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现代音乐(一)

向阳光

1919 年五四运动爆发后的第二个年头,也就是1921年5月1日,长辛店工人组织了盛大的庆祝和示威游行活动。

五四运动后期斗争(五四运动爆发后)(1)

为运动的宣传需要,北大的进步学生和劳动补习学校的教员们当时曾共同创编了《五一纪念歌》。其歌词为:“美哉自由,世界明星,拼吾热血,为他牺牲,要把强权制度,一切扫除净,记取五月一日良辰。红旗飞舞,走光明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不分贫富贵贱,责任唯互助,愿大家努力齐进取。”(即1921年“五一”前夕,在北京的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邓中夏等人创办的长辛店里,成立了工人俱乐部,工人们学唱《五一纪念歌》)。这首歌主题鲜明,格调昂扬,雄壮有力,洋溢着广大劳苦大众反对压迫、争取自由、渴求解放的强烈愿望。同时,也表现了中国工农阶级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这首歌的曲谱,已失传。

五四运动后期斗争(五四运动爆发后)(2)

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爆发等一系列革命运动的掀起,使音乐界产生了一大批具有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内容的歌曲,这些歌曲为配合党所领导的政治斗争,对唤起广大工农群众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如《京汉罢工歌》、《五一纪念歌》、《打倒列强》等。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转向新民主主义。这时,孙中山先生

五四运动后期斗争(五四运动爆发后)(3)

(注: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开拓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倡导者,被尊称为“中华民国国父”)改组了国民党,与共产党联合进行革命,实行联俄、容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并在广东开办黄埔军校,培养军事力量,随后以此为基础进行北伐,以铲除吴佩孚等旧式军阀。同时各地工人在共产党的发起和领导下又进行了不断地罢工斗争。在此过程中,各地开展了群众音乐活动,产生了许多新型歌曲。这些具有革命内容和历史意义的歌曲,今天被称为工农革命歌曲。

1922 年 5月1日,安源路矿工人成立了俱乐部,开展了有组织的罢工斗争,在俱乐部成立大会和游行中唱了《五一纪念歌》和该俱乐部的部歌,表达了世界劳动工人团结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和不打倒资本家誓不罢休的坚强意志。

1923年2月,京汉铁路大罢工,抗议军阀对工人运动的镇压,要求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反动军阀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对工人实行了血腥屠杀,造成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在这次斗争中,出现了《奋斗歌》、《京汉罢工歌》,唱出了工人阶级团结起来、彻底打倒封建军阀的决心。同年6月,在《新青年》季刊上发表了《国际歌》、《新青年》和《赤潮曲》(瞿秋白词曲)。《赤潮曲》是一首歌颂无产阶级英雄气概的创作歌曲,音调雄壮,气势宏大。

五四运动后期斗争(五四运动爆发后)(4)

1925年,“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把工人运动推向了新的高潮,在这次运动中出现了《五卅运动》(用孟姜女曲调填词)、《五色国旗当中飘》、《最后胜利定是我们的》等革命歌曲,揭露了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资本家的罪行,成为号召工农团结起来,打倒列强,打倒军阀的有力武器。

1926年2月,党的出版机关——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求实(即李求实)选编的我国最早的一本革命歌曲集《革命歌声》,其中汇编了当时广泛传唱的《国际歌》、

五四运动后期斗争(五四运动爆发后)(5)

《少年先锋队歌》、《国民革命军歌》、《马赛曲》(填新词)又名《前进歌》、《反帝国主义歌》、《赤潮曲》、《二七纪念歌》等十五首优秀的革命歌曲。著名的革命歌曲《国民革命歌》、《工农兵联合歌》,在北伐战争中广泛流行。

作者简介:

五四运动后期斗争(五四运动爆发后)(6)

向阳光,湖南临湘市人,大学文化,中学音乐高级教师,国际作者作曲者联合会(CISAC)、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中国音协二胡学会、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湖南省音乐评论委员会理事,中国音乐学院艺术水平考级优秀指导老师、今日头条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并颁授了“头条青云获奖者”荣誉证章,曾被聘为《湘江歌声》《音乐教育与创作》湖南红网(文艺)专栏作家、湖南省教科院音乐评委、岳阳师院(湖南理工学院前身)音乐系客座教授、《乐苑园丁的歌》《花语》杂志副主编。主要成就:“世界文化名人成就奖”获得者。先后在国内外发表文艺作品、音教论文、音乐评论逾千首(篇) ,500余万字。《沁园春•国庆感怀》《西江月•祖国六旬赞》《清平乐•党诞九秩感赋》《鹧古天•颂十八大》《捣练子•盛世召开十八大》《水调歌头•大美白云湖》《诉衷情•新年词话》等40余首诗词、15条语录获全球华人联合会、世界华人作家协会金奖、特等奖;《美丽临湘•组诗》(26首)获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最佳奖;《中华辉煌》等2首歌词获湖南省文联一等奖;作品荣入《全球优秀华人诗歌颂典》《古今中外名家语录精编》等6部诗歌集、名言集。《献给老师的礼物》等8件作品参加了中国国际名人研究院举办的艺术界名人作品展示会系列大展并获铜鼎奖;《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春江花月夜>赏析》等2篇美学论文荣膺“世界学术贡献奖”金奖;《摭论素质教育中的器乐教学》等10余篇论文被中宣部、教育部、中央教科所、中国教育学会评为一、二、三等奖; 8篇论文蝉联湖南省教科院一等奖; 4首歌曲获全国征歌大赛金、银奖;《我的中华》《我们拥抱春天》等100余首歌曲入选《全国教师作曲家歌曲集》(上下)《中国当代优秀校园歌曲》《甜甜的歌-教坛作曲家特别专号》等10余部歌集。著有《音乐文化与素质教育》《中外音乐史学研究》《中国音教十家优秀歌曲专集》大型声乐套曲《临湘组歌》(十乐章)等10余部,其中《音乐文化与素质教育》(课题专著)经湖南省教育厅审定,纳入全省中小学图书发行,后入选全国高校音乐教材,且被上海音乐学院编入《全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系列教材》(专业主干课程)。此外,他辅导学生参加全国音乐知识大赛50多人次获一、二等奖,3次被中国音乐家协会音教委授予一等园丁奖;他指导学生参加全国音乐考级、省市“三独”比赛100余人取得良好成绩,10多次获中国音乐学院考级委员会、湖南省教育厅、岳阳市教育局“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他40余年来为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武汉音院、西音、川音等10余所院校输送了大批音乐专业生。多次获临湘市人民政府、湖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嘉奖证书。艺术成就载入《湖南文艺六十年•音乐卷》(省文联)《中国音乐家名录》(邓小平题签)、《中国专家大辞典》(人事部)等20余部历史存卷。

,