猄,音同“京”,古书上指一种兽,在福建省一些客家地区,也有把麂称作猄的,黄毛的叫黄猄,灰毛的叫灰猄,本篇的故事却要从西游记说起。

西游记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孙悟空本是天生地长的石猴一个,只因偷学了武艺,把个天庭搅得天翻地覆,最后由佛祖点化,护着唐僧西天取经,封为斗战胜佛,成了正果。

照天庭的说法,犯下如此大罪,五百年的刑期实在是太短了。如果不是看在佛祖的面上,怕伤了佛道两家和气,定将妖猴捉回天庭,再关个一千年才能解恨。

看看八戒和沙僧就知道了,一个是天蓬元帅,只是犯了下花痴,就被贬下凡间,投了猪胎,连人都不让做了。一个是卷帘大将,算是天庭高层领导身边的红人,只因失手打了琉璃盏,便罚在流沙河里每天要忍受飞剑穿身之苦。

相比之下,猴子太占便宜了,只受五百年风吹雨打,取经功成便身登高位,佛光加身,非寻常神仙可比,而且,自从师徒四人把经书带回了大唐,整个南瞻部洲都成了佛派势力,天庭再想翻脸,就得好好掂量掂量自己的实力。

这种窝囊气,众神心里不忿却又无可奈何,但更可气的还在后面,猴子成佛之后,消息顷刻便传遍了四海八荒,惹得地上的精怪们欣羡不已,都以为天庭管理疏漏,有空子可钻,纷纷到斗战胜佛的道场去打听经验,说白了就是讨封,毕竟,大家同出一脉,俱是草根,你成佛了,怎么着也给大伙变个人封个仙什么的,再不济也说说天庭的路怎么走,大伙也去偷个桃盗个丹,万一捡漏成功,能省却不少年修炼辛苦呢(见本系列:黄鼠狼讨封事件)。

对这帮讨巧占便宜的精怪们,斗战胜佛开始还指点一二,后来实在太多了,便一概避而不见,毕竟身份不一样了,再不是创业的时候天不怕地不怕的傻猴子了,现在功成名就,佛家一方要员,自然要遵守规则,不该见的不见,不该说的不说,想打听天庭消息,更是没门。

也亏得精怪们钻营手段翻新,见此门不通,便退而取其次,目光上转,纷纷摩拳擦掌,赶来天界一探虚实,都想重演当年大圣闹天宫的传奇,天庭自此多事。

这下苦了天上这帮本来无所事事的神仙们,每过几日便会有大批的动物尸首从南天门抛洒而下,都是些不自量力却妄想成仙的精怪们,是啊,以当年孙大圣的修为,尚且免不了五百年牢狱之灾,他们这点微末道行,要想避开天庭严密的巡查耳目,简直是痴人说梦。

但是,天网恢恢,难免百密一疏,上天的动物多了,就总会有漏网之鱼,这只黄猄就是。

具体过程有多惊险刺激已不可考,重点是它成功了。

据它自己后来讲述,当年之所以能躲过天庭的巡查完全是凭运气,因为那天,是王母圣诞,瑶池内屏开鸾凤,褥设芙蓉,四海八荒有头有脸的神仙都到了,就连斗战胜佛也在,桌子上摆满了龙肝凤髓,珍馐美酒,众神或坐或立,饮美酒,品蟠桃,云雾飘渺间欣赏着瑶池中心众仙女妖娆的舞姿,各种香味杂在一起,就连门口的看守也被熏的酲然欲醉,黄猄乘其不备,才成功闯进了瑶池。

黄鼠狼修炼成仙的步骤 子不语系列黄猄成仙事件(1)

谁料,刚在地上捡了个没吃完的桃核啃啃,便被巡查的天将发现了,一个钢叉把它按在地上,动弹不得,黄猄哀叹:我命休矣。这里的神仙都是民间能供起来烧香的级别,法力之强,只需一个眼神,自己就化为齑粉了。

堂堂天界顶级盛宴出现了一只黄猄,就像国宴上跑出了一只老鼠一样,东道主肯定脸上无光,眼看西王母脸色渐渐难看,马上就要发作,这时,神仙群里有个人诵了声佛号:“阿弥陀佛,上天有好生之德,随它去吧。”

众神一看,是斗战胜佛,都含笑不语,大家都明白,这只猴子肯定是想到了当年的自己,动了恻隐之心。上天有好生之德不假,但是对违反天规的生灵从来是毫不手软。

西王母此时回过神来,知道就算马上处理了这只黄猄,也讨不回颜面了,不如展示一下宽大,买斗战胜佛个面子。

便展颜说道:“圣佛说的有理,随它去吧。”

黄猄如闻大赦,一口气跑下界来,它知道,蟠桃会还没结束,他们不便发令拿人,但是天庭栽了这么大一个面子,必定不会善罢甘休,就算西王母不说话,那些巡查的神仙也不会放过自己。

果然,蟠桃会刚结束,西王母怒不可遏,恨不能马上抓到这只让她颜面尽失的黄猄,但是,有个问题需要处理,自己刚刚在会上言之凿凿,要放其一条生路,现在言犹在耳,神仙还没散去,马上翻脸捉拿,要让众神知道了,这算什么,朝令夕改,还是出尔反尔?传扬出去,岂不有损自己威信。

想来想去,要捉这只黄猄,不能指望刚刚这帮神仙,要派个不知情的人去办才好,最好也别太亲近,不然知道得太多,日后也是个麻烦,而且,那只死猴子竟然也替它说话,不知背后有无瓜葛。

终于,她想起一个人来:二郎神。

此人是玉帝的外甥,居灌洲灌江口,享受人间香火,头生三目,执三尖两刃刀,牵哮天细犬,世称二郎真君。

因为他母亲的缘故,和天庭的关系不太好,虽说也属天庭下辖之神,但其听调不听宣,自恃身份特殊,从来不把瑶池王母放在眼里,猴子闹天宫时,此人办差不力,玉帝还一味偏袒,越发惹人厌恶,因此,每次蟠桃盛会都没请过他。

黄鼠狼修炼成仙的步骤 子不语系列黄猄成仙事件(2)

二郎神

黄猄的事让他去办,正合适不过,自己可以假借天庭之名,降旨命其除妖,办好办砸,都与瑶池无关,要真惹上佛派神仙,也能治他离间之罪,就算发现旨意有伪,上天庭告发,他无凭无据,正好指其诬陷,借此机会和玉帝撕破脸大闹一场,看玉帝还敢不敢护短。

想到此,王母不禁暗笑一声:我看他也逍遥的够了,是该出点力了。

于是,命一近侍至灌口诏其捉拿黄猄归案。

黄猄下界之后,蟠桃的神效逐渐显现,此物本为三界至宝,寻常神仙尚不可得,更何况山精野怪,只需一口,即可成仙了道,长生不老。

它在蟠桃会上吃了个桃核,陡觉修为大增,两三日间已可御风而行,五六日之后的一个月圆之夜,终于隐去原身,化为一个十六七岁身负神通的仙子姑娘。

她仍然不敢大意,知道天庭不会善罢甘休,终日在山林间隐匿,有点风吹草动便心惊不已,但该来的总要来。

一日,她正在草丛间休息,突然窜出一只恶狗来,那狗大如牛犊,细腰窄腿,一身黑毛溜光水滑,眼睛瞪得铜铃一般,嘴里呜呜低吼,跳将过来张嘴便咬,亏得黄猄仙子机敏,吃了蟠桃之后身轻体健,双足一点便起在云端。

本以为凭借腾云的仙术能躲过此劫,哪成想那狗竟然也不是凡间之物,摇头摆尾窜上云来,直如附骨之蛆,紧追不放,仙子无奈,只得加快身形,躲避恶犬的追袭。

也许是刚刚得道,驾云的本事还不熟练,一个冷不防,被身后的恶犬在腿上抓了一把,仙子身形不稳,跌落云头。

能腾云会驾雾,且只盯着黄猄仙子一人紧追不放,这恶犬一定是天庭派来的,仙子暗暗心惊,转身一看,腿上衣物都渗出血来,知道伤得不轻,眼看着恶犬又至,情急之下,边跑边喊救命。

说来也巧,此地已是武夷山下,离人烟不远,旁边就有个年轻人,正轮着斧头挥汗如雨的砍柴,听见有人喊叫,远远看见一黑一黄两道影子飞奔,转眼到了跟前,竟是一只恶狗在追一个黄衣女子。

年轻人吃了一惊,他还从没见过这么大的狗,眼见那女子体力不支,就要命丧这恶狗口下,便再不迟疑,硬着头皮大喝一声,拦住那恶狗的去路,仙子如遇救星,连忙躲在年轻人身后。

那狗见有人挡道,近前嗅嗅,知道是凡人一个,也没当回事,依旧转着圈的要咬他身后的黄猄仙子。

年轻人生气了,抄起身旁的扁担,抡圆了打去,啪地一声,正中狗头,那狗似乎怔了怔,它没想到这人真敢下手,回头看着他,年轻人也惊讶这狗如此结实,简直是铜头铁脑,手腕粗细的扁担打在头上,浑如没事一般。

一人一狗,四目相对,都愣在当场,场面相当尴尬。稍时,那狗仰头眯着眼嗅了嗅,转过身,一阵风没了。

仙子见恶犬离开,知道这条命算是保住了,一口气松下来,登时便晕了过去,年轻人无奈,只好把她背回了家。

调养几日之后,仙子的伤势已无大碍,她突然对这个勇敢的年轻人来了兴趣。从话语中了解到,他叫洛英,父母已经不在了,穷的家徒四壁,只有一个茅草屋安身,平时靠打柴为生,勉强维持生计。这个村落名叫洛家村,百十来口人家,民风淳朴。

孤男寡女,同处一室,又有救难之缘,自然情愫暗生,没过多久,洛英便禀了村里长辈,在众村人的见证下,两人选个吉日,成亲做了夫妻,所有人喜气洋洋,都为洛英能娶到这么漂亮的媳妇高兴。

就连洛英自己,每天上山砍柴都更有劲了,唯有黄猄仙子自己高兴不起来,整日愁眉不展,她知道,眼前的平静都是暂时的,天庭的神仙不会这么轻易罢手。

她怀疑的不错,那条黑狗便是啸天犬,奉了二郎真君的指令来擒黄猄,眼瞅就要得手,没想到被一个凡人挡了道,本想一体擒拿,奈何天庭有规:得道诸神,不可妄动凡人,以免搅乱三界伦常。

这也是为什么当年七仙女下界配了牛郎,以王母之尊,也只能划条银河相阻,不敢碰牛郎分毫。虽说哮天犬跟着二郎神也成了正果,但说到底,它是一只狗,违背天条的后果不是它能承受的,没准,还会连累自家主人一并受罚,所以,只得无功而返。

回到灌口,哮天犬把前情后事一一细禀,二郎神顿时大怒,俗话说:打狗还要看主人,自己堂堂神君,受人间香火,今日竟被一个凡人搅黄了差事,真是岂有此理,于是,问明了洛家村方位,安抚了哮天犬,马上升帐理事,手下众将不敢怠慢,遵令帐前候命。

二郎真君高坐神位,手持令箭,第一道令发给了梅山四圣,要其通力捉拿黄猄归案,哮天犬从旁协助。

第二道令唤来司山大神,待黄猄归案之后,移山平了洛家庄。此举虽有违天条,但那个凡人动手在先,日后天庭问起,也有情可查。

这就有点过分了,挡哮天犬的唯有洛英一人,与村人何干,但人在盛怒之下,难免会意气用事,更何况是神,而且,二郎神,本来就性急如火。

这几日,洛家庄上方,总是乌云滚滚,大异平常,像是千军万马在天上纵横驰骋,村人们都很奇怪,不知是什么缘故,只有黄猄仙子心里明白,这是祸事的前奏,大变在即,不能不有所准备了。

她仔细看了看天上的乌云,没有闪电,也不下雨,说明雷公电母以及龙王都没到,所以,阵势看似吓人,也只是二郎神一方势力。清楚了这些,仙子稍稍安心,既然天庭没有参与,说明王母也不想把事情搞大,一切还好应付。

黄鼠狼修炼成仙的步骤 子不语系列黄猄成仙事件(3)

为了让村人知道形势的危急,仙子觉得有些事不能隐瞒了,于是,她先在丈夫面前,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又对村人解释了为什么天象异常,起初,大家都不相信,毕竟,要让这些憨厚的村人理解那些供在庙里的泥胎真的发怒了,确实不太容易。

无奈之下,她让人找来一些秸秆,仿照着洛家村的形制扎成了一个村庄模样,放到东边的空地上,仙子两手一挥,那秸秆做成的庄子开始慢慢变大,直到变成和洛家村同样大小。庄子里灯火通明,人欢马叫,好一派热闹景象。

村人们看得五迷三道,这种神仙手段就发生在眼前,由不得不信,此时天上黑得墨汁一样的乌云越压越低,一场风暴眼看就要降临,一群人呼剌剌跪倒一片,高呼神仙救命。

仙子扶起众人,开始分派差使,先是放翻了村里的一口大猪,掺进麻药,做成大包子放在村头,然后又把村里的男丁集中起来,将剩下的秸秆分发给众人,吹口仙气,他们手里的秸秆就变成了刀剑钢叉,虽然不足以对敌,但防身绰绰有余,接着让他们隐匿起来,随时待命。

半夜时分,随着一阵狂风,村头出现了一只大黑狗,仙子示意大家不要轻举妄动,这是哮天犬来探虚实。

那狗走走嗅嗅,发现了包子所在,围着转了两圈,口中涎水淋漓而下,似乎在强忍诱惑,挣扎着又向前迈了两步,终于呜咽一声,转头奔向大肉包子,大快朵颐起来,不多时,药劲上来,那狗摇摇晃晃,一头栽在地上,昏睡了过去。

梅山四圣本来没把这差事放在眼里,不就是一只成精的黄猄吗,杀鸡焉用牛刀,对付这类精怪,哮天犬最是拿手,因此,放出哮天犬之后,众人在云头等了半夜,不见回音,才知道事情不妙。

四圣按落云头,高声叫骂,要黄猄仙子快快现身受降,不要牵累无辜。

既然真神露了法相,一场斗法已不可避免,仙子从藏身处缓步走了出来,四圣一看,这妖精通身黄光护体,似有无上神通,断不是易与之辈,不如先下手为强,四人本是同胞兄弟,此时心意相通,同时施展法力,四道光索像四条毒蛇一般袭向仙子,将她死死缠住。

村人看得分明,暗叫不好,这四个神仙都是丈二身高,比庙里的金刚还要威猛,被他们的法力锁住,哪还有命在?仙子此番危矣!丈夫洛英此时在人群里急得只掉眼泪,但是娘子临走前再三交待,断不可轻举妄动,以免救人不成,反成拖累。

四圣看一招奏效,心中暗暗窃喜,任你有多少年道行,在捆妖锁下,都让你灰飞烟灭。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眼前这个妖精也许和其他精怪没什么不同,甚至,修行的年月还不够别人的一个零头,但是,唯一不同的是,她,吃过蟠桃。

这本来不是一个很难知晓的信息,满天神佛都亲眼所见,可惜的是,这个信息被人有意的忽略掉了。这个世界有时候就是这么不讲道理,一些事情,往往因为信息的不对称而功亏一篑,你如果去质问,别人会推的一干二净,没有人隐瞒,只是你没问清楚而已,到头来,你不知该怪谁,只能自认倒霉。

就像此时的梅山四圣,如果知道真相,肯定会怪二郎神吃饱了撑的,来趟天庭的浑水,在灌口骑马遛狗的日子它不香吗,是逍遥的久了,非要给自己找点难堪吗。

但是,一切都晚了,那枚仙桃不知道是几千年一熟,自从黄猄啃了桃核,到现在已增加了三千年道行不止,直接助它变人,成仙,功效依然无止无歇。

想想吧,三千年的精怪,古往今来还未曾见过,此时的黄猄,寻常散仙见了,也得尊称一声仙子大姐,区区几道捆妖索,根本就不在话下。

仙子看了看一脸得意的四圣,突然笑了,说道:“困妖索,困得住妖,困得住仙吗?”说完,双臂轻轻一挣,这道光索砰然裂开,震得大地一阵颤抖,众人的耳朵轰鸣不已,那条睡着的狗砸吧下嘴,翻个身,继续睡了过去。

四圣手上绷紧的力道突然一松,向后踉跄几步,总算稳住身形,没当场出丑,他们有点难以置信,四个人的法力被这妖精破得如此轻巧,这太不可思议了,想继续施法再战,无奈心已怯了三分,此时,不知谁喊了一声:“老少爷们,还等啥,上啊,打他狗日的。”

几十个精壮村民哇哇喊着一同追出来,洛英红着眼睛跑在最前面,众人手里的刀剑齐向这几位尊神身上招呼,四圣知道再待下去也是徒增其辱,对望一眼,垂头丧气的腾空而去。

天亮了,大家都熬了一晚上,却毫不疲倦,都在兴奋地议论着夜里的事情,似乎在跟那四尊恶神的对战中,他们也出了大力。有人突然喊道:“那狗呢?”,不知什么时候,哮天犬已经不见了。

仙子知道事情还没有完,二郎神不是善类,还要提防他对无辜村民下手。入夜时分,她把众人手里的刀剑重新变回秸秆,施法让它们排成一片,遮盖在村子上方。当晚,家家吹灯拔蜡,不发出一丝声音亮光,就连养的鸡和狗都关在了屋里。

半夜时分,一阵惊天动地的声响,震得房梁上的瓦都碎了一大片,等天亮出门一看,村东头凭空出现一座大山,那座由秸秆变成的村落被死死压在了山下。

洛家庄三番两次逃脱大难,让二郎神惊诧莫名,他决定亲自走一遭,便携风带雨来到洛家庄。

仙子一早见这场风雨来得奇怪,便知道是二郎真君到了,既然这一面早晚要见,与其日防夜防,不如当面问个清楚,便腾空升至云中,来到二郎神面前。

真君一见,便气不打一处来,当即喝道:“狂妄妖物,竟敢聚众犯上,不怕灰飞烟灭吗?”

仙子傲然道:“敢问真君,我究竟身犯何罪,为何三番两次要置我于死地?”

一句话问住了二郎神,是啊,天庭的诏书上只说要捉其归案,却并未申明罪状,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事情,此时经这妖女一问,二郎神方觉事有蹊跷,但自己堂堂一个神君,奉诏捉妖光明正大,岂能被一个妖物问倒,当下怒道:“你罪孽深重,不思反省悔改,竟敢哓哓折辩不休,本君问你,你若无罪,天庭何故拿你?”

仙子不禁长笑一声,说道:“是天庭要拿我,还是有别人借用天庭之名,私传圣命,我看尚在两可之间,也请真君眼睛擦亮点,堂堂一个正神,可别让别人当了鹰耍。”

二郎神大吃一惊,听这妖女口风,似乎还牵涉假传圣旨等重大情弊,这可是要掉脑袋的,若真是如此,凭自己这点身份,万万担待不起,就算不知者不罪,事情传扬出去,岂不为三界耻笑。

真君此时有点坐不住了,但他毕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驴倒了架子不能倒,正色道:“是不是有人私传圣命,本君自然会查问清楚,但你身为异类,却以美色惑人,乱配他类,此事不容于天地,凭此一点,本君就可遣散你三魂七魄,让你永不得超生。”

刹那间,仙子似乎怯了一下,但马上想到自己已成正果,魂魄浑然一体,与天地同寿,除了自愿,没人能逼自己再入轮回,便讥讽道:“真君慎言,说别人可别说到自己身上,你妹子如果不是思凡下界,何来沉香劈山救母呢!”

二郎神不料妖女竟如此伶牙俐齿,天上地下哪个不知,此事为真君家丑,向来无人敢提,她竟毫不避讳,直接说到脸上,顿时气得满脸通红,想想却无可反驳,说到底,是自己失言在先,半拉子灯笼,照了别人没照自己,于是咬牙怒道:“大胆妖女,本君家事,岂容你说三道四,你是仗了谁的威风,敢在我面前狂犬吠日?”他已经开始怀疑这妖物另有背景了。

仙子话刚出口已经后悔,他毕竟是一方真神,玉帝外甥,真惹急了下狠手,就算自己不惧,但村子里这么多人,恐怕一时也难以护他们周全,此时见他盘问起自己的背景来,心念一转,不如干脆搬出个大神,免得日后再找麻烦。

于是,稍一思忖,说道:“我只是一只山野小怪,哪有什么背景,无非是瑶池宴上吃过桃,齐天大圣说过话,而已,而已。”

真君倒吸一口凉气,此妖果然有来头,竟和斗战胜佛扯上关系,那猴子闹天宫的时候和自己大战三百回合,难分高下,后来经如来点化,证得佛果,一身兼两教神通,今日地位之隆已远在自己之上,幸亏多问一句,万一因为此妖引得佛道相争,那真是跳进银河也洗不清了。

多说无益,二郎真君带着一众随从赶回了灌口,见哮天犬正无精打采地守在门口,它似乎精神不太好,眼神愣愣的,走两步便摇晃一下,真君也无暇顾及,喊来值日功曹马上去打听一下这道圣旨的来历。

到了晚间,便有消息传来,天庭果真毫不知情,也从没下过什么捉妖的圣旨,但是,王母的瑶池宴上确实出现过一只黄猄,本来被拿了,因为斗战胜佛一句话,王母又给放了,后来怎么样,便不得而知了。

二郎神汇合着这些信息,回味半夜,越想越觉得此事深不可测,这明显是有人借黄猄之事假传圣命,而且各种线索都若隐若现的指向王母,但瑶池宴上众神听得清清楚楚:不再追究。自己如果真要携旨告发,有多大把握能揪出幕后指使,没准,对方来个死不认账,正好借此事治自己个诬告罪,早听说玉帝王母不合,自己两不相帮,会不会是两方都有意借黄猄之事除掉自己。

真君越想越是心惊,召集幕僚们商议一夜,决定此事秘而不宣,不再提及,若有人问,便说差事已完,即可。

蹊跷的是,黄猄的事情似乎被所有人遗忘了,天庭没人追究,瑶池那边也好似完全没这回事,王母的蟠桃宴还会按时召开,天庭上下,一派宁静祥和,那道圣旨像是凭空出现,和所有人都没关系。

只有二郎神自己明白,风平浪静之下暗流涌动,天知道他渡过了多大的激流险滩。那只成了仙的黄猄,他每次想起,都会惊出一身冷汗,再也不敢去碰了。

而洛家村的人,在某个清晨惊奇地发现,那座从天而降的大山不见了,阳光透过云彩重新洒进村子,明媚而灿烂,像极了黄猄仙子和洛英在一起时开心的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