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娱乐圈,传递正能量,点点“关注”吧!这是“子非论娱”的第10篇原创文章,全文约1900字~
在浮躁之风盛行的娱乐圈里,一些原本很平常的事情却成了热点新闻。与王凯第三次合作、在《猎狐》中饰“经侦警花”的王鸥,就因“不要滤镜美颜,喜欢有质感的美”获得赞赏。
根据她在受访时的说法,经侦剧《猎狐》拍摄时没有用柔光和滤镜,“你在现场永远看不见灯,所有的都是隐藏式打法,没有美颜灯支在演员面前,让你看上去皮肤很好的样子......”
《猎狐》
为了真实还原经侦过程,这部戏采用了纪实性拍摄手法,意味着女演员(当然也包括王凯等一众男演员)的脸是很真实的存在,王鸥没有了之前大家熟悉的精致妆容,皮肤有些暗淡。
事实上,许多在电视荧屏上光彩照人的明星艺人,素颜也并不是很能打,如果不拍戏不化妆、不用柔光和滤镜,比普通人也美不了太多。因此,在国产剧中柔光、滤镜、磨皮成了常态。
“磨皮过度,柔光乱用,杀死皱纹,干掉痘痘,人人都是神仙脸。不过也不奇怪,这年头网红脸流行,正合了某些观众的胃口!”
“每个人脸上都光滑得可怕,整张脸‘白茫茫’一片,缺乏真实感和质感,看久了会让人审美疲劳,甚至丧心病狂到影响观看!”
《推手》
柔光、滤镜......这些原本是影视作品后期制作中的补救手段,却在国产剧的制作流程中被前移,貌似没有这些,许多明星艺人都不会演戏了。加上化妆和服饰,人物辨识度严重降低。
也正因为如此,王鸥在拍摄《猎狐》时不用柔光、滤镜美颜,成为了新闻,也备受赞赏。细想起来,却是大写的尴尬,因为多年以前演员拍戏哪用过这些高科技,照样演得很出彩。
甚至,为了角色的需要,许多原本高颜值的演员硬是把自己整得“面目全非”,让观众很难将角色与演员本尊联系起来,堪称“毁容式”演技。
在顾长卫执导的电影《立春》中,蒋雯丽为了演好大龄文艺剩女王彩玲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剃了眉毛、装了假牙、脸上画上了布满疙瘩和斑的妆,张口一笑就会露出难看的龅牙。
《立春》
在剧本中,王彩玲是个身材肥胖的女人,尽管也可以通过穿厚棉袄来完成拍摄,但蒋雯丽为了演出肉长在身上的感觉,专门增肥30斤,因为是短期内被“催胖”,好几次走路都摔跤。
在拍戏期间,她和朋友在街上碰到,对方都没有认出她来;在影片中出场时,她俨然就是一个身材矮胖又嫁不出去的老女人,操着一口不文艺的包头方言,唯一的亮点就是会唱歌剧。
王彩玲这个几乎与美无缘的角色,被认为是蒋雯丽演艺生涯中所塑造的最成功的角色(堪称颠覆性演出),不仅是从外形上与角色高度契合,她还真实鲜活地演出了角色的不得志之痛。
在章子怡看来,演员这个职业,是应该得到敬畏的,因为他们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身体、心灵、情绪全都奉献给了一个跟自己毫无关系的角色。忘记颜值甚至扮丑,是稀松平常的事。
《美丽的大脚》
曾经的央视“一姐”倪萍,年轻时亭亭玉立、气度不凡,无论是从颜值上还是从气质上,都轻松碾压当今娱乐圈中被资本批量孵化的流量小花。
然而,在杨亚洲执导的电影《美丽的大脚》中,她饰演一位淳朴而执着的西部乡村女教师。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她去西北体验生活,一边学方言,一边晒太阳,直到把面部皮肤晒皱巴。
从去拍摄地宁夏的那一天起,一直到回北京,倪萍几乎没有穿过自己的衣服,走在同心县大街上,那里的老乡看到了压根就没人认出她就是大名鼎鼎的央视主持人倪萍。
“风吹日晒70多天,拍完戏的时候我已经很像当地人了。所以你后来看到张美丽在北京大商场训斥孩子那场戏觉得很真实,我自己也觉得已经不用什么演技了,是张美丽在说话。”
赵忠祥 倪萍
一个是舞台上光鲜亮丽的主持人,一个是西北乡村的普通女教师,倪萍不仅在外形上做到了与角色高度契合,还在灵魂上与角色紧紧地捆绑在一起。
凭借张美丽这个角色,倪萍摘下了第2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的桂冠。
对于演员来说,塑造角色是自己的天职,为了角色做出牺牲和努力,都是情理之中的事。但现实却很尴尬,一些颜值高、人气旺的年轻演员在拍戏时根本“不走心”,抛不下偶像包袱。
不看剧本、不背台词、滥用替身......拿着高片酬的“流量明星”,生生被惯出来毛病。明明演技不出众,却在网络上了被吹爆了演技,甚至被粉丝夸赞“演技炸裂”,甚至还拿了奖。
《破冰行动》
在《大明王朝1566》、《琅琊榜》、《破冰行动》等剧中有精彩表现的王劲松,曾怒斥一些年轻演员不专业,引起各方热议。
“我真的很遗憾,什么时候我们这个职业变成了背台词都要被表扬的职业了?背台词是什么?背台词是你上战场的那支枪。你能告诉我你到了战壕里没拿枪吗?你多不要脸哪?”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把表演视为生命的老一代演员逐渐老去,但他们身上那种不忘初心、敬畏表演的精神值得永远传承。
王鸥在《猎狐》中不用柔光和滤镜,的确值得点赞,不过,对于年轻演员来说,在敬业程度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