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是人生四大喜事,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牛德本,他经历的人生喜事却是风云多变、磨难不断…… 金榜题名时

牛德本家住东北大山里的牛家村,当年是个非常贫困的山村,全村别说是大学生,就是中学生也是凤毛麟角。

牛德本只读了几个月的中学,就因家庭贫困辍学了,即使如此,他在牛家村也算得上是少有的“小知识分子”,那年村小学的一个老教师去世了,他就被请到了学校,当了民办教师。

民办教师属于村级组织的“干部编制”,和村支书、村主任、村会计等村干部一样,挣村提留工资,除此之外,每月还有四元钱的民办教师补助,家里还和其他农民一样分得一份责任田,是村民眼中的上等人。

牛德本很喜欢这份工作,一边干一边学,很下功夫。他在教孩子知识的同时,也很注重教孩子做人的道理,诚实守信是他特别强调的道德教育内容。一次期末考试,牛德本发现闫小萍同学作弊打小抄,很生气,勒令她到黑板前罚站十分钟,闫小萍不服,牛德本竟然把她拽到了前面。这孩子也不是个好惹的茬儿,大哭大闹,推翻了桌子,跑回了家。以往出现这样的事情,都是家长拿着棍子把孩子赶回来,说几句严加看管的话了事,可闫小萍的爹不是平头百姓,而是村支书,是牛家村最高长官。闫支书觉得老师这样严厉对待自己的孩子是没有把他这个领导放在眼里,就找到学校里兴师问罪。

洞房花烛夜

牛德本没有去办理民办教师转正手续,一个周末,别的老师都下班了,他却一个人在办公室里呆了很久,他把教材、教案、学生作业本和“班级情况介绍”整整齐齐地摆在案头上,之后又将一份辞职书放在空空荡荡的抽屉里。

第二天一大早,牛德本迎着初升的朝阳,踩着晶莹的露珠,走出了牛家村。他不想过负重的日子,他还要做本真的牛德本,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他要去闯一闯。

到了县城,牛德本做的第一件事,是去见那个不知姓名的旅店服务员,她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伸出了援助之手,是终生不能忘记的贵人,那天早晨离开得早,走出考场又是心慌意乱,药钱还没有来得及给呢。

牛德本刚走到那家旅店门口,门就被“咣”的一声推开了,一个人提着旅行箱气呼呼地走出来,一看,正是那个服务员,牛德本上前问道:“是你,干什么去?”姑娘恼怒地说:“钱给得不多,事还不少,不给他家干了!大哥是你啊,考得咋样?”牛德本摇了摇头,他不想做更多的解释。

姑娘又问:“你怎么打算?”“出去闯荡,去南方打工。”姑娘顿时欢快地叫了起来:“太好了,我也打算去南方,咱们一起去吧,也是个伴。”两个人不谋而合,当天就登上了南下的绿皮火车。到了这时牛德本才知道,这个姑娘是马家村的,叫马红,他们是一个乡的,两个村相距不到十里地。

火车昼夜不停地奔跑了三天三夜,把牛德本和马红拉到了沿海一个正在开发的城市,这里到处都是轰轰烈烈的建设场面,塔吊林立,人声鼎沸,来自天南海北的人都在这里紧张地劳作着。

两个人很理智、很冷静地在城区转了两天,他们发现,在这里要想找份工作非常容易,随便干什么,都有可观的收入,可这时牛德本有了新的想法,不打工了,自己干点什么,这又与马红不谋而合。

他们注意到,东北的饺子在这里很受欢迎,东北是按斤数卖,这里按个数卖,一个饺子一块钱,一碗十个饺子,连汤带饺子就能卖十块钱,比家乡饭店里一斤饺子还值钱,于是他们决定合伙开个小饺子铺。本以为这个手续那个手续会很难办,没想到在这里办事比在东北好办多了,看不到“吃拿卡要”,工商税务卫生什么的都一路绿灯,没几天,一个小饺子铺就开张了,而且红红火火,钞票就像流水一样“哗哗”流进口袋。生意是越来越好,可生活却越来越窘,牛德本和马红合租了一间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屋,一张床,晚上床中间挂了个布帘,睡觉时不能翻身,一翻身就容易越界,孤男寡女都免不了心猿意马。

牛德本想,马红心眼好,吃苦耐劳,温柔体贴,是过日子的人,自己这么大年岁了,能找她这样的女人当老婆也是修来的福,于是就向马红求婚,马红也爽快,说:“大哥,我看出来了,你是个好人,我给你当媳妇不亏,只是我也有一个条件。”“你说吧,什么条件我都答应你。”马红坦诚地说:“我心里早就有人了,是我的一个初中同学,后来他考上了大学,就和我分手了,但我一直在等他……”牛德本明白了,自己是临时替补,一旦那个人来了,自己就得让位,但既然大话已经说出来了,就不能再吞回去,男人就应该有男人的气度;再说了,现在的大学生都是稀有货,城市里漂亮的女孩多得是,哪还有可能回头再找分手的农村姑娘?他答应了马红。

这天,两人早早地打烊了,在床头贴了一个大大的喜字,小小的房间布置得很温馨,这就是他们的洞房,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也没有一个闹洞房的人,没有一个亲人在身边,但他们很知足了。太阳渐渐地落在了远方大楼的空隙里,出租屋里开始昏暗起来,马红点着了两支红蜡烛,牛德本倒了两碗红果酒,他们对坐在取下了隔帘的床上。幸福、憧憬、惆怅在心里搅动,谁也不想说什么,就那么默默地对视着,任凭时光无声地流淌,慢慢地,马红依偎在牛德本的怀里……

突然,有人在外面喊:“马红……马红……”马红猛地从牛德本的怀里跳起来,激动地说:“有人喊我!”还不等牛德本反应过来,她就冲出了出租屋。时间不长,马红领进来一个很黑瘦的年轻人,她说:“大哥,这就是我跟你说过的男朋友,他叫吴天怡……”

马红当天就跟吴天怡走了,扔下牛德本孤独地在“洞房”里流泪。

洞房花烛夜,是人生何等的大喜事,可牛德本的洞房花烛夜却是伤心的夜,沮丧的夜。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来时像一片云,无风无浪;走时也像一片云,干干净净……

民间故事四子养老(民间故事人生四大喜)(1)

他乡遇故知

马红一走就再没有回来,开始还有电话联系,后来电话少了,再后来,电话也打不通了。

牛德本不知她过得怎么样,但他猜想,马红跟自己最爱的人生活在一起,一定很幸福、快乐,他默默地为她祝福。这个城市发展得非常快,牛德本原打算把饺子铺的规模扩大一点,可这个市场要进行升级改造,一夜间所有的沿街小商铺都被推倒了,他这个外乡人转眼失去了立锥之地,他一狠心,离开了这个既让他怀念又让他伤感的城市。

又是几个春秋交替,几经辗转,牛德本来到了另一座大城市,他想重操旧业,再开个饺子铺,可这里寸土寸金,想支起个店铺谈何容易?

一天,牛德本在大街上徘徊,他看到了一家叫“天地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招聘广告,他稍一踌躇,就去应聘了。虽然他文化水平不高,也没有文凭,可毕竟当过十多年的老师,写写记记说说讲讲还是可以的,于是被顺利录用,当出纳助理。

那会儿,正是房地产开发烈火烹油的时候,房子还没盖就被一抢而光,钞票铺天盖地,牛德本的工作就是数钱,累得他几乎瘫倒。当然,公司的待遇也是非常好的,工资高,奖金多,西装革履,那是公司发的工装,穿在身上要多体面有多体面;更重要的是,在这里十天的薪水,等于在牛家村当一年正式老师的工资。

如果不走出来,永远是个井中之蛙,永远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如此精彩,他为当初离开牛家村时的纠结和彷徨感到可笑,他感谢那场考试,感谢闫小萍同学。

牛德本终于找到了人生中最好的一份工作,他以公司为家,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作之中,他决心在这个公司里干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这天,公司的王经理通知大家都提起精神来,董事长要来视察。时间不长,一个豪华的车队停在公司门口,在众人的簇拥下,从一辆豪车上下来一个黑瘦的男人,西装革履,头发锃亮。王经理一溜小跑上前,点头哈腰,一口一个“董事长”地叫着。

牛德本定睛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这个董事长,竟然就是在牛德本的洞房花烛夜把马红带走的吴天怡!没想到几年的光景,这家伙发达到如此地步,真是时势造英雄,海水不可斗量。然而,站在吴天怡身边的并不是马红,而是一个老太婆,虽然衣着奢华、浓妆重抹,也难以掩饰岁月的痕迹,这两个要是母子倒还十分般配,可那老女人却娇滴滴地搀着吴天怡,摆着一副淑女的样子,令人恶心。

马红呢?牛德本的脑海里画着大大的问号。

在王经理的引荐下,董事长携夫人依次和公司员工握手,当握到牛德本的手时,吴天怡停顿了一下:“哦,是你——”牛德本不无恭维地说:“董事长,是我,牛德本。”

吴天怡一副救世主般的口吻,问道:“在这里工作怎么样?”“回董事长,一切都好!”

王经理见缝插针:“你们认识?”吴天怡微微一笑:“是老乡。”王经理顿时眉飞色舞:“啊,他乡遇故知,喜事!德本可是个好员工,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聪明能干,是个好苗子。”和员工握完手后,董事长又发表了讲话,宏图展望,慷慨激昂,说得大家热血沸腾,掌声雷动。

董事长刚走,王经理就找到了牛德本,欣慰地说:“没想到你和董事长是老乡啊,以后还得多多仰仗你啦,你来公司时间也不短了,应该提升了,我马上打报告……唉,德本,你对董事长很了解吗?”

牛德本摇了摇头,王经理讳莫如深地笑了笑,说:“是啊,咱们董事长可是个传奇人物。”吴天怡的那副德行让牛德本很反感,但一想到人家把一个大企业搞得如此风生水起,他又不得不佩服得五体投地;再说吴天怡也不像太坏,牛德本决定摒弃前嫌,再接再厉,规划美好的人生。

第二天刚上班,王经理叫牛德本去他办公室,牛德本心里或多或少有点美滋滋的,可王经理的脸色和昨天大不一样,他开门见山地问道:“你和董事长有过节?”牛德本一脸纳闷:“没有啊……”王经理眼睛一瞪:“那他为什么容不下你?”牛德本一听,明白了,吴天怡小肚鸡肠,因为想到了自己和马红的那点关系,把他开除了。

王经理是个好人,他安慰牛德本说:“你也用不着难过,我跟你说实话,这个吴天怡也不是什么值得敬重的人,他为了傍富婆,休了原来的妻子。

不过,他名义上是董事长,实际上是个傀儡、牌位,什么都说了不算,随时都可能被踩死,你早点离开也许是好事。”他乡遇故知,原来是情敌,把他往死里整……

民间故事四子养老(民间故事人生四大喜)(2)

久旱逢甘雨

牛德本没有舍得离开这座现代化的大城市,他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很快就在另一家房地产公司找了一份理想的工作。

这天,牛德本负责公司招聘面试,没想到第一个走进来的,竟然是天地房地产开发公司的王经理,真是风水轮流转,世界很奇妙。

晚上,王经理请牛德本吃饭,席间,王经理说,天地房地产开发公司破产了,金融危机一露头,那个富婆就像狡猾的狐狸一样卷款跑路了,把一个烂摊子推给了吴天怡,他是董事长,业主自然都找他要钱,他哪里还得起?实在承受不了打击,疯了;员工也很倒霉,牛德本走后的一年里,公司强迫员工买股份,结果都血本无归。

听了王经理的话,牛德本心里五味杂陈,百感交集。

日月似梭,时光如水,一晃牛德本已经在外闯荡了十几年,十几年里居无定所,鞍马劳顿,始终拼搏在紧张的生活节奏里,匆忙地谈了几回女朋友,也都以失败告终,这时他才感觉到,心里的那个人还是放不下。

随着年岁的增长,乡愁油然而生,他想家了。正在这时,牛德本得知落后的东北老家也开始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正在建设大型的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园区,并在以优惠政策招商,这时的牛德本腰包已经很殷实了,他义无反顾地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土。

家乡今非昔比,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园区已见雏形,一家德国公司的冰葡萄酒生产线正在上马。牛德本知道一些冰葡萄酒的信息,冰葡萄酒就是用冰冻后采摘的葡萄酿酒,是一种高端消费品,在国内外都备受青睐。家乡山地多,降雪早,正适合这个项目,他一次性流转了三个自然村的一百公顷土地,成立了冰葡萄生产合作社。

开始一切都很顺利,可在葡萄结果的这年却遭遇到了罕见的大旱,草木枯萎,土地龟裂,刚刚坐果的葡萄因为得不到充足的水分生长缓慢,甚至落果,如果不及时解决水的问题,损失就惨重了。雨,雨,牛德本多么盼望能下一场及时雨,可是天蓝蓝的,云淡淡的,十天,二十天,一个月,两个月,一滴雨也没有。牛德本带领果农昼夜抗旱,吃住在工棚里,饿了,随便对付一口;困了,和衣而眠,人变得又黑又瘦。

这天,气象站终于发了有雨的预报,可是涝天雨连绵,旱日雨难下,从早等到晚,也没见一个雨点。

牛德本想,天是靠不住了,要想保住葡萄,必须再增加抗旱设备,第二天一早,他就开着拖拉机去了县城。

民间故事四子养老(民间故事人生四大喜)(3)

中午的时候,牛德本拉了满满一车水泵、水管,风尘仆仆地回来了,刚进园区,突然狂风大作,雷电交加,密布的黑云排山倒海压来,转眼间豆粒大的雨点倾泻而下。

牛德本猝不及防,淋得透湿,他见路边有个小饭馆,径直把车开了过去。一个小服务员见了牛德本,甜甜地问道:“大哥,吃点什么?”这一问倒提醒了牛德本,早晨起得早,到现在还没吃饭呢,饥肠辘辘,一场及时雨浇去了心里的焦虑,此时他真有了大吃大喝一顿的生理冲动,他说:“回锅肉,地三鲜,一瓶老白干。”“好的。”不一会儿,小服务员把酒菜端了上来,牛德本迫不及待,拿起酒瓶对着嘴巴,“咕咚咕咚”就是一大口酒,又狼吞虎咽地吃了几口菜,接着又是一大口酒。他本不胜酒力,现在大雨使他绷紧的神经松弛下来,筋骨就瘫成了一堆泥,吃着吃着,他竟然捧着酒瓶睡着了。

这是牛德本两个月来睡得最香甜的一觉,特别舒服特别解乏,他还做了一个美梦,梦见自己进了洞房,洞房里闪耀着暖色的光辉,硕大的喜字贴满了每个角落。他想看看新娘,可怎么也找不到,他找啊找,终于找到了,一把抓住,还喊道:“别跑!”这一喊把自己喊醒了,他睁开了眼睛,发现自己躺在一张陌生的床上,盖着绵软的毛毯,全身上下一丝不挂,他脑袋“嗡”了一下,酒劲全散了,莫非是遇到了黑店?园区一向治安良好,扫黄队时刻在路上,弄不好半生清名就全毁了。

屋里静悄悄的,外面的雨还在不住地下,牛德本想,此时不走更待何时?他拽了一条被单缠在身上,跳下床去,推开窗户,赤脚一跃到了雨雾中,快步来到拖拉机跟前,三下五除二打着了火,开车就跑,就在这时,他听到身后那个服务员在大喊:“跑了,那个人跑了……”牛德本更加手忙脚乱,一个转弯没把控好,“咚”的一声,拖拉机翻了个仰面朝天,他整个人被甩到了水坑里。就在这时,只见一个人飞一般地跑过来,把他一把拉起来,大声地说:“你忙什么,雨停了再走不行?”牛德本抬头一看,站在眼前的竟然是他的初恋情人马红,雨水在她脸上水帘一般地流淌,衣服全淋透了,十多年不见,她老了很多,但那种善良和体贴感犹在。牛德本落汤鸡一般,他又回到了屋里,那身肮脏的衣服早被洗得干干净净,穿在身上特别舒适。

他瞟了一眼马红,问:“你怎么在这里?”“听说你回来了,我就回来了,就在这儿开了个小饭店。”牛德本一听,不明白了,问:“我怎么没看见你?”“要躲你还不容易?”马红微微叹了口气,“我经常站在山坡上看你,看你一眼心里就踏实,可我没脸去找你,吴天怡坑了我,在他一无所有的时候通过同学找到了我,骗光了我的钱,又傍了富婆;我害了你,让你伤心,让你一片真情化为乌有,我有愧于你,要不是这场大雨把你送来,我还是没有勇气见你,久旱逢甘雨,真是好雨……”

听了这番话,牛德本总算明白了马红的心思,他急得脸都红了,说:“马红,你怎么这么傻啊?”外面的雨还在一个劲地下着,持续了两个多月的旱情已经彻底解除,葡萄得救了,希望又回来了。

不久,一场盛大的新婚庆典在园区一家最豪华的酒店举行,牛德本和马红成婚了!前来祝福的有双方亲属、同学、朋友,还有园区的农工社员,人头攒动,欢声笑语,和十几年前异域他乡的那场“婚礼”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一对新人依次给来宾敬酒,当来到马红娘家亲属跟前时,牛德本突然看见了一个人,吓得他急忙退在马红的身后,可还是被那人一把拽住了,“二姐夫,你往哪跑?”马红拉了一下牛德本,说:“我表妹,疯疯癫癫的。”这个表妹,竟是牛德本的学生闫小萍,闫小萍见牛德本这个样子,笑得差点岔了气:“我告诉你,以后不叫你老师了,就叫你二姐夫,你要是欺负我二姐,我可不饶你!”

马红把一块喜糖塞在表妹嘴里:“别闹了,小萍。”牛德本又见到了闫小萍的父亲——当年那个不可一世、咄咄逼人的村支书,他握着牛德本的手久久不放,一个劲地夸奖:“以前是能人,现在更是能人,了不得,了不得!”傍晚,结婚仪式进行到了最后一步,小姨子闫小萍又横空而出,站在洞房门口,双手掐腰,掷地有声地说:“二姐夫,有一个问题,你不回答就别想迈进洞房一步!”牛德本喝了不少酒,胆子也壮了,也“溜”了:“我保证什么都毫无保留地交代。”

闫小萍咄咄逼人地问道:“那年,民办教师转正考试,你考了第一名,为什么放弃了?逃跑了?是为了追我二姐吗?”“胡说,那时我还不知道你二姐姓什么呢!”“那是因为什么?老实交代!”

牛德本一副委屈的样子,说:“这事你还好意思问?还不是因为你嘛,我在你的眼皮底下打小抄,我还有脸转正吗?”闫小萍目瞪口呆,又哭笑不得,说:“你是自作多情,我根本就没有看见你打什么小抄;

再说了,那年是落实老民办教师政策,全县有转正名额一百人,参加考试的不到八十人,人人都能通过,考试只是走个形式而已。咳,该着你娶我二姐……”(作者:张国心,推荐:td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