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自大”是中国人都熟悉的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某人不知天高地厚,自以为是。相传在西汉年间,蛮荒之地的夜郎国国王问汉朝使者,汉朝和夜郎国哪个更大,从此留下了这句成语。

这个故事出自《史记》,据称夜郎国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后代被西汉灭亡。不过,一直以来并没有直接的证据,可以证明这个夜郎国到底有多大。因此,夜郎国是不是自大,还真说不清楚。

1983年,贵州省江龙镇的“蒙慎”苗寨里,有一位老人自称是夜郎王的第75代传人,他们这一系的苗族全都是夜郎王的后裔。空口无凭,老人还拿出了一件信物,以证明自己没有胡说。

贵州桐梓夜郎王墓(贵州苗寨有人自称夜郎王后裔)(1)

这件信物是一枚青铜制成的方形大印,边长5.5厘米,厚1.5厘米,高3.8厘米,上面刻有“多同”、“王”几个古老文字,还有28个蝴蝶纹饰。苗寨的人称大印为“尤最”,说是夜郎王自制的大印。

2002年,专家们对这枚大印进行了鉴定,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终于认定这枚青铜印确实为夜郎王印,制造年代是在汉朝。“多同”即是史书上的夜郎王多德。

贵州桐梓夜郎王墓(贵州苗寨有人自称夜郎王后裔)(2)

由此看来,“蒙慎”苗寨应该真的是夜郎王后裔,在他们的语言里,“蒙慎”就是遗留下来的意思。他们在夜郎灭国后,一直生活于这片大山里,世代供奉着这枚大印。“蒙慎”苗寨如今已经发展到25000多人口。

那么,当年的夜郎国具体位置在哪,到底有多大呢,算不算“自大”呢?史书上有关夜郎国的文字,去掉重复的,总共不到一千字,给后世研究这个国家带来很大的困难。

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夜郎国的核心地带可能在贵州长顺县的广顺镇,因为这里发现了金竹夜郎王府的遗址,近代曾经发掘出金剑、方印等文物,以及多处夜郎时代的古墓。

贵州桐梓夜郎王墓(贵州苗寨有人自称夜郎王后裔)(3)

考古专家和史学家们认为,夜郎国的疆域以贵州为中心,包括云南、广西、四川部分地区,甚至远达湖南边界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是当时西南最大的国家。其国内盛产黄金、白银、丹砂等重要物资,拥精兵十余万,绝对不是个小国。

而西汉的疆域也比我们现在的中国要小很多,主要局限在黄河流域,以及长江流域的一小部分。华东、华南地区当时还没有开发出来,也属于蛮荒之地。

贵州桐梓夜郎王墓(贵州苗寨有人自称夜郎王后裔)(4)

从横向对比来看,夜郎国的版图并不算太小、,因此很难说夜郎王有此一问,便是自大的表现。只是夜郎国地处偏僻,科技、文化等方面远不如汉朝,再加上当时人们的地理知识匮乏,才会产生这样的误解。

夜郎国是在公元前298年以后,才出现在中国史书上的。战国时期的楚将庄跃南征夜郎,人们才知道这个国家的存在。

根据彝族的传说,夜郎国早在夏朝时便已立国,在金竹夜郎时代最为强盛。公元前122年,汉使经过夜郎国时,好奇的夜郎王询问了一下两国的大小,结果被人嘲笑了两千多年。

贵州桐梓夜郎王墓(贵州苗寨有人自称夜郎王后裔)(5)

十年后,汉武帝发兵征南越,命夜郎国听从汉军调遣,夜郎王拒绝服从,并率领周边22座城邑反叛汉军。汉武帝先平灭了南越,再于次年,转而征讨夜郎,降服各路豪酋,并在当地设郡。公元前27年,夜郎王被杀,夜郎国终于灭亡。

至此,西南和岭南地区归入中华版图,奠定了现代中国的基础。完成大一统的是秦始皇,真正将版图延伸到南海的,则是汉武帝的西汉王朝。秦皇汉武因此才会在历史上并称,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贡献都是极其伟大的。

躲进深山的夜郎国后人,经过250年的发展,人口渐渐多了起来,又有一定的实力,便发兵攻打蜀国,企图复兴夜郎国。这段故事在《三国演义》上有过精彩的刻画,诸葛亮七擒孟获。

贵州桐梓夜郎王墓(贵州苗寨有人自称夜郎王后裔)(6)

虽然这是演义,夜郎后人的反抗却是真的。蜀国为了防止夜郎后人再次叛乱,把他们全部迁往汉中。由于路途遥远,族长为了让更多的人活下去,要求老弱病残都留在贵州老家,并给他们修了活人坟。直到今天,当地仍然每年都要祭拜活人坟,成为他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夜郎国是今天很多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祖先,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他们了解得越多,越有助于解开历史之谜。

【参考文献:《史记》、《后汉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