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工作再添利器!

“用户您好,该电话来自于国家反诈部门,请您接听!”

今后,如果收到这样带有“反诈名片”标记的预警劝阻电话,请放心接听别挂断,这是一条来自国家反诈中心和工信部反诈中心的联合提醒。

6月23日,工信部面向公众推出“反诈名片”服务,手机用户在接听国家反诈部门的预警劝阻电话时,会同步来电显示国家反诈中心、工信部反诈中心温馨提醒信息,让用户能有效甄别号码真伪,快速、安心接听反诈预警电话。

这一项反诈来电提醒服务将对开展反诈工作产生哪些作用?类似的反诈利器还有哪些?经社君采访了工信部网络安全管理局有关负责人。

01

为何要推出“反诈名片”服务?

专家表示,电信网络诈骗是可预防性犯罪,及时、有效地对与诈骗分子联系的潜在受害人开展劝阻能够大幅降低犯罪实施的成功率。

近年来,各级公安机关投入大量警力,利用电话对正在遭受电信网络诈骗的群众进行预警劝阻,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发生群众把公安机关的电话误认为诈骗或骚扰电话而拒接的情况,错过了最佳劝阻时间,影响了预警劝阻工作的预期效果。

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部反诈中心联合国家反诈中心,组织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推出了“反诈名片”,对各级公安机关的反诈预警劝阻电话号码进行标记和来电提醒,帮助群众有效甄别电话来源,进一步提升预警电话的权威性和及时性,通过提升预警劝阻电话的接通率来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发生。

专家表示,如果用户收到带有“反诈名片”标记的预警劝阻电话,可以放心接听,如有疑问,可以拨打96110进行咨询。

反诈名片开通(利器再出反诈名片)(1)

02

这些“反诈利器”请了解一下

不只是“反诈名片”,为有效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近年来,工信部已陆续推出“12381涉诈预警劝阻短信”和全国移动电话卡“一证通查”等反诈利器。

以“一证通查”为例,用户可凭借居民身份证查询个人名下登记电话卡数量,如对查询到的电话卡情况有异议,还可通过对应的电信企业查询明细信息并进行相应处理,从而有效规避不知情办卡的风险,有效助力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

围绕源头治理和综合治理,近年来工信部组织建设了信息通信行业反诈大平台,组织开展了“断卡行动2.0”“打猫(池)行动”等系列工作,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取得成效显著。2021年累计拦截涉诈电话20亿次、短信21亿条,发送预警信息1.7亿条,排查涉诈高风险电话卡9700多万张,处置涉案域名网址104万个,有力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据介绍,下一步工信部将继续深化行业源头治理,持续推进“断卡2.0”、“打猫”等重点工作,组织开展互联网领域和跨境业务专项治理。同时,将聚焦解决群众痛点,推出互联网账号快速查询、国际来话提醒等便民服务,提升群众识诈防骗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