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5500年至4000年之间的玄玉时代,是以深色蛇纹石玉和黑色硅质石玉为主。这一时代的华夏先民们在无文字时期通过这些玉礼器来表达个人信仰和神话观念。随着历史的发展,在距今2700年前的黄帝时期,华夏部落首领和巫师们率先使用石玉礼器来与神灵沟通,祭拜天地人和,祭祀圣火祈福。可以说这一时期的石玉礼器开始有了权力等级划分的初象征。

在中国历代文明中的王国文明时期,出现了一些关于“玄珠”的民间传说,这些传说神秘莫测且充满神话色彩,它就和许多的上古神器一样,长久以来被人们向往和崇拜,且又寻而不得。

“玄珠":现代汉语解释为,黑色的明珠,也喻指道家的”道“的实体和佛家的真谛,也比喻人中之贤才,物中之珍宝。

世界上最值得收藏的玛瑙(探寻神秘的黑玛瑙)(1)

“玄珠”从辞源角度看,它是一个哲学用语,源自《庄子,天地》篇,原意是喻指:道家和佛家本体之道,也概指事物的本质,由于”玄珠“本身渗入了神秘性内涵,因而道家和佛家对其进行了借用和延申。

出于历代古代帝王对长生不老的渴望和追求,进而衍生出了炼丹术,由于“玄珠”本身所带的神秘内涵,又被术士们用来特指“丹药”进而也衍生出了道家修炼的“内丹”“外丹”。随着内丹学的发展“玄珠”又被看作是“心与性”的代称。

在有文字记载的有关玄珠的记录中,莫过于《天地》篇:“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焉,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喫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

世界上最值得收藏的玛瑙(探寻神秘的黑玛瑙)(2)

随着历史的发展,不同时期的书籍都记载了“玄珠”的传说,比如《广绝交论》,《淮南子,人间训》,《蜀典》,《太古土兑经》,《阴真君金石五相类》《悟真篇》等古代书籍中,皆有其神秘的存在。

在众多书籍的记载中,玄珠一方面作为一个神秘的"物质形态“出现,被赋予神秘的宗教色彩和”道“的属性,成为了人们认识世界本质、理解世间万物自然规律、人类自我修炼和修养的媒介。另一方面“玄珠”也成为了道教中修炼养生方法的高境界。

世界上最值得收藏的玛瑙(探寻神秘的黑玛瑙)(3)

除去“玄珠”浓重的神话色彩,由于它本身具有美丽的特性,使得人们用来赞美和“玄色”有关事物的代表性词汇。《游昆山怀旧伤今》:“玄珠探,甓社。白马饮,浙水。”《游清都观寻沉道士》:“方追羽化侣,从此得玄珠。”《蒲桃酒赋》:“索罔象之玄珠,荐清明於玉杯。”

古代对于玄色有着另一种独特的理解,《赋南中杨生玉泉墨》称:“万灶玄珠一唾轻,客卿新以玉泉名。”《楚辞,刘向,九叹,远逝》说到:“杖玉华与朱旗兮,垂明月之玄珠。”《次韵子由清汶老龙珠丹》讲到:“玄珠白璧两无求,无胫金丹来入腹。”

世界上最值得收藏的玛瑙(探寻神秘的黑玛瑙)(4)

在一些记载的诗词中,古人对于玄色的理解,除了神秘的内涵意义,也有着对物质颜色本身的理解,古人把,日出时,太阳刚刚升起一半,却又未完全升起时,大地漆黑,天空褐红时,象征着混沌世界,天地初开时的颜色,黑中透红,{也是古称”玖“”玖玉“的黑玛瑙中的一种颜色}。玄色也寓意着:黎明、重生、希望。

世界上最值得收藏的玛瑙(探寻神秘的黑玛瑙)(5)

对于”玄珠“本身的材料质地,要追溯到至今至5500年的玄玉时代,当时中原地区出现了以黑色硅质玉料和深色蛇纹石玉为主的玉礼器,由此我们进行客观理性地推断,它极有可能是黑色的某种玉石,也可能是黑色的某种地方玉,或是后期出现的透闪石玉料。由于古时的地理疆域和交通运输问题,许多应用的玉种是地方玉。根据史学家论证,黄帝时期的领土疆域(今内蒙古地区),古籍中记载“玖玉,产北不产南”的说法,但现今的云南保山和四川凉山也有极少数的黑玛瑙出现,反观今天的内蒙古地区更是成为了我国“黑玛瑙”的主要产地。

事实上纯色的黑玛瑙是比较稀有的,其黑中透红的特性是比较符合玄珠质地的,因为玄珠中含有大量玄沙点聚集而成并带有少量玛瑙质地特有的膏状特质和缠丝结构,加之由于黄帝时期的科技加工能力,把珠宝级高硬度的黑玛瑙加工成圆珠更是稀少难得,综合以上几点,目前主流的学者们,普遍认为“玄珠”材质的可能性更大。

世界上最值得收藏的玛瑙(探寻神秘的黑玛瑙)(6)

无论“玄珠”的材质是何质地,事实上它所具有的内涵、色彩、以及“道”的精神是永恒的,更是它永恒不变的经典和文化价值所在。

世界上最值得收藏的玛瑙(探寻神秘的黑玛瑙)(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