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早年在火车站候车厅里看到有穿着西装革履的人逐个的给候车乘客推荐办卡,当时不是很懂,但是对商业模式比较好奇,所以印象很深刻。直到后来看到一本书《第一团队:携程与如家》讲述携程四君子:梁建章、季琦、沈南鹏、范敏 四人传奇组合的创业经历,书里详细介绍了这个事情。携程1999年5月创办,当年电脑还没普及。成立早期,携程通过机场车站派送卡片、收购/组建电话呼叫中心、搭建地面团队签约酒店的三板斧,实现了快速发展。其中最关键的获客战略,人海战术推广办理携程卡,对今天的去中心化商业的推广获客依然具有启发意义。

携程超级会员套餐介绍(携程会员卡的启发)(1)

携程雇佣了成千上万的业务人员,他们每天向公司领取一定数量的会员卡(这些卡都有规定的号码段来区分业务员的归属),穿上西装革履并挂上工作牌在旅客密集的场所不断地向过往的旅客派发携程旅行网的会员卡,而当一些旅客拿到会员卡后向携程网预订,并实际消费了酒店客房、购买机票等之后,就可以获得一定的提成。根据不同的消费类型和不同的金额比例,大致每个客人消费300元,推卡人可以获得10元的提成。这让积累了大量发卡客户的“发卡手”赚“翻”了,运气好的月份可以拿到上万元收入。在强大的激励作用下,很多人日夜加班,遍布全国几百个城市的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机场、边境口岸,写字楼,下班后和周六周日在北京王府井、上海外滩找客户。在写字楼被保安打,在机场被警察轰,他们还是勇敢的向前冲……后续也在不断调整办卡激励措施, 比如老客户只有六个月内的消费可以享受提成,而每发展一个新的有效客户,则可能得到100元的提成奖励等。

随着一张张蓝色卡片在全国各地被携程的发卡人员送到乘客手中,携程的订房量也像脱离了地心引力的火箭一样飞速上升。只用了两三个月的时间,携程的订房量就达到2万间每夜,又过了几个月,携程成为全国最大的宾馆分销商。到2001年年底,携程的订房量从刚开始每月几百间达到10万间每夜。到2002年3月,当月交易额首次突破1亿元人民币。2003年12月,携程网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从创办到上市只用了3年多时间,办卡地推大军功不可没。

当然今天的基础设施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智能手机的普及淘汰了实体卡,但是激励拓新的思想逻辑没有发生变化,反而因为微信等社交媒介,以及移动支付的普及,更加便捷,更加智能化。我们把这个思想应用到了微财猫的产品里面,目前实现了三层推荐链条的激励。在用户关系建立上更加的多元化,扫码,转发,广告传阅,链路递归…… 在激励的发放上实现了自动化,实时化。激励内容即可以是零钱 也可以是储值,积分,券等。系统按规则运行,清晰,透明,准确,公平,省心。目前在休闲娱乐,餐饮,美业等行业落地并获得良好的效果。

携程超级会员套餐介绍(携程会员卡的启发)(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