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中国的首都是北京,但是在民国时期商量首都地址时,大家因为意见不同,也发生过许多争执。
因为当时的那些政治要员分析国内局势的角度不同,因此对于首都的选址侧重点就不同。当时对于首都的选址主要有3个地方:武昌、南京和北京。民国政府曾为了此事一而再、再而三地大动干戈。
大家有争议也是出于对首都选址的关心,而且大家都会从利于政权的巩固以及日后经济的发展等角度综合考虑。当时孙中山先生对选址的考虑也十分谨慎,他主张“一都四京”的布局。一都即:武汉,四京即:西京(重庆)、东京(江宁)、南京(广州)、北京(顺天)。
但是后来又经过仔细的考虑,民国政府决定将临时政府设立在南京。一方面他们想要彰显民国政府锐意进取的气度,另一方面南京的地理位置确实也更加的优越,而且自然环境比较丰富。
1912年,清帝退位,孙中山先生也宣布辞职。民国政府的首都再一次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但是孙中山先生提出辞职文书时也在文内附上了定都南京决不能更改。因为这样就可以让袁世凯在南京任职,将当时封建专制势力十分强大的袁世凯调离北京。
很多人开始与袁世凯一唱一和,而当时的民国政府陆军总长黄兴,却始终坚持孙中山先生的定都意见。虽然,当时孙中山先生对于定都南京的态度十分强硬,但是,袁世凯还是采取了步步紧逼的策略。而且有一部分政要,受到袁世凯暗中的蛊惑,最后选择将民国政府定都北京。
虽然孙中山在袁世凯的各种手段中,有一定的妥协。但为了杜绝袁世凯的出尔反尔,孙中山先生曾指派专人,将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职的誓词书妥善保管。
让人没想到的是,在这场民国政府定都的风波中,最终还是以定都北京,袁世凯阴谋得逞而告一段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