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8年6月并网至今,装机容量为4.95万千瓦的大板梁风电场累计发电5.4亿度,以每人每年用电600度来计算,相当于满足25万人近4年的用电需求。”看着远处山丘上的风机,刘鹏辉的话语中流露出满满的自豪。
这是大板梁风电场一景。(受访者供图)
刘鹏辉是大板梁风电场的负责人,从湖南的公司总部来到风电场所在的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中旗已经有一年的时间,“风大”是他在这里最深切的感受。“同事们说这里每年只刮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刘鹏辉打趣道。
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乌兰察布市,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丰富,其中风能资源尤为丰富,该地区成为国家一类风能资源区。以风电和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正成为当地经济发展“排头兵”。
“乌兰察布市现有91个风电项目和58个光伏发电项目。”乌兰察布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孟泽琼说,截至目前,乌兰察布市新能源装机752.4万千瓦,17个新建新能源项目全部开工,新增装机463.8万千瓦,建成后清洁能源总装机将突破千万千瓦。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以新能源产业为抓手,不断拓展产业链,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纷纷落户于此,让乌兰察布市不仅发“绿电”,还能造“绿机”。
“公司2020年12月在乌兰察布市注册成立,今年5月中旬建成投产,如今已具备每天生产2台套风机的生产能力。”在乌兰察布运达风电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公司副总经理常伟指着一台正在组装的风机说,“我国风机研发能力及技术水平正逐年向国际水平靠拢,曾经风机的单机容量只有750千瓦,目前我们车间里生产的风机单机容量已超过6000千瓦。”
7月26日,工人在乌兰察布运达风电有限公司厂房作业。新华社记者朱文哲 摄
在利用风光资源推动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的同时,乌兰察布市将新能源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让更多乡村百姓共享“绿电”发展成果。
沿着平整的水泥路走在黄羊城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农家小院。尽管每家小院的面积和格局相同,但每户小院的主人都赋予它不同的特点:有的人在院里种菜养花,有的人在院里饲养鸡鸭,还有人搭起小棚来储藏杂货,小村里处处透着浓浓烟火气。
“这些房子都是村旁建设新能源项目的公司给大伙盖的新房。”察哈尔右翼中旗黄羊城镇黄羊城村党支部书记南金良说,2015年,装机容量为2万千瓦的光伏电站在村旁开工建设,作为配套的民生工程,144套新房成为黄羊城村百姓的新居。
7月27日,黄羊城村村民在家中做家务。新华社记者朱文哲 摄
察哈尔右翼中旗新能源发展中心主任陈利桃介绍,近年来当地探索将新能源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引进新能源企业建设光伏新村,借光伏电站带动乡村发展,目前相关企业已为327户农牧民新建了住房。“新能源项目既发出了‘绿电’,又给农牧民带来了实惠,大家住进了新房子。”陈利桃说。
“过去我们住的是30平方米的土坯房,2016年我们搬进了新房,连家具都配好了,完全是拎包入住。”刚刚在厨房蒸好一锅包子的黄羊城村村民李占彪说,村民们免费住新房,不仅省了一大笔钱,人们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了。(记者朱文哲、李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