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 孙小鹏 实习生 曾晓茵 谭炯昭 进入3月,广东多所高校陆续公布其年度预算数据。日前,南都记者就收集到17所广东高校的2022年预算情况。据观察分析,10所高校今年的预算超过10亿,其中最高的是广州大学,预算近50亿;与去年的预算相比,12所高校均有所上涨,其中8所高校上涨超1亿,涨幅最大的也是广州大学,预算增长逾8亿元。
你的母校2022年预算经费如何呢?预算的变化又将对学校的办学质量有何影响呢?南都记者为你独家解析。
10所高校预算超10亿 8所比上年增加超1亿元
根据南都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17所广东高校公布了2022年预算情况,包括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不过,中大、华工、暨大等高校暂未在其信息公开网公布数据。
南都记者看到,17所高校的收支总预算均超过3亿,其中超10亿的有10所,超20亿的有4所。在这些高校中,收支总预算最高的是广州大学,数额近50亿,超第二位18亿;紧随其后的是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其预算分别为30.89亿、30.78亿和24.74亿。
那么,与去年相比,广东高校的预算经费又有怎样的变化呢?据南都记者观察,17所高校中预算有所上涨的有12所,占比超70%。预算上涨的这些高校中,有8所比去年增加了1亿;最高则是增长超8亿,为广州大学。此外,预算上涨金额较大的高校还有广东工业大学、韶关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分别比去年增加了6.16亿、5.95亿和5.10亿。
南都记者从广州大学获悉,2022年部门收入预算比上年增加8.59亿元,增长 21.1 %。主要是因为广州市委市政府以强有力的举措进一步推动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迈上新台阶,稳步增加高水平大学二期建设财政资金投入;其次,学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略有增长,生均综合经费拨款及研究生学费收入增加;还有就是,学校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举办并加快建设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建设项目拨款增加5亿元。
广东工业大学方面,预算也比上年增长25%。据了解,主要是一般预算拨款比上年增加了6980.07万元,财政专户拨款比上年增加了1.6亿元,科研事业收入比上年增加了 1亿元;其他收入比上年增加了2.8622亿元,原因是揭阳校区建设专项经费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医科大学的收支总预算比上年减少119.43亿元,下降87.35%。据了解,主要原因是预算编报口径发生变化,2021年度学校预算编报口径含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6个二级预算单位;自2022年度起,上述附属医院不再纳入学校部门预算,归口纳入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部门预算;同时,学校坚持厉行节约,进一步压减弹性开支。
聚焦专业建设,多所院校加大投入打造高质量人才培养工程
事实上,在预算公布中,学校还会提及本年度重点项目。一般而言,重点项目是指项目金额达到500万元以上的项目。南都记者分析发现,值得注意的重点项目包括学校硬件、专业学科建设、人才经费、科研发展等方面。
其中,在学校硬件提升方面,华南师范大学投入790万元建设教师教育楼,主要是开展项目建议书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程设计、工程勘察、节能评估、环境影响评价等;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新科技大楼项目投入3000万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科技实验用房、教授团队实验室、科技展厅、公用设施、连廊及梯屋、地下室及配套广场、道路、景观绿化等;广州医科大学新造校区二期工程(市本级资金)支出1亿元,通过新校区二期建设投入,解决学校功能用房不足,提升和改善办学条件和科研条件,为“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平台支撑,落实省、市建设一流大学和学科决策部署,以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按项目实施计划,项目年内完成基本建设并投入使用。
在专业学科建设方面,广州大学的高质量人才培养工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支出2.74亿元,加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培育打造特色优势专业集群,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不断聚焦人才培养核心要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广州医科大学2022年一流专业建设项目投入4800万元,加强一流专业与课程建设、医学拔尖人才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等,持续优化专业结构,培养精神医学、儿科、全科医学、公共卫生等方面的紧缺人才;广东财经大学的统筹安排人才队伍和学科专业建设项目投入1700万元,加快建设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紧密对接广东和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和社会治理创新发展需求的学科专业体系,提升办学层次。
在人才经费方面,广州医科大学的高层次人才经费项目将支出2.50亿元,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进一步提升学校科研教学水平,着力提升科学前沿领域创新能力,形成一流本科教学体系,学校综合实力和水平位居全国独立建制医科院校前列,助力“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的实现。
在科研发展方面,华南农业大学的科研创新平台工程——支撑平台建设投入1.96亿元,不断提升学校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攻克“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及重大民生问题,不断完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两个体系,通过学科汇聚和力量整合,重点实施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加大教育开放的力度,聚焦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与国外知名大学开展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等深度合作,进一步优化国际特色,主动搭建中外教育、科技和文化友好交往的合作平台。
经费增加有利于改善办学条件,关键还要看是否花在刀刃上
据资深教育专家、暨南大学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黄跃雄研究员分析,高校预算普遍增加主要是因为,国家和广东启动了新一轮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大学和专业都有所增加,相应的拨款增加;广东增加了部分大学新校区的建设经费补贴;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的遴选基本完成,大学将逐步加大力度进行以质量为中心的学科和专业建设,经费相对有所上涨;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持续扩招,国家相应的拨款也增加。
那么,预算的变化又将对学校的办学质量有何影响呢?
“经费的增长,有利于改善高校的办学条件,有利于高校将精力放在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上,当然是有意义的。”黄跃雄认为,广东各级政府正在加大力度赶上去,补齐短板,这是近几年可喜的现象。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正形成湾区的人才集聚,吸引了一些高水平的境外大学布局湾区,湾区人才高地的局面正在形成。
“经费投入增加会有利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但关键要看经费用到什么地方,是不是办学的刀刃上。”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告诉记者,有的学校把更多经费用在学术研究中,对本科教学投入不足,花钱引进所谓的帽子人才,却对青年教师重视不够,这就急功近利追求办学成果,而不是从根本上提高办学质量。
在熊丙奇看来,大学提高办学质量,关键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一所大学有无现代大学制度,与经费多少无关,而与办学理念有关。“经费多,但没有现代大学制度,大学也不可能提高办学质量。”
黄跃雄也指出,大学的经费问题解决后,还要聚焦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引进,聚焦学科和专业建设,聚焦教学质量。“要抓住学科调整的机会,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家支柱产业所涉及的专业,逐步形成各大学的专业优势,大力压缩人才需求不足的专业。”
制图:孙小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