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行书,上下结构(含上中下结构及左右结构、包围结构中的局部)的字还是要避免平正、呆板。如何安排?还是从《集字圣教序》中找答案!

1、错位

即上下部分的中线不使对齐,造成错位,通常称为垂直错位。错位的运用在《圣教序》中比比皆是,几乎为常态。

集字圣教序中无字写法(集字圣教序上下结构的字如何布势)(1)

垂直错位

2、正斜

上下两部分都有中竖时,往往一正一斜,或者上下部分的中线呈弯折状,或称为非垂直错位。

集字圣教序中无字写法(集字圣教序上下结构的字如何布势)(2)

非垂直错位

3、收放

通过对上下或上中下某部进行放的处理,打破均势。比如有宝盖头或类宝盖形的字,一般都上宽下窄;字中部有撇捺的字或中长横的字常常中宽上下窄等。

集字圣教序中无字写法(集字圣教序上下结构的字如何布势)(3)

收中

集字圣教序中无字写法(集字圣教序上下结构的字如何布势)(4)

放中

集字圣教序中无字写法(集字圣教序上下结构的字如何布势)(5)

放上

集字圣教序中无字写法(集字圣教序上下结构的字如何布势)(6)

放上

集字圣教序中无字写法(集字圣教序上下结构的字如何布势)(7)

放下

像“导”“圣”等这种上大下小往往有一种特别的拙味。

4、疏密

通过收放可以产生疏密对比,而直接留空形成疏密也是常用手法。

集字圣教序中无字写法(集字圣教序上下结构的字如何布势)(8)

留空

5、纵势

有时章法需要,该字取纵势,即横向均较收缩,而成瘦高字形,或曰横收纵放。

集字圣教序中无字写法(集字圣教序上下结构的字如何布势)(9)

横收

当然,那些在左右结构中运用的手法如轻重、借草等在上下结构中同样可以运用。

而且这些手法在实际运用中往往两种同时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