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来,全县各族干部群众深入实施“一路一带、建养一体、打通经络、双擎驱动、众志成城、实现赶超”发展方略,全力推进“1 4 3”战略行动,办成了教育、医疗、住房、发展特色产业等一系列利长远的大事、强基础的要事、惠民生的实事。

民生保障之我见 民生保障百姓受益(1)

普安县盘水街道红星村基础设施建设通组路产业路 陈正党 摄

民生保障 百姓普安

如今,在普安县广阔的城市乡村,变靓的房子,四通八达的路子,在绿水青山环抱中随处可见。上学的学子,看病的老乡,足不出远门,就能享受到教育、医疗的便利服务,一年四季,时尚得体的衣服想穿就穿,用的是入户的自来水,吃的有丰富的肉蛋米油蔬菜水果,脸上洋溢着满满幸福感与获得感的人民群众,随处可见。广大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甜蜜,在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的征途中,继续稳步延续。

教育保障 活力四射

“天地苍苍、乾坤茫茫、中华少年、顶天立地、当自强……”画面中宽广的操场、整齐的队伍、激昂的声音令人震撼。

“十三五”期间,普安县青山小学建成并投入使用。走进青山小学,学校建筑恢宏大气、设施设备一应俱全、教师队伍神清气爽、中华少年英姿焕发、“金盾小学”闪亮发光。

“十三五”期间,普安县委、县政府围绕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把教育保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集中财力、整合资源办教育,使孩子深切感受到党和国家给他们带来的“红利”。

“十三五”期间,县委、县政府在普安县西城区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建设一座集小学、初中、高中、职院为一体的教育城,一期工程“普安县龙溪实验小学”已于2019年投入使用,使易地扶贫搬迁的孩子们拥有了美丽的校园。在这里,他们学在学校、吃在学校、住在学校、玩在学校,尽情享受着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度过美好的幸福时光。

龙溪石砚小学学生徐雪同喜悦地说:“我家从农村搬到了县城,现在在龙溪石砚小学读书,这里教育设施设备、环境、教育方式等都很好,我在这里也学得正开心。”

“十三五”期间,一座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学校集群在东城区拔地而起,高中镇海班在这里落地生根,为搬迁新市民提供全面的优质就学保障,这些学校建筑,成为茶源街道一道靓丽的风景。

“以前上学要翻山越岭,天不亮就要起床。”从白沙乡搬迁到东城区的四年级学生佟安玉回忆起以前的走读生涯,依然紧锁眉头,如今,她坐在搬迁点宽敞的教室里享受着优质的教育,幸福感油然而生。

“十三五”期间,全县教育项目共计199个,总建筑面积36.7万平方米,项目建设及设备配置总投资10.9亿元。各类项目的建设,全面推进了县域教育均衡发展,并于2017年顺利通过国家县域教育基本均衡验收。如今,遍布城乡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环境是校园,学校成了各乡镇街道一道道最美的风景线,真是风景这边独好,学校尽领风骚。

“十三五”期间,也是普安县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关键时期。为确保每一位孩子读得起书,读得好书,从学前幼儿、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职教育、普通高校各学段分不同类别到精准扶贫学生给予全方位资助,共资助14.8万人次1.16亿元,免学费2.2万人次1500万元、提供贷款2.68万人次1.7亿元。

磨刀不误砍柴功,育人还需硬功夫。过去的五年,普安县还不断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是师资队伍素质快速提升的五年。通过实施“国培计划”“名师建设”、骨干教师培养等工程,选派校长和中小学教师参加各级培训35818人(次)。培养省特级教师、教学名师、乡村名师、骨干教师、乡村教育家共24人;培养州级骨干教师、名师、名校园长159人;培养县级骨干教师443人。通过培训培养,一大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带动普安县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

罗丽,2019年任高三(1)班班主任,第二学期生第二胎向学校请了产假,可是她舍不得丢下带了两年半的孩子们,于是待小孩满月后就放弃了假期回到同学们的身边。在班级全体教师和同学们的努力下,全班除1人差3分未上线以外,其余全部录取二本以上。在一中采访时我们还听到很多很多感人的故事,他们克服个人或家庭各种困难,在家庭和学校的天平上选择了学校并情注学生,他们用师德师风教育学生、他们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他们用良心良知关爱学生,视学生如亲人,在普安一中汇聚起教书育人的磅礴力量。

民生保障之我见 民生保障百姓受益(2)

整洁有序的普安县城一角 黄太富 摄

医房保障 百姓普安

“小病拖、大病挨”这句民间谚语形象地描述了千百年来困扰群众的看病难题。

如何破解群众难题,紧扣这一民生福祉,“十三五”期间,普安县委、县政府一路劈荆斩棘,一步一个脚印,从部分享有到全民医保,打通群众看病难最后一公里,让人民的美好生活有了坚强后盾。

一句承诺,一生守护。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是普安县委、县政府的初心和使命,更是向全县35万人民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

村医,是群众的贴心人。2020年10月28日,一大早,高棉乡棉花村的医生张胜义就来到村寨里为村民量血压、宣传健康扶贫政策。来到柏莲春家门口,两只小黑狗迎上来。看得出,张胜义已是这里的常客。

张胜义说:“每个月都下我们辖区的村组3到5天,在每个组为老百姓开展一次全面性的体检。”

在普安,像张胜义一样的村医已遍布全县乡镇,村民们每家每户都签订有家庭医生。

在距离棉花村不远处,地泗村的卫生室已经热闹非凡,来这里看病的人络绎不绝。过去,像这样的场面难得一见,医疗设备简陋,卫生室冷冷清清,如今,这一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十三五”期间,普安对卫生室进行改扩建,全县配置标准化行政村卫生室119所。

地泗村卫生室医生郑金星说:“这些小病小痛在卫生室都可以解决,所以他们就不用去镇医院或者县级医院了,每天就诊人次很多,平均每天有五六十人。”

高棉乡卫生院,过去占地面积不足600平方米,群众住院输液只能挤在简陋的铁皮房里。从2018年起,在公安部的大力帮扶下,高棉乡卫生院的占地面积扩展到1万多平方米,医疗设备得到全面改善,后又在宁波市镇海区医疗人才的帮助下,医生的医疗水平也得到大力提升。

高棉乡卫生院院长邓维说:“以前在老医院那边,平均一个月4000多就诊门诊人(次),搬到这里来以后增加到5300多就诊人(次),同比增长了30%以上。”

“十三五”期间,像高棉一样旧貌换新颜的卫生院已经覆盖12所乡镇(中心)卫生院、中医馆、1所县人民医院、1所县中医院,实现县内所有公立医疗机构远程医疗全覆盖、医疗会诊与省州互联互通全覆盖,切实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难题,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医疗服务保障目标。

地泗村村民代寸学说:“在以前,伤风感冒就是挨,一直挨,现在政策好,有点伤风感冒就在村里面或者高棉就给我们解决了。”

基础筑牢,保障还需持久。为解决贫困群众看病的燃眉之急,“十三五”期间,普安全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实现县域内、州域内“一站式”结算制度,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开通绿色通道、免交住院押金,出院只需交纳自费部分即可,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大幅度提升。

群众杜昌典说:“现在的政策好,以往来住院要先交钱,你不交钱,医院还不收,现在不讲钱,住院以后,开多少钱出院后才给。”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一直是群众小康路上的难点和痛点。为保障群众小康路上无后顾之忧,“十三五”期间,普安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政策,实现农村贫困大病患者“应治尽治”“应管尽管”,让群众小病不用忍、慢病不用拖、大病不用怕,有效防贫减贫,小康路上一个不掉队。

截止到目前,普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行“一站式”即时结算人数5717人,总费用2626.93万元,基本医疗报销1975.13万元,大病报销179.85万元,医疗救助269.74万元,总报销费用2424.72万元。

保基本,可持续,解民忧,还需拥有一支技术过硬、作风优良、服务优质的医疗队伍。“十三五”期间,普安加大医疗队伍人才建设,加大应急、服务、业务技能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引进帮扶医院专业技术人员、派出业务骨干外出进修学习、建成“医疗组团式”帮扶试点1个,实现10家乡镇(中心)卫生院和2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对帮扶全覆盖。

如今的普安,承载着35万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网越织越密,继续稳稳兜住百姓的健康与幸福。

再来看看老百姓的住房保障如何?千百年来,居有定所,一直是群众最真切的渴望,没有什么比房子更能承载家的含义,一砖一瓦、一门一窗,构筑的是家的安全,更是亲情的守护和盼望。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十三五”期间,普安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住房保障力度,破解矛盾,解决问题,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用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筑牢千家万户住有所居的美好梦想。

然而,让全体人民安居乐业,绝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坚决啃下硬骨头,让群众住得温暖,住得安心,这是伟大复兴新时代,普安县委、县政府向群众掷地有声的庄严承诺。

为了这深沉的牵挂,普安全县上下合力攻坚、砥砺前行,形成领导包片、干部包乡、县级统筹、乡镇主抓的住房保障强劲格局。

“十三五”期间,普安进入历史上住房保障工程最大,投资最多的时期,东西城区冉冉升起,乡村楼房林立。普安住房建设的加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迹,向35万干部群众讲述着房子所演绎的光阴故事。

农村危房改造是解决农户基本住房安全的有力举措,2014至2019年,普安累计争取上级危房改造资金3.01亿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7184户。一间间温暖的住房,呵护着千万人心,让群众不再惧怕风雨,开启满载希望的新生活。

青山镇村民张宽富说:“以前住的是叉叉房、茅草房、草楼房,现在得党的恩情,起了高楼大厦、大平房。”

有所居,质量还要有保障。“住人的房子必须安全。”普安县委、县政府再次庄严承诺。“十三五”期间,农村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和人畜混居整治在普安的村村落落以拉网式、全覆盖格局火速铺开,组建179支队伍1619人对91个村(社区)农村危房和整治老旧住房透风漏雨进行改造,老旧住房透风漏雨现象全面消除,组建县、乡、村三级工作专班,全面开展人畜混居排查,排查一户整治一户,完成率100%。

青山镇村民陈太刚说:“以前我家的房子,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现在国家政策好,帮我们盖起琉璃瓦,住起很好。”

夜幕降临,一盏盏温暖的灯光照亮乡间夜空,劳作一天的农民,回归家中,饭菜飘香,围坐闲谈,编织着安居乐业的全新梦想。

有家就有了终身的依靠。大山外,一幢幢为新市民专属开辟的新天地全面建成。在东城区易地扶贫搬迁居住区,新市民陈昌琼看着眼前一排排崭新的楼房,不禁心潮澎湃,辛苦半辈子,她做梦都没有想到能在城区安居乐业。

陈昌琼说:“心里太高兴了,我做梦都没有想到会搬到这里来,突然就真的实现了,一住进来就完全不一样。”

在普安,像陈昌琼一样告别穷山恶水,一步住上好房子,同步过上好日子的还有很多,曾经的“望房兴叹”被彻底终结。2019年6月19日,普安全面完成“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任务,35399名搬迁群众搭乘易地扶贫搬迁快车住进城区,享受着安居乐业的幸福新生活。

产业铺路 幸福敲门

素有“黔茶第一春”的普安,当其他地方的人们还在围绕火炉推杯换盏,把酒话桑麻,盘点一年收成的时候,勤劳的普安茶农早已背上竹篓,走上茶山采摘第一缕新芽,开始他们忙碌的一年、丰收的一年和幸福的一年。

2020年12月26日,在普安茶源街道联盟村苗寨丫口的茶山上,贵州普安云上四球古茶有限责任公司举行新茶开采仪式,虽是隆冬时节,但茶山上却是春意盎然,茶叶新芽初展,身着漂亮服饰的布依族妇女载歌载舞走上茶山采收第一抹新芽,并第一时间把采收的新芽送进生产车间进行加工。

“十三五”期间,按照“一红一白”主导产业发展思路,普安县委、县政府把茶产业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着力打造,实现农村增绿、茶叶增效、茶农增收。

2020年12月28日,阳光普照,同样是茶源街道,在与苗寨丫口一山之隔的牛打滚茶山上,普安县红福姐妹农民专业合作社举行年底分红大会,为84名茶农分红,茶农们不仅分到现金,还有红茶、土鸡蛋、西陇萝卜等特色农产品。

普安县红福姐妹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冉应欢笑容满面:“这是我们茶园建立以来第四次分红,每一年我们都会给农户分红,这一次是我们分红最丰富的一次。”

而在细寨村是茶源街道茶叶种植核心区,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种茶,全村茶叶种植面积达13000亩,沐浴着一系列惠农、利农和茶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全村茶农种茶走上致富道路。走进细寨村细寨组,一栋栋漂亮大气的农家小院在蓝天白云下格外显眼。

种好“感恩茶”,托起致富梦。2018年,在国务院扶贫办组织下,2000亩“白叶一号”在普安落地生根,2020年3月5日,“白叶一号”茶园以“打顶采摘,以采代养”的方式实现首采,工程覆盖地瓜、白沙两个乡镇贫困户共计862户2577人。

目前,普安县“白叶一号”茶园正朝着“脱贫攻坚示范区、感恩奋进展示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引领区、互帮互助实践区、先富带后富样板区”的目标不断迈进。

为进一步做实做优茶产业,普安县委、县政府与福建正山堂、浙茶集团合作,借船出海、借梯登高,组建普安红集团,强龙头、聚资源,做好产销对接和品牌打造。目前,全县茶园种植面积14.3万亩,投产9.1万亩,茶企203家。年干茶产量7858吨,干茶产值7.73亿元,综合产值12.7亿元,带动16615户60032人增收,正向人均一亩茶的目标阔步前进。

一只兔,油盐醋。十只兔,新衣裤。百只兔,娶媳妇。千只兔,进城住。这是在普安广为流传的一首新民谣,形象的道出普安兔农养兔致富的新景象。

“十三五”期间,按照“一红一白”主导产业发展思路,普安县委、县政府把长毛兔产业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又一支柱产业着力打造,实现村村普及、养兔增效、兔农增收。

夜郎故里,铜鼓山下,幸福水库养育着勤劳幸福的人民,在青山镇幸福水库长毛兔养殖小区里,养殖户刘荫奇忙着给兔子添加饲料,查看长毛兔长势情况。刘荫奇,今年34岁,曾经的精准贫困户,通过长毛兔养殖,于2014年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如今,他不仅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还当选了歹苏村党支部书记。

刘荫奇底气十足地说:“县里面组织的培训每期我都参加,我们还去过山东等地考察,到现在我的养殖场还带动了12户贫困户,每户每年还分红1600块钱。”

群山环抱间,一栋栋蓝瓦白墙,整齐排列的房子映入眼帘,这里是盘水街道红星村长毛兔养殖小区,兔笼呈“一”字排列两侧。养殖户肖广田正在打扫兔舍卫生,由于腿脚不便不能外出务工的肖广田在养殖小区养起长毛兔,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这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肖广田说:“我在外面务工很多东西不方便,也只是做点手上活路,国家政策好,我们就回来养长毛兔,现在脱贫了,每年能挣几万块钱,生活如今过得真是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2006年,浙江的长毛兔“东兔西移”,成为“扶贫使者”在普安繁衍生息,被列为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20个产业合作经典案例之一。特别是“十三五”期间,长毛兔在普安迅速发展成一个脱贫增收的富民产业,采取“公司 合作社 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建立投资托管、保底分红、订单养殖等联结机制确保贫困户利益,让兔农从“养兔只为油盐醋”“养兔只为新衣裤”到“养兔娶媳妇”“养兔进城住”的华丽转身。目前,全县建成养殖小区199个,兔存栏18.83万只,兔毛产量280吨,带动贫困户2005户7452人增收。“十三五”期间,普安以“一红一白”主导产业为抓手,辅助发展烤烟、蔬菜、中药材、精品果业、畜牧养殖等种养业,确保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增收措施。

种得好,养得好,还要卖得出。为助推黔货出山,让当地优质资源实现产业化。普安大力培训电商人才,加大电子商务站点建设,普安红茶、牛干巴、鸡枞油、薄壳核桃等大批优质农特产品借助电子商务渠道走出深山,走向全国。

邓倩,龙吟电商服务站负责人,近年来,在她的努力推介下,龙吟特色农产品一批又一批从她的电商服务站源源不断地涌向全国各地,彻彻底底地解决了群众“难卖”问题,确保群众“种得出、销得好、卖好价”。

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兴则百业兴。为有效巩固脱贫成果,让群众在脱贫的路上走得更坚实、更稳健,普安县委、县政府继续以500亩以上坝区为突破口,加大坝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耕地质量,增强耕地生产能力和抗灾能力,建设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坝区农田;以丰富的林地资源为载体,提高林地利用率,盘活林下经济,按照“因地制宜、优产协调、绿色引领、市场导向、融合发展”原则大力发展农业产业,让群众的钱袋子也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继续实现增产增收,在小康路上越走越欢。

(责任编辑 陈安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