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县城里有两座年代久远的寺庙,位置一前一后,前面的叫真胜寺,后面的叫罗汉寺很小的时候就听当地父老乡亲说,寺庙的地下有一条古代地道,可以使两寺相通地道的入口处是一个石洞,就在罗汉寺佛座石台的台基下面但是,洞门常年紧闭,没有谁敢去把它打开 ,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古代志怪故事477 应网友要求添加727莽头陀删减的前半部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古代志怪故事477 应网友要求添加727莽头陀删减的前半部分

古代志怪故事477 应网友要求添加727莽头陀删减的前半部分

故乡县城里有两座年代久远的寺庙,位置一前一后,前面的叫真胜寺,后面的叫罗汉寺。很小的时候就听当地父老乡亲说,寺庙的地下有一条古代地道,可以使两寺相通。地道的入口处是一个石洞,就在罗汉寺佛座石台的台基下面。但是,洞门常年紧闭,没有谁敢去把它打开。

据说,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寺内的和尚就会听到地下有敲木鱼念佛经的声音,诵道:“佛说《般若波罗莽王龙德经》:在阎浮劫里,毗耶国王得病将要死去,他卧在龙榻上,只感觉身体内五脏六腑沸腾,他闭上眼睛,等待死亡的来临。一旁,两个梳着丫髻的童儿手执拂尘替他驱赶苍蝇,不当心拂尘扫到他的脸上,国王受惊,张开眼睛略加叱责。突然间魂丧魄飞,国王发现自己陷落在一大泽中。再低头看看自己的身体,已变化成异类,鳞甲似白雪,身体如素绢,一副人面蛇身的模样,但他又不肯像异类食用生物,只感觉饥火烧心。听说释迦牟尼佛在孤独园向众生说法,他便爬行着奔到那里,在佛祖面前呼号忏悔,问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佛祖慈悲,阐说万物无生无灭之道:‘我听说如此:万物一旦有嗔责怨恨的念头,就会堕入恶趣。’佛祖说完,国王就醍醐灌顶,大彻大悟,感觉遍体清凉,非常舒适。佛祖亲自为其抚摩头顶,即使没有东鳞西爪,也能腾云驾雾飞去。因此成了龙相而非龙相,非龙相而无往不成龙相。没有无龙相,始成非龙相。就说咒道:‘波谛呢谛,求脱离谛,娑婆诃,南无龙德王菩萨摩诃萨。’”这种说法,让听到的人都感到很惊奇,人们都似信非信。

明朝末年,有一天,几个人又聚在洞口附近,议论起此事。这时,奇怪的一幕发生了:一个形容枯瘦的和尚突然间从洞门口处走了出来,他看起来病恹恹的,身躯十分矮小,就像一个三岁儿童。人们正惊异时,只见他从容不迫地买了几块豆腐,边吃边走,一路回到洞口,一转眼又不见了。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一直传到县令耳朵里。县令也很好奇,就想要弄清事情的真相。于是,他精心挑选了几名壮士,准备了一些火炬,命令他们进入洞内察看究竟。壮士们举着点燃的火炬,进入洞中,只觉阴森森的,冷气逼人。洞里看起来十分宽敞,他们四处查看,有人突然发现洞内有一扇朝东的石门。石门紧紧地关闭着,走到跟前细看,原来它是由熔化的铁汁浇灌而成,几个人试着想把它打开,可是没有成功。石门口端坐着一位肉身和尚,只见他面色冷如冰霜,衣服已经腐坏破败。壮士们把肉身和尚从石洞里背出来,仍旧堵上洞门。他到底是什么人呢?有人认为他是有道行的高僧,有人疑心他是炼太阴术的道人,众说纷纭,没有定论。人们给肉身和尚披上金装供奉在台基上,看起来像是一座狮隐佛。众人都认为这个老和尚一定就是那个石洞里的诵经者。可是,事情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因为,没过多久,地道下又像往常一样,传来神秘的诵经声。人们感到很恐惧,也没有人敢再提到洞中一事。

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县城发生一场大旱,到处石熔沙煎,许多井泉也都枯竭了。奇怪的是,北城外有一潭沙泉,泉水依旧清澈丰盈,县城的居民都到这儿汲取饮用。有一天,天刚蒙蒙亮,一个放猪娃赶着猪路过古寺,一抬头,突然看见寺庙大殿上一条白色的大蟒蛇,蛇的身体粗大,好像一口能盛五石水的大缸,蛇身盘旋,也不知有多长。放猪娃十分惊异,只见白蟒蛇身子一腾,一下子翻越大殿的屋脊,越过矮矮的围墙,然后把头垂在沙泉上喝水,发出“啯啯”的声音,而它的后半截身子还在寺庙中。放猪娃看到这一幕,害怕极了,吓得拔腿就跑。他一边奔逃,一边狂叫,叫声惊动了住在寺庙旁的居民,大家纷纷起身出看,只见白蟒蛇顷刻间收缩身体进入大殿中去,不见踪影。

当时寺院有位方丈,人称大了禅师。他也听说了此事,但他听后即刻叮嘱众人一定不要到处乱说。当天夜晚,月色如洗,大了禅师静坐蒲团之上打坐。他刚刚进入禅定,便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有一个男子,身着一袭白衣。只见他款款来到禅师跟前,对着禅师行了一个叩拜礼,说道:“我隐身在这里已经很久了,没想今年遇上大旱,此处地脉枯竭,我只有出外找水饮用。不料今天被一群凡夫俗子所惊扰,他们喧哗吵闹,使我的道行遭到毁坏,再也无法在此地长留。我将前往蜀地峨眉山,披上缁衣,剃发出家。峨眉山是中国第一名山,在那里,我定能充分接受戒律,结下清静缘。今日多亏你的庇护,特此来合掌敬礼道谢辞别。”说完就飘然而去。大了禅师醒来,在墙上记下此事,说也奇怪,从此地下再没有了诵经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