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士,字面意思就是有名气的士大夫。历朝历代都有士大夫,为什么汉朝的士大夫特别注重名气。这和汉朝的选官制度有关。

汉朝选拔人才大体上分为四种,一种是恩荫制度,这是给高级官员的特权,他们的子弟可以直接做官。这种恩惠得分时候,比如皇帝,太后等人过生日,新皇登基等喜庆的日子。就会皇恩浩荡,恩泽天下。大赦把犯人放回去,给老百姓发点米发点肉,高级官员们就发点官给他们家子弟。

东汉末年都有哪些将领(名士是些什么人)(1)

第二种就是花钱买官。花钱买官这事并不是到王朝末年,腐败了才开始的。

在王朝强盛,君主英明时就有了,主要是为了给国家财政创收,但英明的君主们都知道不能指望买官的人做事,所以拿出来卖的官基本都是些闲职虚官,买官的人,没啥实权。好处就是说出去好听些,以前见了本地的父母官得赶紧下跪打招呼,装三孙子。买了官就能把腰杆挺起来了。

东汉末年都有哪些将领(名士是些什么人)(2)

王朝末期了,越到这时候缺钱就缺得越厉害,开销大,收入越来越少,偏偏天灾人祸还多,摆平这些事都得花钱。所以三公九卿的官职都拿出来卖,朝廷也不是没明白人,知道卖官的坏处,但没钱,立马就得饿死。所以卖官这事不是没人反对,但谁反对那就让谁去弄钱,那反对的人也就不吱声了。

东汉末年都有哪些将领(名士是些什么人)(3)

恩荫和买官毕竟是少数,汉朝主要的人才选拔是察举和征辟这两种方式,察举是地方向中央推举人才,征辟是皇帝或者高官直接征召人才。

地方官凭什么推荐你,皇帝又凭什么征召你。所以就得凭你的好名声,比如你文章写得好,道德满分,为人孝顺等等,都可能被选出来当官。

这种制度下,不是士大夫也能当官。有的皇帝喜欢提拔力田当官,就是那些种地种得特别好,名声在外的人。还有的官员喜欢征召仗义疏财的豪侠为官。但非士大夫当官的也是少数。

在这种选官制度下,名望就成了士大夫的进身之阶。

早期当官的名士们都是心怀匡扶汉室的理想做官的,但汉朝末年,宦官集团和外戚集团轮番执政,宦官和外戚中净是些胡作非为的王八蛋,赶在大赦前杀人,鱼肉百姓,甚至废立皇帝。

东汉末年都有哪些将领(名士是些什么人)(4)

名士们当然跟黑恶势力做斗争,然后两次党锢之祸,士大夫们被安排得明明白白,不许做官,抓起来拷打致死,流放。后来要不是担心他们会和黄巾起义军联合起来,还揪着他们不放呢。

到魏晋时期,士大夫们学聪明了,不再掺合政事,转而开始清谈。净说些意境高远,不着边际的话题。反正实事是不干了,全是虚的。士大夫们的风气也变了,磕药,裸奔,放浪形骸。整个魏晋时期,社会风气都被带歪了。后来五胡入侵中原,才算结束这段放荡的岁月。

东汉末年都有哪些将领(名士是些什么人)(5)

选拔士大夫为官这种模式,还带来另一种弊端。就是中央权威在无形中下降,地方势力在增强。要论对各地人才的了解,中央肯定不如地方。被地方推荐的人总会对举荐人心怀感激,一来二去,这些人就结成利益共同体。后来四世三公的汝南袁家都出现了。

地方割据上实际已经形成,只差个名义。汉末宗室刘焉建议下放州牧大权,这下连名义都有了。地方彻底割据了。

察举和征辟制度都施行几百年了,怎么之前没出这问题。那是之前还有个配套制度。那就是陵邑制度。

陵邑制度就是每任皇帝一登基,就在都城附近开始修自己的陵墓,而且要迁天下各郡国的富户到陵墓旁建城居住。

这些富户在地方经营日久,势力早就盘根错节,迁移令一下就得贱卖产业和土地搬家。地方豪强们也是满心不愿意,尝试过抗争,但很快被镇压。汉武帝时,大侠郭解属于被迁徙的富户,他通过运作,让大将军卫青和王太后替他说话,说他家穷,不应该被迁徙。汉武帝当时就反问,郭解家贫能让太后和大将军为他说话吗?最后还是强行迁徙了郭解全家。

东汉末年都有哪些将领(名士是些什么人)(6)

富户都搬走了,谁能接盘呢,当然是当地政府,这样政府也有钱和土地安置贫民。土地兼并被控制,贫富差距被抑制,社会还比较稳定。

被迁移的富户,在当地还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到了新地方人生地不熟,到处是达官显贵,立马就夹起尾巴做人,子弟们的道德水平都提高,再惹事,老爹实在兜不住了。

陵邑制度实际上就是每隔几十年收割一次天下富户的财富和地位,让地方势力始终无法坐大。

到汉元帝时,陵邑制度被废除了。汉元帝常年被儒家思想洗脑,渐渐信奉儒家德仁术,觉得隔几十年就收割财富,很不仁义,不能继续了。

但实际上西汉的衰弱就是从汉元帝开始,汉武帝打了那么多年仗,终于废除了同匈奴的和亲。汉元帝又给恢复了,昭君出塞就是这时期的事。汉元帝的王皇后就是王莽的亲姑姑,后来王莽彻底埋葬西汉王朝。

在之后,王莽政权又被推翻,刘秀建立东汉政权。此时豪强地主林立,皇帝也只能同他们合作,共治天下。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格局的基础就是地方的世家大族崛起。比如陈宫为代表的衮州名士支持曹操,曹操立刻就做稳衮州牧。后来曹操杀了衮州当地名士边让,引起当地名士的不满,陈宫找了个机会,就换掉曹操,迎来吕布,衮州大部分郡县立刻就归附了吕布。可见地方势力的强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