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年 一、国际间发生的重大事件,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1900-1950历史主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1900-1950历史主题(百年风云18401950)

1900-1950历史主题

1872年

一、国际间发生的重大事件

3月1日

黄石国家公园在美国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

【释义】黄石国家公园(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简称黄石公园,由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负责管理。1872年3月1日它被正式命名为保护野生动物和自然资源的国家公园,于197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自然遗产。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

黄石国家公园占地面积约为898317公顷,主要位于美国怀俄明州,部分位于蒙大拿州和爱达荷州。黄石公园分五个区:西北的猛犸象温泉区以石灰石台阶为主,故也称热台阶区;东北为罗斯福区,仍保留着老西部景观;中间为峡谷区,可观赏黄石大峡谷和瀑布;东南为黄石湖区,主要是湖光山色;西及西南为间歇喷泉区,遍布间歇泉、温泉、蒸气池、热水潭、泥地和喷气孔。园内设有历史古迹博物馆。

该公园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口之一,它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森林之一。有超过10000温泉和300多个间歇泉。拥有290多个瀑布。园内有黄石湖、黄石河、峡谷、瀑布及温泉等景观,是一个负有盛名的游览胜地。园内有很多种野生动物,包括7种有蹄类动物,2种熊和67种其他哺乳动物,322种鸟类,18种鱼类和跨境的灰狼。有超过1100种原生植物,200余种外来植物和超过400种喜温微生物。

黄石国家公园被美国人自豪地称为“地球上最独一无二的神奇乐园”。园内交通方便,环山公路长达500多公里,将各景区的主要景点联在一起,徒步路径达1500多公里。

4月22日

美国著名农学家朱利叶斯•斯特林•莫尔顿提议在内布拉斯加州规定植树节,动员人民有计划地植树造林。当时州农业局通过决议采纳了这一提议,并由州长亲自规定今后每年4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三为植树节。

9月2日

国际工人协会在海牙召开代表大会。

二、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

3月11日

同治帝册立阿鲁特氏为孝哲毅皇后。

【人物】清穆宗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1854年7月25日-1875年3月27日),同治帝皇后,蒙古正蓝旗人(后抬入满洲镶黄旗),清朝第三位从大清门抬进紫禁城的皇后,大学士赛尚阿的孙女,顾命八大臣郑亲王端华外孙女,户部尚书崇绮之女,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姑表外甥女,恭肃皇贵妃侄女。

咸丰四年七月初一日生,于同治十一年二月初三日选秀女时指立为皇后。同治十一年九月十四日,以惇亲王奕誴为正使,贝勒奕劻为副使,册立为皇后。同治十一年九月十五日子刻,入宫合卺。同治十三年(1874年)穆宗宾天后,同年十二月德宗光绪帝即位,奉两宫皇太后命,尊为嘉顺皇后。

光绪元年(1875年)二月二十日寅时崩于储秀宫,享年二十二岁,葬于惠陵,全谥曰孝哲嘉顺淑慎贤明恭端宪天彰圣毅皇后。

3月12日

曾国藩去世,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进士。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死后被谥“文正”。

4月22日

中国第一家股份制“公司”——轮船招商局成立。

轮船招商局是近代中国最早的新式航运企业。同治十一年(1872)七月,李鸿章饬令浙江海运委员、候补知府朱其昂筹办,十一月正式成立于上海。因朱其昂经营不善,同治十二年(1873)六月,李鸿章委任唐廷枢为总办,改组全局,重订《局规》及《章程》。朱其昂、徐润、盛宣怀、朱其诏先后任会办。唐、徐专管轮运、招股等事宜,朱、盛负责漕运和官务。第一期资本一百万两(用近十年才凑足)。名为商办,实由官商合办。在天津、牛庄、烟台、汉口、福州、广州、香港及国外的横滨、神户、吕宋、新加坡等十九个重要商业港口设有分局。光绪三年(1877)以银二百二十二万两高价购进美商旗昌轮船公司一批旧船和设备,船只由十二艘增至三十余艘,成为一支实力可观的商船队。招商局因遭外国轮船公司的忌恨、竞争与排挤,业务一度难以维持,中法战争期间,经马建忠之手,暂时售与旗昌洋行。光绪十一年(1885)收回局产后,李鸿章派盛宣怀督办全局,马建忠、谢家福为会办,招商局由官商合办改为官督商办,但仍连年亏损。宣统元年(1909)归邮传部管辖。

【人物】朱其昂,字云甫,居高桥。世业沙船,为淞沪巨商,捐资为通判,累至道员。后开办轮船招商局。

【人物】唐廷枢(1832年5月19日-1892年10月7日),初名唐杰,字建时,号景星,又号镜心,广东广州府香山县唐家村(今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镇)人。唐廷枢是中国第一位近代企业家,著名的民族实业家和慈善家,中国近代化的先驱,中国近代工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清代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和徐润、郑观应、席正甫并称为晚清“四大买办”。

1863年,唐廷枢任怡和洋行总买办。1873年应李鸿章之召,入上海轮船招商局任总办,主持全局大计。1875年任上海洋务局会办。1876年任开平矿务局总办。他以创办和经营近代企业的方式,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唐廷枢热心从事社会公益事业,创办了上海历史上第一家医院--仁济医院,也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家西医医院。1892年10月,唐廷枢在天津病逝,各国驻天津领事馆下半旗志哀,李鸿章亲自主持葬礼,唐山百姓为他建立“唐公祠”。

【人物】徐润(1838-1911),又名以璋,字润立,号雨之,别号愚斋。广东广州府香山县北岭乡人(今广东珠海北岭村),近代中国著名的买办、商人、民族实业家。他和唐廷枢、郑观应、席正甫并称为晚清“四大买办”。

徐润15岁时随叔父徐荣村到上海,进入英商宝顺洋行当学徒。他极其勤奋好学,又有悟性,所以深得洋行上下看重,19岁已获准入上堂帮账,24岁升任主账。不久,接任副买办之职。1868年,徐润脱离宝顺洋行后,在上海开设了一家宝源祥茶栈。徐润是近代中国最大的茶叶出口商、最大的房地产商、最早的股份制企业创始人;他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保险公司、第一家机器印刷厂 ,他还参与创建与经营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家机械化的大型煤矿--开平矿务局。

【人物】朱其诏, 朱其昂弟,清朝官吏。纳赀为知县,累至道员。历充江、浙漕运事。轮船招商局既成,复请以额定漕运费给轮船代为海运,局基始固。

再权永定河道,时出巡河堤上下,务尽其利弊。遇伏汛暴涨,尝三昼夜不交睫,亲督弁兵抢护,始免溃决,民皆德之。扩充天津电报学堂,成材益广。时方议办海军医学堂,其诏复捐自置天津法租界地四十亩为校址以成之,其急公好义类如此。未几,卒,赠内阁学士。

【人物】马建忠(1845年2月9日-1900年8月14日),别名干,学名马斯才,字眉叔,江苏丹徒(今镇江)人,中国清末洋务派重要官员、维新思想家、外交家、语言学家。其所著《文通》是第一部中国人编写的全面系统的汉语语法著作。亦是《文献通考》作者马端临第二十世孙。父亲马岳熊,在家乡行医经商。有四兄一姐,二哥马建勋,入李鸿章幕府,司淮军粮台。四哥即著名爱国人士,震旦、复旦大学的创始人马相伯。外甥朱志尧是上海求新机器厂创始人。

【人物】谢家福,字绥之。江苏吴县人。世代行善。光绪初,河南、山西灾,呼吁义捐救灾,不到一年即集银四十三万两余,赈济二十七州县,得李鸿章赏识,创办电报及推广招商轮船局皆有策划,累保官至直隶州知州。

4月30日

《申报》创办。

5月3日

《俄阿条约》签订

同治十年(1871)沙俄侵占伊犁后,挟其军事威势,派考尔巴斯(Kaulbars)出使喀什,同治十一年(1872)五月初三日,与阿古柏订立“通商条约”(即“俄阿条约”),俄国承认阿古柏为“哲德沙尔”领袖,阿古柏同意沙俄在南疆通商、建立牙行、设置商务专员等,俄国货物的关税定为百分之二点五。此后,俄国的商货、军火不断地输入南疆。

7月13日

艘装载了拐卖数百名中国劳工的秘鲁奴隶船在日本横滨被发现,由此引发日本明治政府和秘鲁共和国之间的外交事件的“玛利亚•路斯号事件”,纠纷持续到1875年5月9 日以俄罗斯皇帝为仲裁的国际仲裁裁决为日本无赔偿之责任为结束。该事件考验了日本早期政府司法制度的独立和并对当时在日本和西方国家之前存在的治外法权条款形成挑战。

事件结局:日本明治政府解救了该奴隶船上幸存的231名被掳卖的中国苦力, 并将其送回中国。

8月11日

清朝政府首次派遣留学生出洋。第一批留学生赴美

早在同治七年(1868),容闳曾通过江苏巡抚丁日昌向清政府条陈,其中有一条便是选派青少年赴美留学。此后,曾国藩、李鸿章等接受容闳的建议,并一再上奏清政府,申述选派幼童出洋学习的重要性。同治十年(1871)七月,又奏上出洋游学章程并获准。同治十一年(1872)七月八日,第一批幼童詹天佑、梁敦彦、黄开甲等三十人,由陈兰彬、容闳率领,从上海启程,赴美留学。至光绪元年(1875)九月,前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

【人物】梁敦彦(1857年-1924年),广东顺德人,英文姓名:Liang Tun Yen,字崧生,1856年出生,15岁成为第一批留美幼童。祖父梁振邦曾在香港西环行医,父文瑞公在南洋做过生意。由于家庭的影响,梁敦彦少时就会英语,后考入香港中央书院(由英国人创办,皇仁书院前身)就读。

【人物】黄开甲(1860—1906),英文名字:WongKaiKah,又名黄炳兴,字斗南,号子元,广东省嘉应州镇平县(今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高思乡程官村)人。晚清首批留美幼童之一,13岁留学美国,曾在耶鲁大学学习,是中国较早参加世博会的梅州人。

【人物】陈兰彬(1816年—1895年),字荔秋,广东省吴川市黄坡镇黄坡村人,晚清时期大臣、学者,首任中国驻美公使。咸丰三年(1853年)中进士,同治十一年(1872年),以留学监督身份、率领第一批留学生30人赴美。光绪四年(1878年),以太常寺卿身份出使美国、西班牙、秘鲁;后奉调回国,历任兵部、礼部侍郎及会试阅卷大臣等职。晚年归里,先后主编《高州府志》、《吴川县志》、《石城县志》,著有《使美纪略》、《使美白咏调》、《重次千文》、《毛诗札记》、《治河刍言》等书。

10月15日

同治帝迎娶孝哲毅皇后。

本年

继昌隆缫丝厂开设

同治十一年(1872),华侨商人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县简村开设继昌隆缫丝厂(俗称“继昌隆丝偈”),采用自己设计的机器缫丝,为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近代缫丝厂。该厂雇用工人六、七百人,制丝精美,行销欧美,获利甚厚。光绪七年(1881)被南海知县下令关闭。陈启源将工厂迁至澳门,改称复和隆丝厂。光绪十年(1884)得清政府许可,又将工厂迁回简村,改名“世昌纶”,继续开工经营。

【人物】陈启源(1834年至1903年),广东省南海县简村人,他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先行者,广东新式缫丝厂的创始人。陈启源于同治十二年,在南海简村办起继昌隆缫丝厂,这是中国第一家近代民族资本工厂,标志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