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名读书​

经典名著《西游记》传诵百世,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绝对名扬天下。

玄奘的身世及其取经路线图(透过西游记法号)(1)

试问,男女老少,有谁不知武功、法术超群的师兄弟三人?

但不难看出,他们皆为一介武夫。若论真本事,还非唐玄奘莫属。

除了他的后台外,其还真的有着非一般的本领,在文质彬彬的背后,是洞悉先机的能力。单从孙悟空师兄弟三人的法号,足可看出唐玄奘的不简单。

玄奘的身世及其取经路线图(透过西游记法号)(2)

孙悟空

当然,“孙悟空”是菩提老祖所取,玄奘为他取名“孙行者”。

这个菩提老祖的本领就不需赘言了,悟空谐音“无空”,一生劳碌命,从来没有空余时间,即是闲着。在护送玄奘西行路上,历尽艰辛,孙悟空可是开路先锋,绝对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之人。

“行者”一脉相承,行着,岂能有空?真不知道这个菩提老祖是不是早就与玄奘前世有缘或暗通,达成一致,让这个天下第一高手“悟空”“行者”半斤八两。

不过,细细咀嚼,还有一层意思,“悟空”是心存杂念。“三打白骨精”是后来的结局,此前不过是两个老人和一个无缚鸡之力的少女,这个猴子偏偏心里静不下来,连老人女人都不放过,差点梦断西游路上。

玄奘的身世及其取经路线图(透过西游记法号)(3)

猪八戒

孙悟空以菩提老祖所取法号闻名天下,而猪八戒之名却是以玄奘所赐而闻名。怪不得老猪一直能得到董事长玄奘的器重,单从名字便知其的确是嫡系。

众所周知,猪八戒原为乃天蓬元帅,因调戏宇宙第一美女嫦娥被贬,但身体换了地方,从天庭到人间,本性却未移。

菩萨赐他法名“猪悟能”,是讽刺,还是希望?

菩萨终究菩萨,对这个猪脸人身的家伙的了解确实了然于胸,“悟能”是要悟,但悟前的行为,确实难见其“能”,从被牛魔王欺骗那时起,到后来屡屡成为妖魔鬼怪第二个抓获之人——第一个基本是唐玄奘同志。

玄奘的身世及其取经路线图(透过西游记法号)(4)

“悟能”即无能。

玄奘叫他“八戒”,肯定与他在高家庄的所作所为有关。原本你在这里等我一起西天取经,终究还是压不住寂寞,渣男本性毕露。今取名如此,自是警告。八戒也真听话,一路上,对玄奘极尽谄媚,惹得他乐开花,宠爱有加。

玄奘的身世及其取经路线图(透过西游记法号)(5)

沙僧

放在今天,沙僧绝对是一等劳模。默默耕耘,从不计较。尤其是一家人的重担大多压在他肩上,未见喊过一声苦累。

说回他的法号,沙悟净是观音所取。不过,这个法号与沙僧修改和修为有点不符,“悟净”不是“不干不净”的意思吗?这也欺人太甚了。按理说,沙僧是最干净之人,他与二师兄相比,毫无二心。

玄奘的身世及其取经路线图(透过西游记法号)(6)

师父玄奘似乎对这个徒弟也不太上心,只见其光头相,像足和尚样,便随意地在他姓后起了个“僧”。劳模沙僧跟你西天取经,难道还可任由享用酒肉?僧是必须的,你唐僧好意思只赐个“僧”,省事吗?你玄奘同志自己的“僧”好歹前是“唐”字,代表着国家和政府呢。

西游路上的沙僧,按本领的确应该排在最后,孙悟空七十二变,猪八戒减半,只有三十六,到了他,剩下只有十八。但一路上,除了肩挑重担,在斩妖除魔方面,哪里输给了这个二师兄?只能说,同人不同命!

在一个单位或公司里,人是不是也要偶尔刷一刷存在感?沙僧同志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即使干得最累,忍受最苦,却是最无存在感之人,甚至还低于玄奘的专职司机——小龙马,老黄牛精神……说来的确令人唏嘘。

玄奘的身世及其取经路线图(透过西游记法号)(7)

透过法名看人

如果说师徒四人,不,加上小龙马应该是五人,一个家,玄奘自是超过父辈的爷辈家长,在家中的地位至高无上。

如果说西游取经是一个项目或一番事业,玄奘又是项目经理甚至董事长,反正决定权绝对在他手中,没有民主集中制,除了他,别人都没有否决权。

玄奘唐僧从表面上看,他是一个不错的领导者,年轻有为,待人和气,彬彬有礼,更懂得嘘寒问暖,能拉拢人心,否则,哪里能将四个本领超群的手下始终集在身边?尤其是那个曾经大闹天宫的美猴王、齐天大圣孙悟空。当然,我们不可否认他们之间早就被人安排好的相互掣肘的关系,但山高皇帝远,谁又能时时刻刻管得着他们,宇宙的事多着呢,你这个凡人取经之事原本就不算事。可见,主要还是董事长的魅力。

但从三人的法号来看,玄奘手中的一碗水,却不见得就端得平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只不过,自欺欺人罢了,谁有本事奈何?谁敢提出异议?

玄奘的身世及其取经路线图(透过西游记法号)(8)

八戒是嫡系,对于这个好吃懒做的徒弟,玄奘常常是张一只眼闭一只眼,在三打白骨精里,还偏听偏信,差点把悟空撵回了老家。如果不是孙悟空还有可用之处,早就分道扬镳了。

沙僧老实巴交,玄奘明显有点瞧不起人,法号简单不说,一路上重担从来不合理做出安排,大师兄是先锋,挑担自是无法子了,但还有一个人高马壮的二师兄呢?这个领导,“偏心”两字写得太明显,还好,遇上的是老实巴交的沙僧,老黄牛,不计较。

玄奘的身世及其取经路线图(透过西游记法号)(9)

不过,从法号来看,玄奘眼光够毒,一眼就可看透人心,谁该劳碌命、谁该注意戒骄戒躁、谁该当好老黄牛,一清二楚——不得不说,这个是他的真本事!

常言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西天取经的那些人、那些事,也不能免俗。

由着他吧!

我是@一名读书​,爱读书,感恩遇见,欢迎关注、评论、点赞[玫瑰][玫瑰][玫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