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雍正皇帝驾崩于圆明园。时年24岁,在雍正朝受的严格、全面训练和教育的皇四子弘历继位为帝,是为乾隆皇帝。在我们印象中,乾隆皇帝似乎是一个最幸运的皇帝,经过祖父康熙皇帝和父亲雍正皇帝两朝的精心治理、大力发展,给乾隆皇帝留下了一个富庶强大的大清朝。大兴土木、穷兵黩武,六次南巡劳民伤财的乾隆皇帝似乎就像一个最大的败家子。那么,历史上的乾隆皇帝真的如如此吗?那为何乾隆皇帝又能将清朝带领走向鼎盛呢?

乾隆是不是(乾隆皇帝真的只是一个)(1)

继位之初的乾隆皇帝

刚刚登基一月,乾隆皇帝就下达命令,宣布“宽严相济”的施政政策。雍正皇帝在位时,因为特殊的历史背景和“九王夺嫡”等事件的影响,严格处理了皇八子胤禩等一批皇室宗亲和年羹尧、隆科多等一批骄横放纵的有功之臣,使得政治环境空前紧张。为了调整皇室内部的紧张局面,收拢人心,缓和统治内部矛盾,舒缓紧张的政治环境,乾隆皇帝下令妥善处理胤禩、胤禟、年羹尧、隆科多等一批雍正朝的获罪之臣,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当时尖锐的统治阶层矛盾,也为今后推行的一列列改革和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良好基础。

乾隆是不是(乾隆皇帝真的只是一个)(2)

平定准格尔作战图

纵观清朝296年历史,乾隆朝的战事之多,绝对能够名列前茅。乾隆三年,深通“攘外必先安内”道理的乾隆皇帝在稳定了朝廷政治环境以后,开始着手整理清朝边疆事宜。乾隆三年,平定贵州苗族叛乱;乾隆五年,平定广西、湖南的苗族叛乱;乾隆是四年,平定大小金川叛乱;乾隆十六年,镇压西藏达赖喇嘛武装叛乱;乾隆二十二年,取得准格尔贵族叛乱战争;乾隆二十三,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等一系列的军事动作让清朝基本完成了疆域版图的扩张和稳定,并保持了近百年。这一些系列的军事行动为清朝的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创造了绝对有利环境。

乾隆是不是(乾隆皇帝真的只是一个)(3)

张廷玉影视形象

在坚决废除了“总理事务大臣”制度以后,乾隆皇帝重新组建军机处,并任命张廷玉、鄂尔泰、允礼等一批能臣干吏充实军机处。乾隆皇帝在认真分析利弊、权衡利害以后,逐步改善或废黜雍正朝的一些错误政策和改革。尤其将雍正皇帝信奉的“炼丹长生之术”大力整治,永久废除。大胆纠正“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制度中出现的失误和偏向做法,有效抑制了地方政府的再贪腐现象。对百姓施行仁政,对官员待以宽和,使得雍正朝严苛、紧张的官场风气得以缓解,官员从政的积极性大幅增加。乾隆皇帝在继承和发扬雍正朝改革制度和施政政策的同时,对其错误和不足处进行的一系列纠正和废黜,使得乾隆朝的经济和政治在良好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创造了清朝全盛时期良好的开端。

乾隆是不是(乾隆皇帝真的只是一个)(4)

乾隆帝木兰秋狝图

军队建设方面,除了频繁大规模的对外用兵之外,乾隆皇帝还坚持恢复了清朝的“木兰秋狝”制度,这项在雍正皇帝看来只会增加奢靡之风和劳民伤财的行为在乾隆皇帝看来却大有用处。首先,乾隆皇帝最初的目的并不是射猎取乐,而是为了遵循祖制,培养八旗将士的军队风气。雍正朝鲜有战事发生,距离当时最近的一场战争也已经十几年之久。当初大战四方、战功赫赫的八旗兵似乎已经忘记了作战的本能,只顾游玩享乐、贪墨军饷。这样的八旗军队又怎么能满足乾隆皇帝稳定边疆、创立“十全武功”伟业的要求呢!所以,“木兰秋狝”制度的恢复也有其历史必然性。

乾隆是不是(乾隆皇帝真的只是一个)(5)

乾隆时期繁荣景象

针对雍正朝“重农轻商”的中心思想,乾隆皇帝在鼓励农民垦荒、组织转移人口、重视农业生产的同时,还大力推进工商业的发展。在提倡种植高产农作物的同时,鼓励农民进行再生产的手工业并数次普减天下钱粮;对工商业实行宽松政策、免收部分关税等,使得农业和手工业、商业得到空前发展,呈现一片平衡发展的繁荣景象。自乾隆三十年到乾隆六十年,国库存银保持6000万两白银以上长达三十年之久。

乾隆是不是(乾隆皇帝真的只是一个)(6)

《四库全书》总目卷首

虽然,同清朝的历代皇帝相比,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出现的“文字狱”次数是最多的,但这也不能抹杀乾隆皇帝在文化事业发展方面做出的贡献。从决定收集社会上现存文献进行整理开始,乾隆皇帝鼓励甚至数次颁布诏书强令各地广泛收集图书并专门为此制定了详细政策。乾隆五十二年,历时二十多年收集抄录的《四库全书》全部完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借此将乾隆朝的文化事业推至顶峰。

乾隆是不是(乾隆皇帝真的只是一个)(7)

虽然乾隆皇帝在第五次南巡时便开始了腐化奢靡的帝王生活,开始大兴土木、骄奢淫逸,但这不能抹杀乾隆皇帝在继位前期的积极改革和贡献。清朝在乾隆三十年基本走入鼎盛,是乾隆皇帝让这个文治武功兼备、文化事业发达、百姓富庶安乐、疆域空前辽阔的大清王朝屹立在世界之林。

(参考文献—《清实录·高宗实录》、《清史稿·卷十·高宗本纪一》、《乾隆传》、《中国通史·清中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