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爷爷生长在日本占领的东北,他家里兄弟四个,是爷爷那一辈从山东闯关东来到了这片白山黑水。老一辈人靠勤劳的双手在乱世中打下一片天地,成了当地闻名的富裕家庭。

在优渥的家境下,我爷爷他们兄弟几个都受到了非常系统的教育。可惜亡国之下受到的是奴化教育,日文是主课,中文叫“满语”,只是一门副科而已,而升学,评奖这些主要看日语成绩。每周一升旗升的是日本,满洲国“两国”国旗,唱的是“两国”国歌。

当年日本人鼓励“满洲国”中学生去日本参拜天皇和皇宫,我爷以此为理由在日本旅行了一段时间。

后来他给我说,出门旅行真是增长见识。到了日本才知道军国主义不仅愚弄东北人,也在愚弄自己的国民。日本的平民百姓和其他国家底层平民一样,受压迫受欺骗,绝大多数是善良的,可惜最后的战争恶果几乎都是他们买单。

他在奈良的时候阑尾炎发作,全靠旅馆的女服务员把他送到医院,而且一直照顾他。小时候对此不敏感,长大后经常和他开玩笑问是不是有青春的萌动,弄得老爷子只得佯装生气掩饰几分的尴尬。

日本政府当年这样粉饰自己的侵略行为,这一百年黄种人被西方人欺负,日本是黄种人里的精英,要担起领导黄种人反抗的任务。日本的老百姓还以为他们的军人是到别的国家拯救他人于水火呢。

为什么突然想起这一段童年往事,可能与安倍被刺杀后大家的态度有关吧。一直觉得对于这件事没必要扩大,也没必要苛求百姓的态度,人民朴实的反应才是最真实,最朴素的吧。

关于爷爷的回忆录(听我讲爷爷的往事)(1)

这位的评论是我在大V的见解里看到的最赞同的,我们应该把政治人物和国民,把原谅和遗忘区分开来。拿我来说,家里有两位先是东北流亡学生后来投身革命事业的老革命,我从没忘记过国仇家恨,但也没有忘记危难时日本国民伸出的援助之手。

十二月我会给儿子讲述太姥姥曾经参与过的12.9运动,南京大屠杀警钟悲鸣时儿子也会自动站起来默哀。日本地震时我妈会牵挂远在日本的亲友,儿子喜欢日漫我从来没有反对,他的第二外语要求学习日语我也赞成。

不忘历史,是为了珍惜当下。没必要沉浸在仇恨之中,但也不能把祖辈的惨痛经历抛之脑后。不知道我们的孩子是否比我们成熟,但是比我们幸福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的奋斗奉献不就是为了他们的后代安宁幸福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