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通讯员 应晓燕 严小倩
今天,是中国痛风日。4月20日,正对应“尿酸水平大于420umol/L即为高尿酸血症”。
大家都知道是高尿酸引起,需要管住嘴,进行低嘌呤饮食。但你知道血尿酸水平的巨大波动也会诱发痛风发作吗?也就是说,突然完全“忌口”也有问题。
王大伯就是在关节痛反复发作、查出血尿酸700 umol/L后,开始拒绝荤菜的。他也是很有毅力,到了新春佳节,也一边坚持吃着降尿酸治疗的药物,一边每餐都只吃一盘青菜,鱼肉不沾,喝酒戒了。
但问题是关节痛还是反复发作,受累的关节越来越多,连路都走不了了。过了大年初十,王大伯熬不住了,去往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肾病风湿科住院治疗。
入院的时候,王大伯已经要坐在轮椅上了。他的双足趾、膝关节都有红肿疼痛,得两个人帮忙搀扶才能站起来。
一检查,王大伯的血尿酸确实降了不少:150umol/L——比正常下限还低,而且还出现了低蛋白血症和营养不良性贫血。
从700umol/L降到150umol/L,血液中的尿酸浓度猛地这么一过山车,一下就和关节腔里的尿酸浓度差异巨大,导致关节腔内的尿酸盐结晶开始溶解脱落。晶体不稳定,就出现了持续的炎症状态。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的医生暂停了王大伯的非布司他,在给予他持续的抗炎治疗后,还对他进行了合理的饮食指导:毅力是好的,但按原来那样吃,不行。
王大伯在住院期间,关节痛完全缓解了,一周后就能完全下地走路。医生建议他两周后再复查血尿酸和营养指标,根据血尿酸水平从小剂量开始,再继续降尿酸治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想不想知道医生都是怎么指导王大伯饮食的?
毕竟,对许多患者来说,“忌口”俩字简直要刻到骨子里了:酒不能喝、肉不能吃,然而“民以食为天”,没有美食相伴的人生,应该也会黯然失色吧!
其实,医生说的“忌口”并非简单粗暴的不吃,而应该是科学的取舍和平衡。
对高尿酸和痛风有利的食物有:
1、豆类及豆制品。
传统观点认为豆类及豆制品富含嘌呤,会增加血尿酸水平,因此痛风患者被告知不能吃或少吃——现在很多人都依然这么认为。其实豆制品不但不会引起血尿酸水平增高,反而可降低血尿酸,它们是痛风的保护因素。鼓励痛风患者适当增加豆制品的摄入,而不是限制。
2、高嘌呤蔬菜。
以往的观念认为,痛风患者不宜进食高嘌呤食物,包括富嘌呤的蔬菜,如莴笋、菠菜、蘑菇、四季豆、菜花等。但近年多项研究表明进食富含嘌呤的蔬菜并不增加血尿酸水平及痛风的发病率,而且,进食大量的蔬菜可碱化尿液有利于尿酸排泄,从而降低血尿酸水平。
对高尿酸和痛风不利的食物则有:
1、含糖饮料和果汁。
含糖饮料和果汁引起痛风发病的风险与啤酒相当,高于烈酒!(但也不要因此就放纵自己饮用烈酒)
高果糖浆是一种以玉米为原料加工制成的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的混合糖浆。作为营养性甜味剂,广泛运用在碳酸饮料、果汁饮料、运动饮料、小吃、糖浆、果冻和其他含糖产品中。
而含糖饮料和果汁的危害,是近年来有关痛风饮食治疗最重要的进展。高果糖浆中的果糖,便是这里的罪魁祸首!它可导致胰岛素抵抗,间接导致血尿酸的排泄和减少。
2、富含果糖的水果。
大多数新鲜水果属碱性,且水果内含有大量的钾元素及维生素C。所以既往我们理所当然的认为水果应该是痛风的保护因素,大家都以为全部水果都是好的。但是研究发现,富含果糖的水果可增加痛风的发病率。
果糖含量较高的水果包括苹果、无花果、橙子、柚子、荔枝、柿子、桂圆、香蕉、杨梅、石榴等。
果糖含量较低的水果则有青梅、青瓜、西瓜、椰子、葡萄、草莓、樱桃、菠萝、桃子、李子、橄榄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吃货们注意了,荤菜不是痛风患者的禁忌!痛风患者可以吃肉!不过建议患者选择白肉(如非哺乳类动物,包括鸡、鸭、鹅和淡水鱼等),以瘦肉为主,并注意加工方式。
一般认为,痛风患者每日肉类摄入量不宜超过100g(2两)。烹饪时,提倡水煮后弃汤食用,油炸、煎制、卤制或火锅等烹饪方式均不提倡。使用佐料时,避免使用过多盐、糖和香辛料等。
鸡蛋的蛋白、牛乳、海参等嘌呤含量较低,建议食用。
再偷偷告诉你,咖啡和巧克力不但不会诱发痛风,且与血尿酸呈负相关。对于习惯饮咖啡的痛风患者,不必限制其摄入;不过呢,如果你没有饮用咖啡的习惯,也不推荐你用这个办法来降低血尿酸哦。
图片来源:医院供图
最后再给大家推荐一款DASH饮食。
DASH饮食最初是预防高血压的饮食干预手段,它强调大量摄入水果、蔬菜、坚果、豆类、低脂奶制品和全麦/ 杂粮,限制摄入钠、含糖甜食及饮料、红肉及加工肉类。
但是研究发现,与西方饮食模式(高糖、油炸食品、红肉及加工肉类和精粮)相比,DASH饮食能降低痛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
尽管饮食干预只能小幅度地降低尿酸——与药物无可比性,但它能给痛风患者的功能和生活质量带来改善,因此如何健康地吃显得更有实际意义,通过合理饮食,让痛风和高尿性患者真正做到吃好、喝好、关节好!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