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数学敏感期?就是幼儿对事物的数和数量关系的敏感性。敏感期把握好了,可以使幼儿比较容易的获得一些数的初级印象,可以培养幼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幼儿数的概念发展大致要经过三个阶段。

一年级10以内加减法怎样教孩子(一年级孩子10以内的加减法不会)(1)

一、对数的认识。

这个阶段大约发生在3岁左右。这时期幼儿的思维是直觉行动思维。也就是说,孩子对数的认识一定要通过实物才能明白。所以,在这一阶段,大人教孩子数数的时候,要给他具体的物品,如大大小小的玩具,几个水果,几本书,让他对这些物品的大小、多少有个大概的理解。数的时候,要按顺序结合实物进行10以内手口一致的数数。

一年级10以内加减法怎样教孩子(一年级孩子10以内的加减法不会)(2)

二、将数与量结合。

这一阶段大约发生在4-5岁。这时期的幼儿的思维进入到了形象思维阶段,能够将数与量结合起来认识事物。所以,在这一阶段,大人教孩子数学的时候,可以用以下方法。

1、让孩子在点数以后说出总数。

2、告诉孩子一个数字,让孩子去找到与数字对应的物品的数量。比如你说出数字8,让孩子拿来8个雪花片。比如你说6,让孩子伸出6个手指头。

3、可以让幼儿按规律摆放物品。比如给他许多红色和绿色的雪花片,让他按红色、绿色(AB)或者红色、红色、绿色(AAB)的顺序摆放。

4、给孩子10个以内的实物,教他进行简单的10以内的组成与分解。比如拿出10个雪花片,让孩子将这10个雪花片任意分成两组,让孩子分别数一数每组各有几个,然后再合起来数有几个。

一年级10以内加减法怎样教孩子(一年级孩子10以内的加减法不会)(3)

三、数运算的初级阶段。

5-7岁的幼儿进入了数运算的初级阶段。这一时期的幼儿的思维方式仍然是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但数概念的发展又进了一步,已经从表象向抽象过渡。所以在这一阶段,教孩子数学的时候,可以用以下方法。

1、按规律排序可以复杂些了。可以按ABCB、ACCB等规律给物品排序。也可以给出一个规律,让孩子按着已有的规律接着往后排。

2、认识序数。带着孩子一起数楼层,告诉孩子我们家在第几层。数楼层时告诉孩子要从下往上数。或者将玩具娃娃排队,让孩子说出其中一个娃娃排在第几。

3、可以进行2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了。

一年级10以内加减法怎样教孩子(一年级孩子10以内的加减法不会)(4)

只要把握了孩子的这些敏感期,孩子以后的数学学习便不是什么难事了。如果错过了的,在一年级的孩子也还能补救,只是需要家长付出更多的耐心,多和孩子玩玩数学方面的游戏,相信孩子也能有很大的进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