康、文学、科学、语言等学科涵盖其中,而在技术训练的过程中,对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意志力的培养一直贯穿始终。“自吉他社团成立后,我家孩子就加入进去了,起初我还担心学乐器会耽误孩子学习,就现在的情况来看,不但没影响学习成绩,反而比原来成绩提高了。”来自初二的李逸欣的家长赵慧说起女儿学习吉他的经历乐呵呵的说道。“在没有参加社团活动之前,我一直很内向,老师上课提问问题,我一般也不主动举手回答,自从参加了社团,我当了社团活动的领队后,感觉自己也越来越有自信了,现在课堂上有什么想法都愿意与老师、同学们交流了。”对于今后的学习成佳阳信心满满。

为乡村教育撑起希望(三尺讲台守丹心)(4)

在胡向凯的影响下,学生们的视野扩大了,对音乐的兴趣也慢慢激发出来了,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第二年学校又成立了葫芦丝社团。在胡向凯看来,光学生参与还不够,应该让老师也参与进来,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老师的课余生活,提高老师的个人魅力,更能拉近老师和学生们的距离,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校园文水氛围。在他的带动下,老师们纷纷参与到葫芦丝社团中,社团定于每周一下午第三节课开设老师专题葫芦丝辅导班。“以前除了上课时间以外,平时与学生们的接触比较少,自从加入葫芦丝社团后,感觉与学生们的距离拉近了,我们之间更像是朋友了,学生有什么想法也愿意及时和我沟通了。”加入葫芦丝社团的张瑜老师深有体会。

说起今后的打算,胡向凯表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意义重大,他将带领学校的学生们组建一支合唱队,用歌声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歌颂中国共产党,赞颂美丽祖国!

为乡村教育撑起希望(三尺讲台守丹心)(5)

用音乐播种梦想,用艺术点亮人生,用青春撰写篇章,用汗水托起朝阳。胡向凯的音乐梦想,此刻已经在南武中学扎了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美丽的音乐梦想一定会在青春的浇灌下在农村学校绽放最绚丽的花……(新闻办 刘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