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扪心自问,我们有多久没看过书了?

“有时候阅读需要一个氛围,平时工作忙,很少能坚持读书,参加这个活动,在比赛环境里,更能带动我阅读。”市民钟女士跃跃欲试,准备报名,希望能在这样的氛围里,把自己喜欢的书读完。

4月11—29日期间,广西数字网络图书馆联合掌阅以“阅读,不止这一天”为主题,开展“30S!阅读看世界!——作品征集”、“易做的题”答题竞赛、“10天超级阅读挑战赛”等活动,借此激发全民阅读热情与文化渴求,不断提高公民阅读素养与读书品味,建立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

广西图书馆电子资源平台网址(阅读不止这一天)(1)

广西数字网络图书馆是“壮美广西·智慧广电”工程的一项重要惠民文化服务应用。项目具备百万册的电子图书资源和海量视频内容资源,依托智慧广电云平台,开发电视端和APP移动客户端,高效整合公共文化资源,覆盖有效用户达500多万户、15143个农家书屋、146个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使实体农家书屋全面实现数字化升级,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筑牢意识形态阵地,创新繁荣基层文化。

共享免费资源

“它最让我满意的一点就是免费!”在广西大学攻读研究生的余姝源喜欢阅读。此刻,她点开浏览器的书签收藏,《激荡四十年:中国企业1978-2018(全三册)》封面跳了出来,粉色海报在手机上显得十分有质感。

不久前,在朋友的推荐下,余姝源下载了“智广阅读”APP,在“图书馆”页面看到了“喜马拉雅”“掌阅”等平台的链接。她借此进入“掌阅”平台,将这本书下载后保存到了书签收藏里。

余姝源说,自己原先在“喜马拉雅”“掌阅”等平台充值了会员,因为付费,可以任意下载书籍资源。没想到从“智广阅读”APP进入这些平台页面,原先需要付费的书籍全都变成了免费,发现这个优点后,她立即下载保存了很多书。

据介绍,广西数字网络图书馆与“央广网”“中文在线”“喜马拉雅”“中国知网”“掌阅”等全国知名大型文化平台合作,汇集各类优质内容,提供丰富多彩、广受欢迎的电子书、有声读物、视频资源等免费公共文化产品,并设置手机端与互联网连接,确保各大平台内容一键阅览,方便观众读者收听、观看、阅读,打造广西最大的免费数字阅读平台,为城乡用户提供便捷的文化服务体验。

广西数字网络图书馆还与数字出版创新融合,打通知识生产、整合、传播、扩散和利用等环节,涵盖了包括文化、经济、政治等诸多人文社科丛书等电子书。

“我目前在看《上岭村的谋杀》,里面对乡村现实人情与理法的思考十分深刻。”市民苏女士告诉记者,下载“智广阅读”APP后,她经常点开“八桂电子书”中的“小说科幻”板块,寻找自己喜欢的书籍来阅读。和其他付费的手机阅读APP相比,这里的小说都是免费,她觉得很实惠。

学习惠农知识

除了手机APP,用户还可以通过电视机顶盒免费登录广西数字网络图书馆,实现“大屏” “小屏”互通,城乡共享优质文化资源。

“八桂农业这方面的知识对我们来说最实用,看的频率最多。”南宁市良庆区那马镇连山村村委主任周建佳刚结束上午的忙碌工作。

他介绍,家里的田地主要是妻子在种,过去村务工作不忙时,他经常陪着妻子从电视端进入广西数字网络图书馆页面,搜索“农业种养”等相关电子书和视频,了解各地农作物种植特点提高种植经验。

据了解,广西数字网络图书馆以“惠农富农”“乡村振兴”为主题,开设“政策帮手”“乡村振兴”“智慧生活”“文化娱乐”等板块,与相关单位深度合作,成立农林专家顾问团,在专家指导下制作本地农民需要的农业技术视频,目前已整合广西各厅局单位的视听资源近500部。广西数字网络图书馆还采集、制作广西特色原创内容,目前已创作了3000余条(集)广西本地特色视听读作品,原创内容数量在全国数字农家书屋中名列前茅,真正为广大农民送政策、送经验、送技术、送信息、送点子,发挥了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

此外,广西数字图书馆积极打造广西党史学习新平台,开设党史学习教育、新思想专栏,今年,还开设了“喜迎二十大”专栏,有效整合、采编、制作相关电子书、听书、视频,以可听可看可阅读的多样形式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书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指示和“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农村学习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报记者 蒙春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