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本“无尖不商”,是说古时候开粮行、卖谷米是用升或斗量的,商人卖谷米每次都把升或斗堆得尖尖的,尽量让利,以博得回头客,所以叫无尖不商。如果是“奸”。那世上做生意的没有一个好人了。

2、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原本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倒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不过,这个还能够理解,因为四川的方言“鞋子叫“孩子””。如果真的拿活生生的孩子去套狼,也太恐怖了吧。

3、狗屁不通,这个成语原本叫做“狗皮不通”。狗的表皮没有汗腺,酷夏时,狗要借着舌头散发体内的燥热。“狗皮不通”就是指狗的这个特点。“屁”是污浊的象征,对于文理不通的东西,以屁来喻,也将就吧。

4、无毒不丈夫,原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而“无毒不丈夫”与古人崇尚的价值观念大大背离了。大丈夫自然是坦坦荡荡,胸怀宽广的男人。要有度量,才可称为男人。

5、三个臭皮匠,顶过诸葛亮皮匠实际是裨将的意音。“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流传中把裨将说成了皮匠。

6、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原句是“刑不上大夫,礼不卑庶人”由于我们对“上下”认识不全,常常误解,其实,上下还有尊卑的意思。原意应为不会因为大丈夫之尊,就可以罢免刑法,也不会因为是平民,就将他们排除在文明社会之外。

7、有眼不识金镶玉,原句是“有眼不识荆山玉”荆,指古代楚国。荆山玉是玉匠在荆山发现的玉。

8、王八蛋,这个是民间的一句骂人话。实际上,这句话的原来面目是“忘八端”。古代“忘八端”是指“孝,焍、忠、信、礼、义、廉、耻”。次八端指的是做人之根本。可是后来却被讹传为“王八蛋”。

9、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便嫁给乞丐或者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一辈子。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个俗语转音成鸡,成狗了。

为什么这么多俗语被误传千年(被误传了千年的9个俗语)(1)

为什么这么多俗语被误传千年(被误传了千年的9个俗语)(2)

为什么这么多俗语被误传千年(被误传了千年的9个俗语)(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